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软怕硬,是生物本能。
作为一个母亲,细心观察之下,孩子面对的来自家庭和外界的恶意,简直多到吓人。
尤其,有些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固定说法,很多人会觉得那是一种亲切的逗弄。
一个问题,所有人都在说,这才是问题。
曾经,偶遇小学同学,曾经长相俊美的男孩子,发面馒头似的变成胖胖的大叔,我脱口而出,“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全家人的饭都被你一个人吃掉了呀?”
旁边的同事说,你这句话是他最怕听到的话了。
当时,就觉得自己失言了。
想来他必然听多了类似的话,本来可能也没太当回事,被各种提醒之下,也变的敏感了。
这根本的原因,在于我没有同理心,只觉得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却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
当人们面对同样的成人,尚且会出现这种情况,当面对孩子,这种情况更是常见。
象现在的“你妈不要你了”,“你再这样做,妈妈就要打你了”,“快跑吧,不然警察来了,就把你抓走了”......
象这样的话,大人说起来完全没负担,甚至觉得自己很正确。
因为,自己就是这样长大的,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说的,而且,小孩要哄,这是常识。
没有人觉得一直以来的观念是错误的,只觉得大家都是这样就一定是对的。
这是思维固化的结果。
正如,时代早已改变,而很多人还是活在过去的生活,一辈子的日子都象复印了无数次般的活着。
这种情况下的人面对孩子,普遍就是以对宠物的态度,只要逗弄着自己开心就好,至于孩子的感受,抱歉了,不在他考虑范围。
话说回来,面对弱势群体的孩子的恶,很多都并不是人的本意,而是长久的落后的教育观念和僵化了的思想,导致了他不知道正确的和孩子相处的方法。
一个人只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管自己的家,至于其他都不关心不在意,那么,他根本没有机会改变自己,更不可能接触到正确的思想。
对抗这些问题,真正保护到孩子的方法,就是让大家察觉到自己言行的问题,推广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自己做好榜样和示范,进而影响身边的人,一点一点来,幸好,教育是长途赛跑,所以,我们点滴的改变,都会推动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