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1

朋友们总打趣:“你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这话听似玩笑,却也暗合了我二十年生活轨迹。

自吉林省西部那场声势浩大的风电建设浪潮涌起,我与公司的命运,便似风中的蒲公英,被裹挟着,飘向了意想不到的方向。

从 2006 年的春天说起。那时,公司在市场的低谷中徘徊许久,像一叶迷失在浓雾里的扁舟。

而此时的风电建设,恰如穿透浓雾的一缕晨光。

2003 年左右,“风力三峡” 的蓝图在白城一带徐徐展开,三年后的春天,命运的丝线将我与这宏大的工程紧紧缠绕。

回望这段岁月,心底总会涌起一丝自豪。

我知道,自己为吉林省的风力发电事业,倾注了二十年的光阴。

那时,我对风力发电知之甚少,仅在火车、飞机上远远见过那些矗立的风机,像沉默的巨人,总引得我好奇张望。

追溯起吉林省西部发展风电的缘由,不得不提 那年代的万亿大投资。

世界经济的浪潮起伏,新能源建设迫在眉睫,国家的决策高瞻远瞩。

白城地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风力资源,成了这场能源变革的前沿阵地。

在工地的日子里,听当地人讲述这片土地的过往,满是感慨。旅店老板张哥四十岁上下,他说小时候,这里曾是水草丰茂的鱼米之乡。可不知从何时起,过度的开发与放牧,让羊群啃光了草地,翻起了黑土,盐碱地肆意扩张,富饶的土地渐渐变得荒芜。

老地质勘探人员常念叨:“一进洮南府,先吃二两土,白天没吃够,晚上再来补。” 这片土地,风大、土多,曾被视为贫瘠之地。

直到风力发电的建设项目落地,这片沉寂许久的土地,才重新焕发出希望的生机。

八年前,我驱车故地重游,一幅令人心动的景象展现在我的眼前:一台台风机刺破苍穹,巨大的风叶不知疲倦地旋转,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仿佛大地的心跳;蓝天白云下,绿草如茵,风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般壮阔,与当年建设初期的模样,已是天壤之别。

风,曾是这片土地的 “灾难”,带来漫天黄土;如今,风又成了 “福音”,驱动着叶片旋转,带来光明与财富。

我,也在这风的牵引下,走过了二十年的风雨历程。

那些岁月里,有艰辛,有困惑,却也有收获与成长。

这风,不仅刮来了事业的转机,更刮出了一段难忘的人生故事,在时光的长河里,静静流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