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郑州之旅结束,回来第一天萎靡不已,大好的下午时光居然被迫用来打瞌睡,才到下午六点就恨不得早早爬上床睡个昏天暗地。上一次有类似经历,还是几年前去青海湖骑行之后,在家坐着都能睡着,有经验的人告诉我,这是醉氧,因为从高原回到平地,突然氧气十分充足,承受不住就醉了。——居然还有这么美好的词?那么这一次,我大概在成长大会开始的那一刻就醉了。醉了整整两天,神经极其亢奋,从早到晚精神抖擞,双眼圆睁毫无倦意,无声思考小声讨论大声喊叫无缝对接;早中晚餐吃了啥?完全没印象,反正就是随意塞满肚子专注与人交谈。不时就看着一个名牌惊呼:“啊,你就是谁谁谁啊!”“哈哈,我们终于见面了!”这一场大型网友见面会,怪得劲!
其实去之前有各种担心,比如自己最近长胖了,形象太糟糕;或者我还在练级的半路上,水平太差;并且自虐营的文章好久不写,小燃会不会趁机追杀我?何况我这样一把年纪了还不成熟的人,怎么好意思在一群年轻貌美又有智慧的人面前闹腾?再加上我居然把带给成长大会和小燃做礼物的两只小胡鸭给掉在高铁上,就这样让煮熟的鸭子跑了,这难道不是预兆么?不妙不妙!就这样坐在地铁里胡思乱想着,眼睁睁看到门外“本站 碧沙岗”的提示,心想着“这个地名好眼熟……”,居然没意识到我该下车了! 就这样忐忑地到达会场,推门而入,许多笑脸和热情轰的一声在眼前爆炸,所有的忐忑化作云烟消散。
成长大会之阿波罗
我的成长大会,是从波罗叔开始,再到波罗叔结束,所以必须从波罗叔写起。
13号成长大会开始前的早餐,和波罗叔一边喝胡辣汤一边闲聊,从他刚开的拆书课《大学与大师》说到人们择校的标准,再到RIA在学术论文中的运用……真是天南海北!胡辣汤喝得津津有味,这段聊天也让我咂摸出许多味道来:特别是关于写论文,不就是原文片段(R)加上自己的理解(I)以及各种运用(A)么?听此一言,我瞬间觉得写论文这种事儿也没那么痛苦嘛!回头想一想RIA便签法从最初的“纸上谈兵”慢慢发展,渐渐能运用到生活中、课堂上,范围越来越广,而波罗叔这番话简直是画龙点睛,帮我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任何“理解-运用”都是I与A啊,既然如此,拆《大学与大师》与拆致用类书籍有多少区别呢?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学习拆书法与课堂上教学生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是场景变化而已。写便签和写文章是两回事吗?没区别嘛!那么我现在需要做什么?当然是把拆书法研究透彻,学习掌握,为己所用啊!
