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瓷重楷模,精华四海粹
官瓷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官窑,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
狭义的官窑,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一类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官窑是由皇家御窑生产的瓷器,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釉色有天青、翠青、粉青、月下白、大绿等。粉青为上,淡白次之。
纹片细如蟹爪,以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传世有盆、樽、壶、炉、花浇人面杯、水注、笔筒、臂搁、瓷印等品。
大量史料证实,在琳琅满目的中国陶瓷中,北宋官瓷出类拔萃、精美绝伦、古气盎然、扑人眉宇,被视为瑰宝。权臣贵胄也只能望瓷兴叹,可望而不可即。
北宋官瓷作为一种尊贵和权势的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在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其出身皇室,只供朝廷专用,对于一般百姓来说,实乃不敢想象的难求之物,故有 “识得官瓷面,江山坐一半”之说,足见北宋官瓷的稀有罕见。
官瓷制作精美,用料考究,有“贡篚银貂金作籍,官窑瓷器玉为泥”的说法。
官瓷胎骨有白、灰、青红之分。白色胎骨多用含铁质的深酱色釉护胎足,因而器皿口部边缘的釉最薄处由于隐约透露出胎色而微呈紫色,同时其足部没有挂釉处呈现出铁黑色,所以有紫口铁足之美。
釉色以青为主,由于烧制气氛不同又各呈天 青、翠青、粉青、月下白、大绿,莹润内含,如美玉,如凝胎。釉面开裂冰纹,如同微风吹皱一池春水,泛出道道涟漪,令人赏心悦目、放怀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