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对找对象要“门当户对”的这个观点嗤之以鼻,认为那是俗气的、思想境界不高,过于追求物质的表现,也错误理解了“门当户对”对于一个家庭真正的含义和它的重要性。今天,我作为一个从婚姻中过来的女人,就我个人的经验和体悟,也谈一谈“门当户对”在家庭婚姻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门当户对。”在某些人眼里,门当户对无非就是:无论从经济、地位、权势等方面双方都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我觉得这是在狭义上理解的“门当户对”。当今社会,人们一方面得到了物质的满足,另一方面更要追求精神上的富有。说的高大上一点叫“灵魂伴侣。”真正能成为灵魂伴侣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都是在“搭伙过日子”这个平庸的层面,能平平稳稳搭伙过日子的人就算不错了。当然,这其中也不泛整天吵吵闹闹的夫妻,争吵了一辈子,打闹了一辈子,最终还是过了一辈子。我们今天不去追究这个,我只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今社会为什么离婚率那么高?而且越是大城市,离婚率越高,这是为什么?有一个统计高得吓人,去年,北京市的离婚率高达50%,深圳市的离婚率高达87%,这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难道是年轻人任性?草率?要求太高?我的回答是:“不,都不是。”
究其原因,我以为年轻人在找对象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找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在谈对象期间,好像很投缘,可是结了婚之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什么性格不合,三观不同等。有的人因为一点小事,就提出离婚,要么大打出手,真得是令人唏嘘不已,觉得既可怜又可悲。在谈对象的时候,你根本就不了解对方,只享受着对方对你的“好”,眼界过于狭隘,认识问题也过于片面,而自己或家人都不懂或者没有给你提出建议,盲目地凭感觉找对象,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恋爱的时候过于理想化,而婚姻却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结婚之后,问题全面暴露出来了。恋爱和婚姻根本就是两码事,而当今的年轻人都是独生子,都特别强调自我,没有人肯为对方低头或改变,所以造成一桩桩婚姻的破例。
给大家一点建议,在找对象的时候,第一,我们要考虑的是双方在学历上的匹配、知识、远见、格局上的相似或相近,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观”。第二,要考虑对方的家庭文化背景。比如父母的职业、习惯、教育方式、相处模式等。第三,经济实力的对等。如果这三样条件基本满足,那么说明你找对了人。有人要问:除了三观一致,为什么还要求家庭文化背景相似呢?这样和你说吧,我们每个人性格、习惯以及三观的形成,都离不开我们原生家庭的影响,你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都表现出的是你原生家庭的影子。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却是两个家庭的事。这就注定你得融入另一个新家庭当中,去和他们和平长久的相处。但是你也要知道,改变一个人是困难的。你不要妄想去改变一个人,这样的做法是节节败退、遍体鳞伤。当你们的家庭文化背景、三观、以及生活行为方式以及经济条件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时,矛盾就会暴露出来,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止的争吵和烦恼。
举例说明,我与老公结婚已经26年了,在这26当中,我们无止尽的争吵是我们的家常便饭。为什么?最近这几年,我深深地反思:为什么我越过越不幸福?在学了心理学之后,我找到了答案。第一,三观的不同。我的观点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去争取,而老公的观点是:不要争,那不该属于你。我的观点是:做什么事不去尝试一下,怎么知道自己不行?而老公的观点是:我不行、我不能、我不敢。在金钱价值观上,我喜欢投资在精神方面的享受,而老公只投资在吃上面。
第二,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我的家庭是人们心中羡慕的双职工干部家庭,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只有一个弟弟。父亲从小教育我们要争气,鼓励我们要去尝试。所以我们姐弟俩一直在努力,想光宗耀祖。所以,我在46岁的时候出版了自己的小小说集,并且加入了省作协。而老公的家庭是一个姊妹众多,家境贫寒、全家在一起吃“大锅饭”的家庭。父亲是一位退休工人,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家庭文化充斥着愚昧和陈腐。由于家庭文化背景的影响,我的观点是做人就要出人头地,要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人,不要平平庸庸过一生。而他家的观点是,安安稳稳就行了,能吃开就行,不要求更好,所以造就了老公知足常乐,不思进取的个性,这个和我大相径庭,矛盾日益凸显。另外,小时候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也在影响着我们的世界:由于我家条件优越,从小在幼儿园里长大,经常看小人书、看电影、听评书、排练节目、讲故事,知识面比较广;而老公由于家境贫寒,连学费都交不起,更别提什么其他的了。每天放学就是和姊妹们一起猪拔草、挖野菜,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对他也出现了诸多不满。