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的脚,一脚向前,另一脚也向前,就这样“你追我赶”的步子一一向前。
毕业之后的自己,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平静如水.....就像一个苍老的小孩,年龄在增长,童心还未老,时间却不容许有更多的依赖,晃晃之间,已是一年有余。
体味过自闭症儿童成长的不易,他们饱含着世人的不解与无视,至今也没有一个完整体系支撑他们的成长。我与这些民间自发组织的负责人们打交道的时候,她们对孩子的爱与坚持,心里就像一根针狠狠的刺痛某一根神经。这些孩子都被成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没有自己的学校,也没有专业的老师为他们上课,他们偶尔“神经质”的发作,会引来愤怒......在他们的世界里,就像在另一颗星球上,只有自己的影子,与旁人再也无关。常常为他们募集爱心款的时候,就感觉像是向他人问债的一样,心里很是不舒坦。倘若自己能赚的更多,康概有义的巨捐,就不用再挨个去问身边的朋友......可是,我也只能尽一点绵薄之力。
在孩子的世界里,是我走过的人生。而老人的生活,是我还未涉足的生命。
庆幸的是,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站我还可以陪伴。这是在养老院的经历。
5月底的时候,我有幸的结识到常青藤义工组织,也没有任何考量就加入。第一次去到养老院,是常青藤第5期陪伴的结束,为老人们举办大型的生日会,现场我能感受到的是老人们其乐融融的喜悦与幸福感。舞台上节目多姿多彩,台下的老人津津有味的品,站在演播厅门外的我,远远的看着这一幕幕,鼻子一酸,眼泪就哗哗就流下来了,想跑到室外的隐蔽整理情绪,不料大雨倾泻,只能坐在窗前看窗外的雨。义工伙伴看到我,越是安慰,越是不能自抑。老板跟我说过:世界上没有真正谁需要谁的帮助,一切的根源都是自己。你越是想要帮助他人,恰好是你自己特别需要帮助。也是这样,我才领悟到,原来我一直在掩盖自己内心的声音。所以不是老人需要陪伴,是我需要。
陪伴的时间慢慢的治愈我的卑微与脆弱,却也丢失了我的爱情。
我与他3.5年的爱情长跑,还是走散在的人群里。是我没有勇气、也没有信念去守候这份爱情,在中途退了场。他不是一个懂得浪漫的人,却是一个始终以我为中心的人。我不喜欢他的事业、与生活都与我有关。可是他偏偏说:这就是我追求的人生。我看书学习他不会打扰我、我工作遇到问题,他会很有逻辑的帮我分析利害关系。我熬夜他会很严厉的批评我,我不吃饭他会买好很多零食,各种我喜欢的水果。下雨,只要我们同在一个城市,不管多远,他都会来送伞,紧紧的搂着我,不让雨滴打湿。我的列假,他不让我挤地铁坐公交,都是打车送我回家,即使他不在,也会发来红包让我不要省钱.....只是这些往后都不再有关,感谢生命中有你的出现。
分开的这段时间,我不太敢再去回忆与他有关的那几年,总有一股隐隐的痛会让自己的眼泪很不争气。
锁住的方式,唯有用心的工作。
这一年的工作,我有幸能身兼多职,受到老板的青睐,但是没有特别突出的贡献。在每一次想要放弃的时候,也告诉自己再坚持坚持。从最初谨言甚微,微微弱弱,到现在可以自信从容,快速的调整心态。在这座城市里的大街小巷,我总会好奇的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你会发现,无论职位高低贫贱,都一样的拼命把生活过好。高楼大厦的人俯瞰城市,住在城中村的人仰视城市,可是夜黑下来了,人的心才有了不一样。
无论走哪条路,所有的成功都是拼了命的,即使是体制内的饭碗也依旧如此。
再拼命的工作,也不要忘了,生活的乐趣。一定要培养一样兴趣爱好。
阅读是我工作之余放松的方式,虽然很少再去图书馆,但是行走的路上,始终会在包里装一本书,坐车就打发时间看书,睡前、晨起。读书的时间是最惬意的时光,偶尔去书店点一杯果饮,捧一本书就是一下午的静谧,外界的纷纷扰扰早已烟消云散。
在未来的一年,列出一张梦想清单,实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