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与美食有关的集子,书名很美,内容有味又有爱。
各路网友谈及自己记忆中的美食,一样样食材,如何经做饭的人,变成一道道美味的吃食。且不说不同地方的吃食不尽相同,就是同一个地方,各家的口味和做菜方式也有差别。
身处异地,美食很容易勾起对某地对某人的思念。
最能令做饭人开心的事莫过于食客把所有食物吃得干干净净,还意犹未尽。
我常自觉没有做饭的天赋,大二开始进厨房,至今八年,厨艺仍拿不出手,且有越来越糟的趋势。买过美食书,看过做菜app,仍无长进。
特别佩服那些能用一桌子饭菜招待朋友亲人的人,油盐酱醋随手调放,炒菜时从容不迫,荤素搭配整出数道美味,看着好生羡慕。
空闲时,朋友相聚,一起去买菜,回家做饭,边吃边聊,和在饭店里排号吃饭的感觉全然不同。
离家在外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多靠外卖喂饱自己,哪还有品尝美食的幸福感。
1.做饭的人
我们家,爸妈长年忙碌,从早到晚,做饭吃饭在我们家是一件永远匆匆忙忙的事儿。
小时候,在那个只有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出租屋里,妈妈一个人准备两家人的饭菜。那是我印象中日子过得最拮据的时候,关于吃的画面已经记不清了。
后来,入住新家,三室两厅,有了非常宽敞的厨房和阳台。爸妈依旧很忙,每日午饭由钟点工做,后来换了一个小姐姐,她因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加之父母重男轻女,没了继续读书的机会。
我已记不清她的模样,只记得她微胖,常单独带我出去玩,给我讲她在学校里经历的趣事。饭煮少了的时候,爸爸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她说“以后饭不够,你就少吃”。后来,她离开了,彻底从我的生活中离开。
此刻突然想到她,这个我在成长路上遇见的小姐姐,不知后来的她是重返了校园,还是和许多乡村女孩一样去了远方,成了流水线上的女工。
有书读,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之后,又是妈妈做饭。她每天中午从店里到菜市场,爬七层楼回家,给放学回来的我们仨做饭,待我们吃完,再盛几份给店里的爸爸和帮工,然后开始一下午的忙碌。
这样周而复始、辛苦地做饭,要有多大的耐心。而那个时候,全无感觉。
还有一段时间,是由一个阿姨在店里做饭。年龄是阿姨,外在却保养得极好。她的厨艺不错,那会儿我已上大学,偶尔回家,品尝过。
再往后,生意难做,辞了阿姨,又得由妈妈掌厨。爸妈那一辈人,总有我们想象不到的智慧,店子后面开辟出一个极其狭小的厨房,只容得下一个人,转身还不便,锅碗瓢盆得想法子摆放。
就是在这样的空间里,妈妈每日做出至少五人的午饭。酷暑时,待在小厨房里像蒸桑拿;严冬时,洗菜的水那么凉,妈妈的手还是冻得裂开……
爸爸在厨房门口安了一个铃铛,每每有顾客进店,他就按一下铃铛,厨房里的妈妈赶紧放下手中的饭,擦擦手,匆忙地跑出来接待顾客。
饭做好了,往往是其他人先吃,妈妈在厨房收拾。餐桌就是一块板子架在几辆自行车的后座上,所有人盛饭夹菜,而后端着吃。妈妈总是以顾客为第一,从不端着饭和顾客谈生意,因而时常吃凉饭或没吃饱。
我心疼她,却劝不动她。
吃饭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在我们家却是一件不易的事。晚上八点以后吃饭,在我们家是日常。我们上了大学离开了家,爸妈两个人在家,晚饭吃得更晚更简单了,常以面条打发。
已年过五十的爸妈,什么时候,你们每日能好好地吃饭。
2.不可辜负的爱
吃了老妈做了那么多年的饭菜,认真在厨房里细细看她切菜 炒菜的次数少得可怜。
小时候被宠溺得只知道吃,哪里想到进厨房学学手艺。长大之后,常倚在厨房门旁和做饭的老妈闲聊,但往往没等一顿饭做好就跑开了。
愿意待在厨房里为你做饭的人,都是爱你包容你的。
想念老妈做的茄子烧肉、炸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