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收到三姑夫的文章巜端午情思》,写三姑夫的母亲吕奶奶的,吕奶奶我有很深的印象,而且特别亲切。所以收藏,等待自己有时间细细品读,慢慢回忆。
大概自2001年起,我们就和吕奶奶住一个单元了。吕奶奶住二楼,我住四楼。那时候吕爷爷和吕奶奶都不算老,六十多岁的样子。吕奶奶胖,吕爷爷瘦,老俩口特别和善,从不说人半句坏话。因为是我三姑的公婆,就越发亲切了,觉得是个亲人。
在零几年的时候,老俩口看着小孙子强强,强强不大多话,但壮实顽皮,吕奶奶在笼子里给养着一个小动物,黑乎乎胖乎乎的,像个小猪,后来还养过仓鼠,再后来还养过松鼠。大概是2008年,松鼠给了我,因为那年,我有了女儿多多,奶奶是给孩子看的。
松鼠特别可爱,但照顾起来挺麻烦,喂食不说,还得天天打扫,否则很味儿。想想吕奶奶给孩子养这么多年的小动物,实在不容易。松鼠太可爱,到了冬天在半冬眠状态。有一天中午,多多伸一个手指头到笼里逗松鼠,结果被咬了血口子,然后父亲和儿子就把它放生到西山坡了。
我爷爷2006年去世,吕爷爷那时还硬朗。就是耳朵不好,后来不知道得了什么病,出门时拄着四脚的仗。吕奶奶一直都不能直腰,也总拄着拐杖,但是眼好耳好脑子也好。在吕爷爷行动不太好时,老俩口在楼下的空地上锻练,吕奶奶总是呵叱着让他走,老太太大声呵斥一句,吕爷爷就挪动几步,然后就停住,眼神无助伤感,像极了不听话的孩子。这样循环好多次。我们走过时,吕奶奶就说:不动动怎么能行,不动动怎么能行!时间不长,吕爷爷吕奶奶就被儿子接走了,然后我就再也没见过他们老俩口,后来我知道吕爷爷去世了。
吕奶奶仍健在。端午节前两天是她的生日,据说有90岁了。
三姑夫说,吕奶奶的生日和端午挨着,但老太太忙活看重的不是生日而是端午。
母亲在做一件重要的事:剪纸公鸡,缝制布公鸡和形状像桃型的 “绌绌”香囊,编符,绕八宝球、扫灾刷刷等等端午饰品。这些饰品材料有一半都是母亲平时积攒的布头、彩色塑料片、包装袋上的线绳等等废旧物品,另一半是花钱买的专用材料。每年开春天气暖和了,母亲就开始动作了,有计划,有步骤,不紧不慢地开始了她老人家辉煌的工程。“慢工出细活”用在她老人家身上是最确切不过了。
是的,每年到端午临近时,总能看到吕奶奶在小区附近的十字路口摆上黃纸底红纸剪纸的公鸡卖,别人家的公鸡多是印制,而吕奶奶的是纯手工剪的,花式少些像小时候的家公鸡,别人卖的公鸡没来由的雄壮,是"一唱雄鸡天下白"的雄鸡。吕奶奶还有"绌绌"和扫灾刷刷、布公鸡。
我们本地过端午除门上贴公鸡,身上还有挂绌绌,绌绌由三部分组成:扫灾刷刷,布公鸡,和绌绌,三种都特别精巧,布公鸡和绌绌的大小长宽也就二公分多一点儿。布公鸡和绌绌里都填有棉花和香料。一般人们的香料都是苦豆,吕奶奶的香料用得是地椒,夏秋旱地里到处都是的草,有一种甜甜的香味。
吕奶奶纸公鸡剪得好,布公鸡绌绌缝得更好,用"精致"一词来形容一点不夸张。老俩口守着自己的作品,吕奶奶腿不好,拿一棉垫坐着,吕爷爷站在吕奶奶旁边,没有一声吆喝,安详的看着人们,掸着纸公鸡上的尘土。
吕奶奶的公鸡卖得总比别人便宜,附近的人们总找他们买,不是贪便宜,是敬重老人。到端午快到时,老人会在楼下专门等,送给我公鸡。前年搬家时,还在书柜里找到一对没有贴的大公鸡。
卖公鸡的时候,吕奶奶也八十岁上下了,老人的儿孙都很出息,待老人也非常孝敬。但老人很自立,儿孙们也说,我也这么认为:吕奶奶耳聪目明脑子好跟她这种手工活儿大有关系。所以儿孙们也由着老人,让她缝缝剪剪,也帮她找点儿花布头彩线香料什么的。
吕家爷爷和奶奶年轻时穷过的,很穷。三姑常说四五个孩子没有衣服穿,老大穿出去了,其他孩子就得在家捂着。坑上没有席子,就土炕。
夏天时候,买菜回来,总会坐在楼下荫凉处歇着,吕奶奶也常在,会讲起过去的难和吕爷爷受得苦。语调很遥远,并不显得苦悲,所以我很喜欢听她讲,看着她敦实的脸,幽远的眼神,望望远处吕爷爷瘦的着淡蓝色半袖的身驱,总能想起苏芮的巜牵手》:
因为路过你的路
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
追逐着你的追逐
没有风雨躲得过
没有坎坷不必走
所以安心的牵你的手
大概也是因为苦过穷过,吕爷爷和吕奶奶会力所能及的捡一些东西,塑料瓶呀,废纸板呀,放在小房里,等攒差多了,碰到收废品的人就卖了。有几次吕奶奶从小房里找出玩具给丑丑,有一只玩具青蛙,一个精致的小滑板玩具,丑丑说这小滑板玩具很好他喜欢,所以搬家以前一直存着,现在也应该还在地下室。
和吕奶奶住一起十多年,其实我真没帮过老俩口什么,停水时偶尔帮老人提点水,有些废纸给老人,也仅仅是偶尔,老人很自立,相处没有一点压迫感很轻松。我时常会想起老人,想起的时候总会嘴角上扬微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