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有一句网络名言: 学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问题在于,"过不好一生"是"道理"的原因吗?
如果把这句话看做一条结论,其逻辑的演绎格式应该是: 假设一,我(韩寒)学了很多道理;假设二,道理没有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得出结论,学习道理没有用。
作家推理中的隐含假设是: 我们是一样的。
漏洞已经很明显: 事实是,每个人都不一样,韩寒没有资格代表所有的人。这句话顶多证明了一件事: 韩寒对道理"免疫"。作家、艺术家最大的问题是感性,喜欢用自身的体验归纳出结论,表面上处于逻辑自洽。这也许是他们的自杀率偏高的原因。
当然,科学家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们都会受制于主体的限制——理性,也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感情,但总比感性更接近于事实和真相。
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变得客观和理性吗?
个人喜欢对哲学的一种定义: 把一切事物变得「客观化」。很多人以为哲学是落后、粗糙和非理性的,但这些词能形容的,顶多是哲学史上的结论,比如"水是万物的本源"、"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之类。这和哲学的本质有任何关系吗?可以说毫无关联。谁能保证几十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不会嘲讽现有的知识框架?
纵观人类的整个文明史,无不例外在追求确定性和客观化: 找出宇宙背后的终极,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文明演进的本质动力。哲学在今天仍然没有落后,因为对终极的追问远没有得到解答。
回到刚才的问题,我们应该理性吗?当然应该。在文明演进的趋势之下,如果个体表现得非理性,那只能承受更大的折磨,吃更多的苦头。
很多女生相亲的标准里有这么一条: 男生的数学好。因为不愿承担对方感性带来的各种风险。
数学是一门理性到骨子里的学科,讲究的是逻辑和推理——这一点和哲学无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勾股定理,以及欧几里得对数学的研究都是在为哲学命题寻求有力的证据。高考制度下的数学仅仅教会了解答应用题,并没有传授背后的「数学思维」,所以更别提哲学了。但是或早或晚,每个人都会面临哲学上的困境。
那逻辑又是什么?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超越于所有个体之上,是一种硬性的、强制执行的框架。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在这个框架内行事。
有效学习的本质,就是拿到这个框架。
只有得到这些底层的框架,新纳入的知识和信息才有价值,否则就是一种无意义的堆积而已。
中国人看不上哲学,也不喜欢做追问,于是不明白逻辑为何物。当别人都拿出"西部世界"这样的神作,我们却把"过不好"的责任推给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