吃完了走回酒店,在门口碰见校长噜啦啦正在停车,阿波罗立刻前去向保安打听车位,帮忙指挥停车,又到前台去登记车牌号,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一连串操作,想起初识波罗叔的情景。今年2月,刚参加完我的第一期RIA全国训练营,稀里糊涂报名参加南昌的学习力导师课程,微信那头与我联系的正是波罗叔,他很耐心地与我沟通车票、住宿和起止时间等各种琐碎;在学习现场他会及时出现在任何有需要的场合:投影出问题了,茶歇台的零食要补充了,临近中午发饭票,休息期间的学习讨论,讲课演练前需要指导的时候……这个人好热心!当我这个拆书小白这样感慨的时候,哪里知道这个人竟然是一位众人敬仰的资深拆书专家呢!在拆书帮,有好多次我会兴起这样的念头:这群人太优秀了,我要见贤思齐;这群人太热心了,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在这个又穷又努力的组织里,我接触了好多像阿波罗这样又优秀又谦逊的热心肠。
舵主长老大会结束的时候,我厚着脸皮说:“波罗叔,帮我看看预备表呗?”“好的。”一点儿迟疑都没有。于是就有了离别前的畅聊。关于技能点聊得并不多,我特别有印象的有三点:一是TF2-4两个片段的关系,不管具体内容如何,如果两个片段都是HOW,那么它们之间就是并列关系——原来片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应该这样理解;二是关于增补手册中的一句话,“所选两个拆页都包含HOW,其中一个隐含how的案例或故事”,波罗叔向我解释“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的区别,鼓励我大胆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选择拆页;三是关于I部分的why内容,是不是一定只能写这样做的好处和不这样做的坏处呢?可不可以从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人群的心理、古今中外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来写呢?当然可以!这三点知识,帮我解决了从训练营开始就有的困惑,厘清了我在2-4选择拆页和写作逐字稿长达一个月的困扰,意义重大。
更值得记录的是技能点讲解之后的闲聊,说起站在台上充当老师的角色担当,波罗叔说“别端着”,不过就是比学生先学到那点知识而已,在其他方面不见得就有能力做对方的老师。这些话也并非他首创或者独创,可是当波罗叔一边说,一边挺直上身,双手手心朝上端在面前,并且特意换了一本正经的口吻和又粗又沉的嗓音,豆豆和我便笑得一塌糊涂,再想想波罗叔一直以来的谦逊热情,便忍不住湿了眼眶。
(补充: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的区别——
行动建议只是给出一个空泛的行动方向,比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好死不如赖活着“,”陪伴赋能“或者”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之类的,让人看了大概明白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可是具体怎么做?每个人的理解程度、执行能力、占有资源等不一样,那么行动就会各不相同,结果便可能大相径庭。
而行动步骤则不同,行动步骤有具体的一二三四步,让学习者跟着这个步骤可以很清楚很笃定地实施,每个人都可以整齐划一地做出同样的行为。
那么隐含how的片段,是指有行动建议而没有行动步骤的片段,2-3的”细化行动步骤“所选片段也应该是这一类型的。)
后记:
写完表白波罗叔的这篇发到北方大会的群里,一扭头我就拉住他问设立学习目标那个技能点的有关要点,感谢无比方便的微信,截图、文字、语音交替着奔向波罗叔,直到我彻底弄明白这个技能点,直到我能够自信踏实地面对小伙伴的质疑为止。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我猜想波罗叔的内心独白是:“被人夸,总是要给予些技能的。”所谓礼尚往来,就这样被我完美演绎啦!
贩卖波罗叔的“设立学习目标“技能讲解如下:(1)可控、可行、可观察、可操作。目标很好,可是可行性不强就有问题。如果结果不是必然的,那么目标就是空泛的。(2)学习目标其实有两个,一是在拆书现场,学习者可以写出、做出、表达出动作和行为,以及拆书家要达到的目标;二是学习者回去之后运用所学的去解决问题,可是问题可能很复杂,结果可能不理想,这就不是拆书家在拆书现场能完全预测和解决的。这类动作和前面那类动作和目标不可能必然挂钩;所以在设置学习目标时,只能给出方向。
例如:”通过本次学习,学习者在自己或他人遭遇失败的时候,能够通过问自己或他人三个问题,找出失败的原因和制定改进的办法。“这个学习目标的最后一句话就属于不可测量的。询问问题,是可观察的动作,询问的目的是引导对方从某个方向寻找失败的原因,能否找到原因、能否制定计划其实不好说,这其中存在复杂的变化因素。所以要调整得更加单纯和可控,那就是给出方向:更改为”通过问三个问题,引导自己或对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豆豆在群里说,她看到权威就本能地往后躲,所以很佩服我的胆量。其实我也是这样啊,不仅如此,我还看到人多就本能地想逃跑,见到优秀的人就自卑,听说人家努力就不由得退缩……而这些,在拆书帮这个大家庭中,居然就全部消失了。何利芳老师在舵主长老大会上问:一群人,就一定能走得远吗?不一定,有个前提是价值观一致。因为“豫见”一大群价值观一致的人,所以这个网友见面会就像见自己的家人甚至就像见自己一样,自然,亲切,开放,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