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灯的存在论结构分析。
视角1(显示指引)
当我驾车行驶在高速路上时,这时我左侧车道的汽车突然亮起右转向灯,我的第一反应是:汽车将要行驶进右侧车道,即我所行驶的车道。由于我对方向、交通行驶规则、交通行驶安全等的先行领会,我在接收到左侧汽车亮起的右转向灯信息后,马上减慢车速,让左侧汽车安全的行驶进我所行驶的车道。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右转向灯的显示指引,左侧汽车、左侧车道、我驾驶的汽车、右侧车道、交通行驶规则、交通行驶安全等等就被关联起来,一个与右转向灯相关的世界就出现了。
视角2(效用指引)
汽车行驶中,驾驶者借助转向灯显示顺利地实现各种转向操作(如变道、掉头等),这皆是因为转向灯被设置了明确的指向效用。正是转向灯的这个效用指引决定了它的显示指引。转向灯被制作出来之前,设计者需要先行领会转向灯的效用指引,即转向灯的何所用(指向之用)。待制作的转向灯工件又指引着相应的用具上到手头来,如灯具、玻璃罩、拨向杆、线路等,这些用具协同打造出有指向之用的转向灯。这样,因转向灯效用指引而组建的一个用具整体就出现了。
视角3(因缘、意蕴、世界)
制造转向灯的过程中,转向灯的指向之用是所有因这个指向之用上到手头的用具(如:灯具、玻璃罩、拨向杆、线路等)的结缘处,这些用具正是因为转向灯的指向之用,而与这个指向之用结缘而上手到转向灯工件的制作中来的。这些用具之所以能与这个指向之用结缘,全都是因为它们的某些属性,这些属性正是他们能够结缘的何所因。这些用具与转向灯指向之用的一次次结缘,组建成因缘整体,而它们与转向灯指向之用的一个个结缘点即是一次次赋予含义,所以这个因缘整体也是一个意义整体,即意蕴。是意蕴让这些用具结缘组建成因缘整体,是因缘整体让转向灯被制作出来。转向灯的每一次亮起,所有与转向灯有关的存在者都将被赋予意义,而转向灯也就在亮起的那一刻,了却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