让他给孩子讲故事都讲不了,什么四大名著里的人物,根本说不上,我觉得这是人人知道的常识,而他什么都不知道,我的气不打一处来,看到他的无知,我这是又气又无奈,真的很后悔当初找他。而且他还是个低自尊的人,不好学习的人,我不知道公婆是怎样教育的,除了愚孝没有别的。他们家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父母的话唯命是从,这个我很不服气。无论对错都得听父母的,在这个家没有理可讲,他做事也从来不顾及我的感受,一切都满足他家人的感受,这也给我造成很大的伤害。他们做事没原则、没底线、没界限,而我恰恰是个做事有原则、有底线、有界限、爱憎分明的人,这样的我在与他们家人相处的过程中,有苦难言。我与他根本没有共同语言,更别提其他的了。我觉得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太委屈也太憋屈了。所以我们家的战争大大小小从没有停止过,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想到干脆离婚算了,我不想再忍受了,太痛苦了,我不需要这样的男人。他除了会做家务,别的什么都不会,对其他也不感兴趣。比如擅长、爱好什么都没有,是典型的无趣、无能、无为的“三无男人”。而我除了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之外,还爱好写作、画画、唱歌、朗诵、旅游等,这样差距大的两个人过在一起,能走下去也是奇迹。你想和他谈理想、谈未来、谈诗和远方,那才叫真正的“天方夜谭”,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更别说志同道合了。感觉我们两个根本不在同一个世界里,我们两个人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有时候和他说一件事,感觉根本就不在同一个频道上,沟通起来太费劲,这样的伴侣,长久以往的相处下来,不吵架才怪呢。而在外人看来我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第三,经济条件的悬殊。由于我的父母都有退休工资,弟弟经济条件也不错。所以我的父母把全部的精力和金钱都投资在我的身上。无论我是买房、买车,还是供孩子上学,他们都给予我大力支持。而我的公婆就从来没有帮助过我,从来连句关心的话语都没有,也从来不过问我们的事。无论从人力、物力、资金都从来没有对我做出任何帮助,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们帮助不了,问也是白问,”可想而知,他们的思维逻辑方式是什么,帮助了帮助不了那是能力问题,而问不问那是态度问题,怎么能混为一谈呢?我对于他们对我的态度,产生了极大的反感和质疑,而且从心理上也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造成我与公婆的矛盾重重。这样的家庭,从逻辑思维方式就出现了错误,所以才有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我在这样的心境,这样的家庭里生活,自然对他们产生了怨恨和不满,说真的,在我心里我很鄙视他们全家,因为他们姊妹的性格观点都一模一样。那怎么能不一样呢?因为他们都在这个家庭的文化背景中长大,受教育的模式是一样的。他们家根深蒂固的思想文化深深的影响着他们。你想改变他那就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千万记得,找对象要找一个他能懂你,而你也理解他,思想上产生共鸣的人,而不是你说的他根本听不懂,而他说的你根本不认可,这样的夫妻怎么能长久相处下去呢?长久相处下去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
通过这样的对比,大家不难发现我们之间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差距,而是相当大的差距。我在婚姻中的痛苦和烦恼是不言而喻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自己根本不懂自己该找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适合我。所以,我现在告诫大家,找对象一定要“门当户对,”否则你的婚姻充满了烦恼和痛苦,你的生活布满荆棘,你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会把自己一生的幸福断送的,当然个别情况另当别论。
最后我要说: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人人都有权利,就看你怎样去追求,找对了合适的人没有。望大家三思而后行,在婚姻的问题上谨慎再谨慎,把老人们的话当做经验,值得参考。大部分家长的建议是对的,因为他们是过来人,对婚姻的体验感悟比较深刻。另外提醒大家一点,女孩找对象千万不要裸婚,一定要“要彩礼”,这不是庸俗,不是物质,不是拜金,而是考验男方是否对你真心,真的,千真万确。不要把自己廉价的嫁出去,这样他不会珍惜你的。如果一个男人为了娶你而倾尽全力,甚至“倾家荡产”,说明这个男人是真心爱你的,因为钱是试金石,能考验一个人。我结婚的时候太廉价,老公极力为父母省钱,说服我,不让我要彩礼,其实,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他对你的态度问题。甚至我都为人家考虑怎样省钱,这样通情达理的我,到后来换来的是“无理取闹”,说起来真的悲哀。女孩们切记,切记!在婚姻中女人是最受伤的,廉价的女人娶回家,他不会珍惜你的,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什么。当然事情也不是绝对的,那要看你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理解你的这份心意吗?但愿天下所有的女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婚姻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