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起来很快,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时间,三天就看完了。第一部分用象征性的梦境讲述了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们分别因病长期住院时,相互依靠,依依不舍的情感。第二部分回忆了杨绛夫妇从1935年到英国牛津求学并喜得爱女,到1998年钱瑗和钱钟书相继去世,这61年间发生在这一家三口人之间的点点滴滴。
这60多年间,这个小家庭随着社会的巨变而四处辗转,历经坎坷和磨难,相聚和别离。最后杨绛先生写到“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此时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我想无论在哪里,有家人的地方才算是家吧。
“绛,好好里”是钱钟书对杨绛先生最后的嘱托。作为一个无锡人也许会更懂“好好里”这三个字。我从05年去外地读书和工作后,每次回家后再离开,外婆总要送我到门口,“好好里”也是她念叨的最多的三个字。当时只会觉得啰嗦,现在想来这是简简单单,也是真情实意的嘱托;这是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好好过活的嘱托,这是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但是依然充满渴求的嘱托。书里面还有很多其他“锡普”,诸如“啊呦哇啦”,“不要紧”,“熯”等等,读起来觉得亲切又有趣。
说起有趣,他们仨才是真的有趣,生活中相亲相爱,工作上相互学习。父女也做得哥们,女儿还要客串母亲,爸爸自然也是“好大儿”,杨绛先生不仅是贤内助,关键时刻更是神队友。在“我们仨”的最后时刻,杨绛先生在医院之间奔波,传递消息,毫无怨言,这种默默的付出从英国求学开始,此后的60余年从无间断。杨绛先生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而我们仨才是那个她为之倾注一生的家,那个在人生旅途中让她魂萦梦绕的家。
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总是不自觉的带着羡慕,羡慕杨绛先生可以有这样相依相靠一辈子的爱人及孩子;带着妒忌,嫉妒杨绛先生有这样的才华,又有着强大的内心;又带着心酸,去看待那中间跌宕起伏的生活.... 这也许就是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