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人就教育我自己能做的尽量自己做,不要麻烦别人,学会自立。第一次体会到“不麻烦别人”的时候是在10岁左右。
那天,爸妈都去走亲戚了,家里就剩下自己一个人,懒得做饭,就打算去大外婆家蹭饭吃。结果一大早的老爸就去集市上把肉买回家里,说:“中午你一个人在家,自己弄来吃吧。”听见老爸这样说之后,顿时就觉得不开心了,心想:自己做哪有蹭饭吃方便啊。不知是知道我的想法,还是特意的嘱咐,母亲郑重的告诉我:“能自己做的事尽量自己做,不要轻易的去麻烦别人。”
慢慢长大的我继承了父母的“不要轻易的麻烦别人”的品格,购买商品的快递如果可以自己取,绝不麻烦别人代领;能独立完成的作业,哪怕花费几倍的时间,也不去打搅别人;夏天宁愿一个人待在没空调的寝室,也不去同学寝室(有空调)。。。。不喜欢麻烦别人我独自奔跑在自己的道路上,多了几分艰辛,多了几分心酸,每次看到同学、朋友在贵人的帮助下轻易达到自己千辛万苦获得的成绩时,不由自主的产生妒忌,心想:如果自己也这样去做,是不是已经成功了呢。想法刚刚涌上,就如同风中的焰火一般,一吹就灭,转过身继续独立的奔跑。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高中的时候,有一位知心朋友,不需要我去求助,他懂得我想要什么,会尽力的帮助我。当然,也有跟我抱怨的朋友,抱怨我从未掏心掏肺的谈过心,没有麻烦过他们,不够朋友。人情从来是相互的,今天的你麻烦了别人,明天别人才会请你帮忙。因为我不喜欢请求别人帮忙,很多朋友遇到问题都不好意思来寻求帮助,关系变得很微妙。
其实最不可言喻的还不是这种微妙的关系,是那些不请自来,把自己看作主人的寻求帮助的人,今天请你带早餐,冲咖啡,明天请你帮忙做PPT。。。。感觉他的事情就该你帮忙是的。他们很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别人的快乐,全然不顾自己的心安理得给别人带来的麻烦,一顿早餐可能让别人早起半小时,一份PPT可能让别人熬夜等等,还美其名曰“看的起你,才叫你帮忙”“帮忙才能促进关系”。带早餐、冲咖啡、做PPT的朋友,碍于面子,不忍心拒绝,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完成,完全没有助人为乐所带来的快感,甚至完成之后还会遭到委托人的嫌弃。以前有位同事帮另一位同事做PPT,因为自己的工作量大,为了完成PPT,熬到晚上4点睡觉。第二天将PPT交给同事后,同事打开看完后,一脸嫌弃的说道:“这就是你做的PPT啊,完全是乱来嘛,早知道就自己做了。”一句早知道,将别人的努力完全扼杀,没想过本来就是自己的事,别人没有义务帮你做。别人愿意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习惯性的认为别人就该帮助自己,终会遭到拒绝。
有一期《奇葩说》得辩题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到底是不是一种美德”,嘉宾苏有朋跟主持人蔡康永分辨定义了两个重要的词语,一个是“别人”,一个是“界限“。
谁是自己人,谁是别人,如何区分,具体的界限是什么?给别人添麻烦的界限又在哪里?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把握一个度啊,去维持一个较好的平衡,而不是无休止的去麻烦别人。佛尚有三分火气,如果过度的麻烦别人,只会让彼此的关系陷入滑铁卢;不麻烦别人,彼此的关系也许会因久不联系而微妙不堪。如果需要选择,大多数人肯定都会选择”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做朋友,不必因为无休止的请求帮助而焦头烂额,不必经常因为抹不下面子而将自己搞的遍体鳞伤。
幸运的是,我是那一个不喜欢添麻烦的人,安静而孤独的行走在人生路上,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给别人添麻烦。就像躲在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的人,等着远方到来的旅客寻求引路的时候,去了解、融入外面缤纷多彩的世界。
很多事情也许自己无力完成,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但请在寻求帮助之前思考下:这件事自己全力去做了吗?如果没有,那请坚持独立完成,不要将别人的帮忙看的那么理所应当,不要在自己可以做好的时候给别人添麻烦。没有人有义务,有责任为你付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学会尊重别人,更多的是坚持自己。
愿你是那个不愿添麻烦的人,而不是那个长期依赖他人的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