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才发现,豆瓣上有个“杠精小组”,组里的气氛好不欢乐。
随便一截图,感受一下画风:
想起一个笑话,古时有一人,不喜欢苏轼,听旁人评价“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妙极,便反问说:“鹅也先知,怎只说鸭!”
原来,“杠精”自古就有啊!
我问十岁的女儿,听说过“杠精”这个词吗?她说:“听说过啊,就是‘鸡蛋里挑骨头’的人。”
看来这个词早已深入人心。
连人民日报都出了一篇专门谈“杠精”的文章:“靠打压别人刷存在感,真有含金量吗?”
最近在看沟通方面的书籍,给我的启发是:“杠精”的这些言论,也就是“反驳挑刺的语言”,可以分成三大层次——
第一个层次,人身攻击,比较低级。
比如骂楼主是五毛党,圣母婊……类似这种。
如果不同意某个观点,大可离开。无理取闹,纯粹是图口舌之快。
还包括一种情况,“我也说不清是什么地方不对,但是我就是觉得不对”。
只要是原有的理念不同,就是要反对。同属于第一个层次——为了杠而杠,没有提出反对的理由。
第二个层次,提出反对的理由,但是没有正中靶心。
看到过一篇教育方面的文章,主要观点是“芬兰崇尚自然教育”,就有人反对“外国的月亮未必比较亮”。
写文章的人,重点是在“自然教育”,但被断章取义的人,曲解成了“外国”两字。
还有的人,反对的理由是“我有一个朋友的情况不是这样的……”,试图以特殊个别情况,来解释全部现象;
或者是“有一个专家不是这样说的”,是把主动思考的权利交给了别人。
第三个层次,真正的讨论。
“讨论”也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同意,但是觉得楼主概括不详,可以提供“建设性意见”,以供查漏补缺;
第二种实在不同意,那么可以提供有理有据的论证方式来进行“反驳”。
所谓“有理有据”,就是以第一手的客观数据为前提,把纵向和横向逻辑,合理有序地组织在一起。
最终形成像《精准表达》一书所说的“坚固的金字塔结构“,就是让人难以质疑的完美逻辑。
“反驳性语言”,除了这三个层次,还有一种高级境界,是和反对者达成共识。
有一种好玩的方法,是一群日本学生发明的“枕头法”,这个方法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认知复杂度,换句话说让你变得更客观。
在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试着分析以下五种可能性,做一个假设——
第一种可能性:我对你错
第二种可能性:我错你对
第三种可能性:你我都错
第四种可能性:这个议题不重要
第五种可能性:所有的观点都有道理
五种可能性中,每个立场都有道理和优点。哪怕不能改变我的想法,也能增加对他人立场的容忍度,跳出“自我中心”的偏误。
这种理想状态,尽管在极少情况下才能达到,我们普通人观望一下就好了。
看到网上好多“杠精言论”,有时候觉得好笑又好气。了解这些理论,当然不是为了去评判对方。重点是怎么自我反省,“见不贤而思自省”:
“我自己会不会过分依靠于自己的固有的经验和知识,有意无意地做出了很多“杠精”的言行?”
“世界之大,我会不会站在自我的小立场上,强行解读了很多我原本没有能力解读的东西?”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称为“在线去抑制”,指的是网络上的人们,会感受到更少的社会习俗的制约。
在虚拟世界里,我们会倾向于用批评、暴力的方式来参与事件的参与和讨论。
我们在网上所表露的自己,是我们想展示给大众的那一面,是包装过的、不同于真实世界中的自己。
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也属于不同于真实世界的“超人际”关系。
实际上,我们在网上留下的每一步足迹都会被记录,包括那些一时冲动会说的话,或者是很负面的信息。
所以,做“杠精”,尤其是发那些攻击性的言语,容易伤人不成反伤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