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要」+ 「用户感兴趣」+「用户购买理由」= 「用户会买」

我们先来思考几个问题——

什么是引流?  把用户吸引过来。

怎么把用户吸引过来? 让用户感兴趣,他就更可能过来。

那么,「用户需要」= 「用户感兴趣」吗?  明显不等于。

所以小A说:因为刚需,所以引流很简单,这个因果关系,同样不成立。

「用户需要」是「用户感兴趣」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也就是,如果你的引流信息【只】满足「用户需要」,用户是大概率不会过来的。

你必须在「用户需要」的基础上,加上「用户感兴趣」的理由,他才更可能过来。

举个例子:你每天都需要喝水。我说我这里有水,你会对我感兴趣吗?

你大概率不会,因为到处都有水。我没有一个让你感兴趣的引子。

如果我说,「我这个水喝了能让你更幸福」,你是不是就更感兴趣了。因为其他地方的水都一样,而我的水对你更「有用」,所以你更有兴趣,就更可能关注我,就是被我「引流」了。

你过来后,发现原来是「大学生勤工俭学创业」,海报上写着「水到哪里买都一样,但在这里买,你就帮助了一个大学生,你就献出了一份爱心,我们会感谢你」,你顿时觉得,确实有点「幸福」,本来就要买水,现在还顺便帮助了别人,不错,于是就买了。

水是你需要的东西,幸福是你感兴趣的引子,大学生勤工俭学创业是「你购买」的理由,3者放在一起,购买才能完成。

同理,用户需要你的产品,加上兴趣引子把用户吸引过来,加上产品的「购买理由」,用户才更可能付费购买。

可能有朋友会问,这个「感兴趣引子」好像很厉害,那是不是在「用户需要」的基础上,加上这个「感兴趣引子」,引流就能成功?  对,也不对。

对,因为把用户吸引过来,是引流的目标。不对,是因为把用户吸引过来,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用户付费购买。

所以,你让用户感兴趣的引子,不但在用户需要的基础上,还要和「用户会买」的理由结合起来,要不引流就没效果了。

还是这个例子:我拿一个水,对你说,「我的水能让你赚钱」,假设,你看到「赚钱」,很感兴趣,被吸引过来。发现是「大学生勤工俭学创业」,让你买水,你觉得受骗了,就不会买。

因为吸引你感兴趣的引子是「赚钱」,所以你的预期是「赚钱」」,但现在明显不能赚钱,虽然你「需要」水,但这个「购买理由」和预期不符,你很可能就不买了。

于是,「流」虽然「引」过来了,但没啥用。

所以你看,引流,其实不仅要在「用户需要」的基础上,还要和「用户会买」的理由一致,要不,你光引流,不成交,引流就没意义了。

你可能明白了:「用户需要」+ 「用户感兴趣」+「用户购买理由」= 「用户会买」

这也是大部分人经常面临的误区:“因为用户需求 A 产品,而且我有 A 产品,所以我能轻松引流”。

这个「用户感兴趣」需要结合「用户购买理由」一起做,属于营销环节,我们先跳过。

流量的结论:小A选出用户需要的产品,但没考虑到「如何让用户感兴趣」以及「用户购买理由」,这里也是个关键节点,改进后,项目才可能完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