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小学时候,男女生还是可以同桌的,那个时候我们用的是两个人一张的大桌子,和现在的学校不同,现在的孩子都是一人一桌。我们那个时候桌子相对较大,是现在孩子用的两倍吧!所以一桌两个人.
不过问题来了,都是两个女孩还好,关系好了可以你侬我侬,关系不好,也就是彼此靠着自己的那一边希望老死不相往来。可是要是一男一女,事儿就大了!
一般在小学恰巧处于男女生相互排斥的阶段,那个时候男孩和女孩几乎是不说话的。所以一旦和男生同桌,麻烦事儿就来了,往往我们就会在桌子中间来一条三八线。有的是用笔画的,有的是拿小刀刻出来的,很有大家就是一对仇敌,谁也不能过线的意思。
一旦过线,不是我狠狠的把他撞过去,就是他狠狠的用笔尖把我扎回来,为的就是保持自己的地盘,保持三八线。
其实那个时候的三八线就是一种边界线,它确定了我和对方在桌面上的权利。这是一种看得见的边界。
在我们内心还有一个看不见的边界,心理学中称作心理界限。
可是很多人的心理界限不清晰,这种人往往生活的很痛苦,比如说我,我说一个比较自卑的人,所以特别容易不果断,一旦别人提出点什么事情,我总是说好的,可以。其实自己内心呢?挺不开心的,但是不敢说不啊,害怕啊。这其实就是没有尊重自己的心里界限,结果弄的自己不开心,对方往往也不怎么乐意。
要怎么改变这样的问题呢?寻寻觅觅中我发现了一本好书《心理界限》。
《心理界限——做不轻易让步的自己》杨嘉玲,心理咨询师,热爱写作,习惯透过文字,让人感觉温暖,获得疗愈。起点文化负责人。通过建立公司,她更了解一般人在真实生活中必须面临的考验,因此,总能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语,帮助个案突破盲点,相信心理工作者们带给世界最好的礼物是将枯燥艰涩的专业知识,转化成简单有温度的话语,启发人们思考。
《心理界限——最不轻易让步的自己》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从案例分析,通过故事让我们看到自己,让我们有一种这就是我的感觉,然后问题点睛帮我们弄清楚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深层心理原因;最后一部分则是综合的解决方法。之所以说说综合的解决方法是根据前面的案例部分而言,在案例部分已经有一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最后这一部分的解决方法,则是更系统全面的让我们改善自我,让我们达到真正的重生。
咱们先来看案例分析部分,这里介绍了六种常见心理界限不清的情况:
1、满足大家自己受伤的便利贴女孩。
2、明明已经尽力,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的父母情绪代替者。
3、多做多错的蜘蛛侠。
5、付出过多而不被人爱和尊重的救世主女孩。
6、讨好别人,而自己一点都不好的怕误解型人。
杨佳玲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让我们更容易对号入座,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某些问题,并且直接指出了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后果和内心感受,让人看了之后几乎欲罢不能的想要继续读下去。
紧接着环环相扣的为我们展示了深层的心理原因,之所以没有边界是因为我们内心的力量没有被点燃,并且给了我们三个秘方:
1、说出需求让对方更理解自己
2、彼此给对方一些空间,让彼此成长。
3、通过界限维护自己的美好。
只有这些就够了吗?不够的,大菜来了!大菜来了!《心理界限——做不轻易让步的自己》最后一部分,通过具体的图表和方法让我们学会自我确立界限和自我管理,真正达到重生。
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我们改变自己却有很多机会,一个没有心理边界的人一旦学会确立自己的边界真的足以改变自己的人生。
这里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身为心理咨询师,在很多年之前我和我的原生家庭是分不开的,其实我就像是那个便利贴女孩,我觉得我需要为自己的父母,妹妹们负责,那个时候我为他们做了很多事情,可是我不但没有得到尊重,而且不经意的伤害了和父母亲人之间的关系。
其实那个时候就是因为我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没有弄清楚界限,我们相互践踏,才让原本美好的感情变味了,后来我理清了自己的边界和父母也分开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关系反而越来越好了。因为在彼此的互动过程中,我找到了他们的边界,也确立了自己的边界。这个时候一切都正常了。所以我会用重生来形容确立自我边界这件事情,因为我和我的关系都已经重生了。
在这里杨佳玲给我们提供了好多切实可用的方法,比如接纳自己的需求,拿回自我决定权,优先满足自己,等非法实用放方法。最棒的是她还给了我们一张时间管理表让我们可以清楚自己的时间去哪儿了,以及如何决定自己的时间使用权,让我们一目了解的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并且应该如何改变。
如果你在为关系痛苦,你也许是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心理界限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