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了多日的书,一本本安静地等在那里,一个语文老师,给孩子们布置的常规作业就是每日30分钟的课外阅读,自己的读书节奏却如此低效。
是那么忙吗?
但最真实的回答是:“是的!”
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读了学生推荐的《一句顶一万句》,再次印证“孤独是人类不可摆脱的宿命”的终极命题,为了在精神上有所依托和慰藉,人们义无反顾地追逐“一句顶一万句”的身影。可是,繁琐的忙碌何曾让我们有时间、有心情、有气氛地去想想我们的孤独呢!
我们不怕忙碌。
罗曼罗兰说: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
一直在寻找能够化繁就简举重若轻的方法,却被低落的成绩乱了手脚,想要样样都做好,却样样都没有做好,反而搞得自己和孩子们手忙脚乱。反思再三,强迫自己安静下来,安静下来思考,已经找到的问题症结如何解决,如何保证向课堂要效率,如何让孩子们和我自己重拾信心。
回归到语文的本质,我最基本的认识就是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品味,在阅读中涵咏,在阅读中思考。并因此能喜欢上文字,喜欢上文学,进而构建起自己的精神王国。那是一个可以神游八荒驰骋想象的世界,也是一个现实的避难所疗伤地,同样也是一方精神的乐土。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现在,每日常规作业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了阅读,家长们的反馈中透露着欣喜。
然而,每日的教学任务、作业布置检查、作文批改却让我应接不暇。觉得自己好笨,至今未能找出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目的地就在那里,如何到达,却一直在路上。这就是困惑!
回到读书本身。
其实也是好久没有认真地每天都读上几页书了,大概是妞妞小时候开始,几乎每天都忙不完的家务、孩子,原来每日临睡前的安静读书也只有儿子在坚持了,还好,他并没有因为妈妈的放弃影响自己。妞妞再大些时候就天天带着她读童书,也不错,至少家里读书的气氛又浓重了,遗憾的是我的阅读却丢了。
如今和学生约定,每日常规阅读也算我一份,每日分享也会有我的感悟和思考。只是这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对我而言并不容易。我喜欢安静宽松的时间读书,家里自然没有--这段时间妞妞每天要到十一点多才睡觉,真的无法可想。在学校时间只有午间,学生每每问:老师,你为啥不回家。只能心底苦笑:我也想回家啊!
午间,校园安静了,办公室安静了,一个人,一本书。但前提是学生的作业都已经处理完或者不想批改的时候(别笑我偷得一时懒,真的,来到这个大家都在努力的快节奏的地方,我已经在万分努力地适应了。)
用罗曼罗兰那句话结束吧: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想要说:Me 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