今天社群里有妈妈问我,要不要因为孩子上小学了就把工作辞了做全职。因为小学1.2.3年级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
讲真,在我的正面管教家长系统课上曾经有一位妈妈问我,生孩子的时候听说孩子的头六年特别重要,所以我在家全职陪儿子6年,我才出来工作,可是现在孩子3年级,出现很多问题。我究竟应该陪他多少年才合适呢?
我们似乎陷入一个死循环,全职就意味着没办法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孩子就容易出问题,而放弃工作,意味着收入减少,现在养育孩子成本高,家里经济就紧张,另外现在离婚率那么高,明星出轨一个接着一个,我要是不去上班,失去自我,最后会不会下场很凄凉……于是乎,各种纠结,焦虑扑面而来,而好像怎么选都有问题。
我特别赞同一个观点,就是平衡工作和家庭,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为啥?因为人的精力有限,这方面多了,那方面肯定就少。什么平衡?不过取舍而已。前有孙俪几年才拍一部戏,去年拿奖的时候对着导演喊话说她孩子大了,好导演,好剧本,麻烦砸过来。今有莫文蔚宣布休假一年陪老公,50岁而知天命的她明白事业需要经营,婚姻同样需要。所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更应该清楚明白的知道,带孩子,全职不全职不能解决育儿的根本问题,但是在孩子身上花时间肯定是比没花时间强。但总体来说,还是要看妈妈的状态。
比如遇到孩子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你是职场妈妈,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亏欠了孩子,因为上班所以很多问题没有防范于未然?如果你是全职妈妈,你又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委屈,很无助,很无能为力,特没成就感?因为你觉得你花了时间,花了精力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这样的?
如果答案是是。那么无论你全职或者在职很,你都会很纠结。因为你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自我,忽略了孩子是一个个体的特性。你有了一个错误的期望,就是你陪了他,他就应该变好,就应该就算不是学霸也至少排名中间偏上。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有些娃娃就算爹妈不管仍然成绩中上游,有些娃娃就算拼尽全力,也只能在尾巴上。如果你把你的期望放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个体上,我怕你要失望了。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说大家不要全职。而是,希望去权衡利弊之后再做决定。同时,全职可能只意味着没有工作,不代表没有收入。比如我就特别欣赏日本韩国的太太,他们会把家庭的收入进行财产配置,通过理财让家里多一份收入。另外,全职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去学习一个技能?这样当你两年后,三年后出来上班说不定比之前还要强?如果你是在职,可否这两年重心稍微向家庭倾斜一点。事业心不那么重?当然以上都是我的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也没有针对性。不过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
但是我觉得如果你自己的状态比较好,你就会去关注解决问题,而不只是纠结。比如,我如何在保证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高效的陪伴孩子?我全职在家,如何让自己活的更绽放?而且要明白,养育孩子,出现问题,再正常不过了,不要因此去自责。出现问题就和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就好啦。
最后,想说的是,如果你全职了,你就真的都在陪孩子吗?比如白天,孩子不在家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呢?孩子回来了你又会做什么呢?如何陪伴才是最有效的陪伴呢?这些问题也需要提前思考吧。
不管怎样,都希望你能坦然的面对,能够活的自我一点,因为我们的人生里,不仅仅只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