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培训时,上的印象非常深的一堂课是关于社区建设的,一群工作人员会深入到社区中,帮助居民进行社区建设,可能是城市社区,也可能是乡村。他们会教给村民更好的工作方法,然后帮助村民进行决策,而非代替村民决策。
一个好的社区工作者是什么样的,陪伴一个社区的成长,然后离开。
所以,几个观点:
1.民主是一定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的技能
在中国的成功学中,最被肯定的一种气质是领袖气质,最被推崇的决策方式是果断独裁。它源于长期以来的帝制和独裁文化,源于对权力的推崇。
但它不会是对于民众而言最好的生活方式。我相信的另一种解释是,人们甘之如饴,只是因为没有见过更好的。我不认可任何关于民族劣根性的说法,民族的背后不是基因,而是文化,而文化的背后是生存环境,是历史。改变一种认知,只能通过学习和练习,不可能让人们永远在岸上就学会游泳。
就像福山认为,社会最终的形态将会是民主的,当每个人的话语权得到保障,每个人的欲望能被重视,人们才有可能活在一个自己想要生活的世界。
2.游学的意义不在于学术,在于价值多元
我们想种下的种子是什么?多元的文化是有可能并存的,而一致的追求也同样可以存在。必须有一种视角,去理解异于自己的思维,去达到某种思想的共识,同时还能忠于自己的内心。
类似游学这样的青年项目的实质,要培养或者锻炼的本身就不是学术型人才,否则它就应该以学术会议或者高校夏令营的方式出现。
学术型的同学没有办法接受所有的课程以如此零散,不成体系地方式展开和进行,体验型的同学又忍受不了讲课中的理论,急急地想要去体验一切,这中间有孰是孰非吗?
倒不如去回答,我们是想走出自己原本的圈子,还是想延续长年的习惯。
就像理性批判者不愿相信情绪性决策一样,感情动物一样不容忍理性分析,思维的差异只有在面对冲突时,才有包容的必要。而冲突,不产生于自由态度,而是来自于集体决策。
自由是为了寻找自己,而集体生活则在培养对多元的善意——只要这种集体生活不是被强迫的。
3.真实的田野调研是生活本身
什么叫理解呢?某次听完一个老师的课程,心中十分不满,于是埋怨他讲的是什么垃圾玩意,一位同学说,你要考虑他的生活环境,他一直以来接受的都是那种思想,他的生活条件不允许有更大的视野,所以他现在能给你们讲的就只有这些东西。
所以真正社科的思维是什么啊朋友,不是你去分析一个知识点的对错,有的是专家来做这些事情,社科的思维是你去理解一切现状背后的原因,还依然能有自己的态度和选择。
重视知识甚于对生命的体验,这是求知者牢不可破的迷思,而将一切经验视作生命的规律,则更凸现思考上的匮乏。
社科学者对事实没有对错之分,认识事实比评判事实更重要。人们所能做的,只是不断让能够存在的可能性更加丰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