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的第一周读书心得和建议

花了些时间快速和慢慢阅读了几遍,有收获,但更多感觉不够深入,实操性有待加强。

心得方面:

开篇人成长速度的主要原因较有感触,确实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因此选择主动成长,使自己掌握主动权,趋利避害是不错的方法。人生的每个动作都会通过成败得失积累经验从而成长,而如何提高效率,尝试更多的事情,是能否主动快速成长持续要思考的。

当然,成长是多方面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工作,新工作,日常生活,与工作无关的,也是个人成长的范畴,也有利于运营工作的开展。

后续提及的对于本质规律的探索学习以及持续的思考也是有一定感触的。相关的积累其实更多的是生活体验的和经历的积累,触类旁通。

现象,推论,规律的总结不错,包括不断使用复盘的方法思考,洞察,多问“为什么”。这个习惯却是有涉及,但是也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习惯,通过本次的学习,也希望能够再思索下。

在Papi酱的举例中,给出了一些分析思路,是可以进一步进行思考的,推动自身对于要学习的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18种工作习惯促使自己反复对照日常工作是否有有在尝试,做了很不错的总结。并且就不足的地方参照后续的具体基础训练方法进行尝试。

对于产品和运营的本质描述,即产品本质是满足用户需求,运营本质就是传递产品价值赞同。但是除了结论外,产品定位等就讲得太过于浅显。

细分人群也是时常思考的问题的,也值得长期思考。

建议:

运营是个广义的概念,但是本书是聚焦互联网运营还是一般运营,还是运营与人的成长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从开篇快速成长等描述中未能看出脉络。

当然什么都可以是运营,包括人生也是,建议本书可以更好定义本书涉及的运营范畴。

在如何向优质内容学习方面,局限于了视频内容,能否有其他范畴运营的例子?

人每天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而18种方法确实太多,能否就方法有重点排序,以及频次的排序,例如哪些是每天要做的?哪些是可以周期性做的等等来安排更合理。

1.9.1和2用了太多的篇幅讲了,完全可以删减快速说明即可。

产品的定位讲的太过于浅显,且很快就过度到了产品vs运营。

产品差异化方面使用药用牙膏举例与所谓运营,特别是互联网运营有一定的偏差。

另,前面用微博来举例,那是个平台化的运营,然后后面又举例了差细化,注重垂直领域,平台和垂直的做法是不同,那么到底想讲的是什么问题?

总体很多想讲的都提及,但是未能有深度的剖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所经历的大数据平台发展史(三):互联网时代 • 上篇http://www.infoq.com/cn/arti...
    葡萄喃喃呓语阅读 51,526评论 10 200
  • 霡頔开始本不姓林 喜欢在墨镜后面藏着眼神 自拍时总是要用美肤粉饰太平 好像从来没有谁把坨坨看清 不知道鼻翼上黑头点...
    微风LG阅读 3,199评论 0 2
  • 一、样式有几种引入方式? link 和 @import有什么区别 1.外部样式从外部引入一个css样式表,最常用的...
    ahong_吴阅读 2,895评论 0 0
  • 书摘 |《素描的诀窍》 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所有的知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集中思想在作画对象上,并且相信自己的眼...
    吹上阅读 2,865评论 0 1
  • 醒来窗外有题 山田耕夫 远山若玉情如蓝, 无边香淡一半仙。 天长地久何时待, 杨柳依依水映天...
    兴安居士阅读 1,684评论 2 1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