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老师 李秀清 坚持原创分享 第172天 20190601星期六】
今天走进吴自早老师的家庭系统排列课程,再一次丰富了我家庭教育的知识。
爸爸和妈妈,孩子成长更需要谁?
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靠着触觉和听觉感知这个世界。孩子三岁之前,妈妈要做到“软香亲柔”。乳房是孩子能生下来的天然造装备,喂奶,不仅是技术活,更要跟孩子进行丰富的情感交流。
三岁之后,爸爸带着孩子去感知外面的世界,跟孩子做游戏,爸爸的意义就是生命的底线,捍卫着孩子生命的界限。孩子认同父亲,得到父亲的肯定,就会成为男人。父亲带男孩,就去男人堆里玩,这样子就男孩获得雄性的能量。妈妈带男孩有先天的缺陷,要让男孩给爸爸来带。如果妈妈与男孩的关系过于亲密,像情侣关系,这样子以后容易把男孩培养成大男人主义者,男孩子永远长不大。
女孩子的成长,要经过三个阶段:一、认同妈妈;二、认同爸爸;三、认同妈妈。认同要发生在独立的个体上。如果家长过于束缚孩子,认同不会发生。生活中很多女孩子,没有公主命,却有公主病。这就是妈妈过于束缚女孩子导致的。“公主病”和“妈宝男”的孩子,都是妈妈不让孩子独立造成的。
父母与孩子进行游戏,要有意无意地输给孩子。父母不输给孩子,孩子就会失去未来。当你输了,孩子就赢了。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超越自己,孩子只有超越父母,才会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