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的面食博大进深。离开了家乡以后,走南闯北,吃过各类面食:拉面、烩面、杂酱面、担担面、热干面、片二面、还有我这里最近比较火的锅盖面......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南部的一个小乡村,主要盛产小麦。在我20岁之前,我都没有离开过我的故乡,可以说是吃了近20年的面食。以至于我在外漂泊了近10年,依然对各类面食情有独钟。
二、
小时候,因为家里人口多,分的地又少,所以家里日子过得总是紧巴巴。吃的东西除了主食,连菜都是自己种的,一个月难得赶集一次。
小时候晚饭基本上都是面条为主,而且这个面条都是我们自己带着面粉,然后去村里小卖部轧的。那个时候每个村子的小卖部都有面条机,因为家家户户都要吃面条,自然面条机生意很好。
不仅晚饭吃面条,一天中多数时候都是面食。因为我的家乡,不太适合种水稻,勉强种上一点水稻,产量也很低,大多数时候大米都要去乡上买。
有一年发大水,家里的庄稼近乎绝收,记得那个时候,连续一个夏天主食都吃面食。每天都是:面条、馒头,大饼,偶尔加上稀得见底的稀饭。
馒头也只能在中午的时候吃。因为中饭是一天中最隆重的一顿饭,上午忙了一上午,中午要吃的好一些,每人两到三个馒头,再炒一个菜,那个时候感觉已经很丰盛了。 而晚饭,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了。
农忙季节,家人干完农活,到家之后几近天黑,只能用最快的速度开灶烧饭,自然,面条就是最佳之选,把水烧开,面条放进去,关火之前放上青菜,再打上少许油,放上盐、调料,就OK.
不过天天吃面条,确实是吃的够够的,以至于连续今天吃面条,吃的小孩们食欲严重下降。妈妈只能在物质极具匮乏的时代,想着法的变换做法。其中手擀面,就是我的最爱。
三、
那个时候,一听说妈妈要做手擀面了,我们这些小朋友们异常的兴奋,除了手擀面好吃以外,手擀面的制作过程,对孩子们来说极具观赏性。
家里的厨房没有专门的案子,妈妈做手擀面只能用堂屋里的八仙桌,那张八仙桌不知道传了几代人,桌面上满是刀痕,桌腿都已经看不到木头的颜色,每次吃饭的时候嘎吱作响。但就这样,当家里有大的餐饮制作时,全靠这张老爷桌撑场面。
桌子收拾干净,小伙伴们早已守在桌边,等待围观。
妈妈取来一个洋瓷盆,加入面粉。一边搅面,一边加水。水加好后,就开始用力揉面,面团揉好后,撒一把面粉在桌面上。面条成型大戏马上开始,孩子们焦急的等待着。
妈妈将面团从盆里取出,放在桌面上,拿出擀面杖,飞快的飞舞着擀面杖,一大团厚实的面团就这样被擀成了一张又薄又圆的面饼,此时妈妈的额头上,满是汗珠。
面饼擀好后,取出菜刀,麻溜的一条一条的划出面条,那种感觉就像好像是在桌子上放了一把无形的直尺一样。制作好的面条,用簸箕盛好,等待着下锅。
桌子上多余的面团,自然就成了我的玩物,被我和小伙伴们捏成各种形状,好不开心。
虽然手擀面的煮法与普通面条无异,但是口味有明显的区别,那种麦香的味道,嫩嫩的口感,通过手擀面被完全释放出来,难以用语言表达。
不过手擀面却是不能经常吃到,主要是太费时间,费精力。大人们累了一天了,只想快速解决晚饭,没有精力考虑其它....
四、
晚饭除了手擀面,吃的最多的就是普通的面条了,而轧面条的这种艰巨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的头上。
放学以后,第一件事,我就是等待着妈妈给我安排任务,妈妈将面粉用袋子装好,然后交给我,嘱咐我路上小心,不能从池塘边走。
每次去村里小卖部轧面条,是我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光,因为妈妈每次安排我轧面条,除了给我轧面条的钱,还会多给我一毛两毛的,这一毛两毛的对我来说,可是巨款。
再后来,上了中学、高中..... 离开了家乡,住校以后,就没有轧过面条。
再后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都不愿意带着面粉排队,轧面条了,都是直接买轧好的成品面条。
五、
现在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手擀面已经鲜有人做,也鲜有人吃。每年的春节我回到老家,妈妈总是会给我们做一、两的手擀面,虽然现在的小孩子们觉得手擀面也没什么特别的,但是那种口味,我还是深深的能够回味。
当我们在在外边拜年,吃完酒席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接近黄昏时刻。妈妈单薄的身影出现在厨房里,只见她飞舞着擀面杖........ 我知道,今晚又能吃到手擀面了,那种场景在我的脑海里久久难以忘却.......
青石板的老街上,你我走过的地方,那段斑驳的砖墙,如今到底啥模样,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牡丹江----南拳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