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藉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译文】
世上的人们大多受到蒙蔽,对听到的传闻看得很重,对亲眼所见的东西看得很轻,对遥远的事物非常重视,对近处的事物不屑一顾。从小一起交往结识的人中,如果有人成为圣贤人士,每次见面的时候也会加以戏弄,不会礼貌尊敬相待;处在别的乡里县城,稍微有一点点风吹草动,人们就会伸长脖子踮起脚,表现出非常饥渴的样子。其实比较两人的长短,审核他们的优劣,也许远方的那个人还比不上身边的这个。所以鲁国人把孔子称为“东家丘”。昔日虞国的宫之奇,年龄比国君稍大,国君因为与他太熟而不尊重他,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最终导致国家灭亡,不能不对此多加留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