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很晚了,我看到了一位好友发的朋友圈,说作为一名加班狗已被逼疯,只有回家路上看到百度灯火通明的办公大楼才后感觉自己好像没有那么惨。
听到加班狗这种词汇,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她一定是在一些996的互联网企业或者四大会计事务所上班。
其实并不然,去年研究生毕业以后,她考上了北京市的公务员,而且还是那种让人听上去都羡慕不已的单位。
按我们的话说,她应该是一个正经的体制内人士。
不知从何时起,大家都开始对体制内渐渐有了一个偏见,好像进入到其中就一定是衣食无忧,无所事事,事实真的如此吗?
虽然毕业之后很少交流,我也能从好友偶尔的朋友圈中看到了她经常在加班,而且每天都要面对着各种手忙脚乱的突发状况,有的时候忙起来可能连口水都顾不上。这和大多数人想象中一只笔、一杯茶、一张报纸看一天的体制内生活似乎更是大相径庭。
不要总带着惯性思维去看事物,同样是体制内,也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你不懂别人的生活,就不要随意开刀。
02
又到了每年省考的季节,很多秋招不顺利的学生都会在这个时候纷纷选择考公务员。我也经常会听到有人对我说:“学长,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就去考公务员。”
每当这时,我都会忍不住去问他们一个问题,难道公务员不是一份工作吗?相比于进入普通企业而言,公务员更需要你的责任心,你的担当,更应该需要自己的主动选择,而不是你用来逃避的借口。
我只能说,用这样的态度去考公,你也只能是打个酱油,甚至连酱油瓶都有可能摸不到。
就像我的这位朋友,我记得从刚上研究生开始她应该就有了想考公的想法,读研两年中她也一直关注着最新的考试动态,到了校园秋招的时候,为了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甚至还专门回家跑去复习公务员考试。虽然国考惜败,但是幸运的是在京考中成功的脱颖而出。
然而很多人却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总是以为对于“体制内”而言就是一味的凭关系、拉人情、走后门,自己没考上就是肯定就是因为被关系户挤掉的。
谁也没有否认肯定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但在随意甩锅之前,更重要的是先问问自己真的努力了吗?
体制内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态度。不要总让体制内背锅,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做到位。
03
有人说,体制内太安逸,人际关系太复杂,很多人慢慢的就废掉了。
难道换一个到所谓的体制外的生活,就不安逸,就不复杂,就能脱胎换骨了?
真正决定你发展的,不是你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而是你有没有永远保持一个积极和学习的心态。
就算身在体制内,你依然可以不断学习新的认识,打开自己的思维,与时代和趋势保持同频。
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从体制内走出的人,依然可以在外面的世界绽放自己的精彩,从央视走出的张泉灵一跃成为了投资人,一市之长的梅永红华丽转身成上市企业高管,更不用说1500万年薪的任泽平最早也是体制内的一员。
但是,你有听过这些人抱怨说体制的各种不好吗?
这个世界,只有无能者才会整日抱怨和批判,而优秀的人无论在哪,永远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选择跳出体制,并不是混不下去,也许只是寻找新的生活。
所以,不是体制内让你废掉,而是你自己自废武功。
04
体制应该是一个中性词,而不是让我们拿来随意褒贬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
体制内也好,体制外也罢,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学会尊重每一个选择才是最好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