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两千年前
管仲就说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人们
满足物质需求之后
其它需求逐渐上升
近几年乃至近代
教育成为热门话题
无数人
都在诟病当下教育体制
但
至今为止没人提出
科学合理的新方案
其实
批评指责别人
只需一张嘴
无论
质疑的理由多么充分
当下现状不会改半分
或许
过去教育不合理
有千万条
但绝对
是最符合当下国情的
无数
仁人志士也都出自
过去的教育
过去的教育
绝对是功不可没
当然
教育升级也势在必行
从今天起
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
不应该再
诟病过去教育的弊端
而应该去
探底造成教育偏离的根源
更应该去
寻求未来教育的方向
为什么
教育会出现重大偏离
或许
从现代教育起源
就能找到答案
1632年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
《大教学论》
随后
赫尔巴特
凯洛夫等
教育家
逐渐将班级授课制
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并沿用至今
1862年
清朝京师同文馆
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
的集体教学形式本质是
为了适应现代化大生产
(功利性)
目的在于
批量培养劳动人才
(经济性)
班级授课制的
优越性在哪里
①
从学校角度
统一的时间单位
固定的班级人数
利于教学管理
节省教学资源
赢得教学速度
(具备操作性)
②
从老师角度
统一的教学内容
标准的教学方式
利于规模教学
保证教学秩序
易于教育传承
(具备复制性)
③
从学生角度
统一的行为规范
顺从的文化氛围
老师占据绝对主导权
成绩成为驯化的利器
班级授课制的
局限性在哪里
①
从学生使用的角度
显然
学生未来各不相同
需要的本事各有差异
虽说
某些知识具备普遍性
但更多的具备特殊性
从小接受统一的教育
长大面对变化的世界
即便
寒窗苦读十几年
多数也沦落到
毕业即失业的境地
基本原理
用什么就学什么
真正的老师
是引导学生认知自我
②
从学生转化的角度
教育
看似是传授知识
或者说答疑解惑
实则不然
荀子
在《劝学》中写到
君子之学也
入乎耳
箸乎心
布乎四体
形乎动静
(知行合一)
学生
转化并非来自课堂教学
是来自老师的身教言传
(榜样的力量)
真正的老师
并不是要求学生怎么做
而是
亲身示范给学生看
老子
在《道德经》中写到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③
从学生吸收的角度
过去
学生吸收全部是
灌输式
哪怕
一点感觉都没有
也要完成填鸭式
吸收
本质是对所讲内容
有感觉
感觉
背后是同频共振
唯一
共振的前提就是
老师用生命演绎
真正的教育
并非说教而是引导
更多是陪伴和示范
相比局限性
优势显得捉襟见肘
(弊大于利)
如此
教育方式趋于功利化
违背了人的基本天性
更重要的是
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力
创新力
实践力
……
几乎
所有学生都烙下了
工业标准化的印记
(木偶)
往小说
是教育本质的偏离
往大说
是最严重历史罪行
到底
教育的未来在哪里
希望
在评论区献计献策
——转载分享就是传播爱和希望——
微信公众号sg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