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天晴,我们带领着小朋友们到海边走一走,计划可以看一看海里的船,引导孩子们亲身观察船的样子。在路上,小朋友们看看这儿看看那儿突然有几个小朋友蹲下在那里喊:“有一只蜗牛!”其他小朋友听到了都凑过去看热闹。这一路上孩子们发现了很多小蜗牛。看孩子们这么喜欢小蜗牛,于是我提议,那我们抓几只小蜗牛带回去看看吧,孩子们非常的兴奋,抓了好几只小蜗牛。
有的小朋友拿着小蜗牛,感觉到小蜗牛的身上黏黏的有的孩子就会很奇怪地问;“老师小蜗牛黏液黏黏的他有毒吗?”师:“我们这些小蜗牛,他是没有毒的,但你们知道小蜗牛为什么有粘液吗?”小朋友们摇了摇头。师:“那我们回去查一查好不好”。最终,我们带回三、四只小蜗牛放到玻璃瓶子里边儿养了起来。因为玻璃瓶没有盖子,于是我们找了一个塑料盒的盖子将玻璃瓶盖了起来,大班的小朋友之前有过许多养殖小昆虫的经验,因此他们知道要将塑料盖子上面穿上小洞洞,不然小蜗牛会缺氧死掉的。
接下来小朋友们看着小蜗牛讨论了起来幼儿:“些小蜗牛吃什么呀。”幼儿:“他可能吃树叶吧。”幼儿:“他可能吃菜。”幼儿:“他吃不吃草呀,因为我是从草里边儿看到他的。”老师:“那我们试一试,他到底吃什么好不好”于是小朋友们就给他放两片树叶。第二天还有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白菜叶子。又过了一天,因为玻璃瓶里边太干了,所以小蜗牛们把自己封了起来。眼尖的小朋友们就会发现小蜗牛钻到壳里边去了。师:“小朋友们,你知道小蜗牛喜欢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吗?”有的小朋友很快的就回答的出来:“他们喜欢有他们喜欢潮湿的地方”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因为小蜗牛都是下雨天才出来!”大班的小朋友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得相关的经验:小蜗牛都是在雨天才钻出来的进而推理出小蜗牛喜欢水,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那我们怎样让小蜗牛又钻出来呢?”幼儿:“老师我来给它加点水”于是有小朋友就给小蜗牛洒上了水。
第二天小蜗牛又出来了,而且小朋友们还惊奇的发现白菜叶子上有许多的小洞洞。幼儿:“老师这些小洞洞是小蜗牛吃的吗?”老师:“对,小蜗牛开始吃白菜啦,我们看看他吃没吃树叶。”我们发现树叶都是完整的,原来小蜗牛喜欢吃蔬菜呀。
同时,我们还发现有一只小蜗牛的壳碎了他软软的身体裸露,在了玻璃缸里,于是我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小蜗牛没有了壳他会怎么样呢?他的壳有什么作用呢?我鼓励小朋友们回家查一查。第二天一起来分享。我们还一起观察的视频,原来小蜗牛的壳可以保护他柔软的身体内脏。这个就像小蜗牛永久居住的房子,不但可以遮风避雨更可以躲避敌害,还可以避免水分体内水分过度的散失如果没有了壳的保护,小蜗牛会很容易死掉。
通过此次的养殖小蜗牛,孩子们可以了解蜗牛的生存环境、饮食、粘液的作用、蜗牛壳的作用。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继续引发幼儿对小蜗牛的问号,比如蜗牛看起来软软的,它是怎样吃东西?他的牙齿是什么样的?进行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