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读书 067期 - 大熊:诗贵翻案,神秀与慧能的典故

【旅韩卧龙青年 - 大熊】- 作者

沈嘉柯老师曾在自己的书中提到,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说“诗贵翻案”。

文人诗人写东西,最不愿意鹦鹉学舌重复别人的东西。

就像《红楼梦》里薛宝钗谈过怎么写诗才是好诗:“作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

例如李白写:“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黄庭坚就说:“凭谁说与谢玄晖,休道澄江静如练。”

王维写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就说:“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跟《红楼梦》里的话对照来看,其实千百年来的文人们已经普遍达成共识。

创作的乐趣,就在于此。

而其中最经典的例子正是神秀与六祖慧能的佛偈对话。

神秀的诗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六祖慧能就更高一筹:“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典故:

唐代五祖弘忍小八十禅师想要把衣钵传授给修持低的弟子,就命他们各搞一首偈语,谁的语意和禅宗暗含,就把衣钵传授给谁。于是,大家一致推选上座戒坛搞偈。

神秀果然不负众望,当场做偈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看了,挺满意。不久,慧能居士看到神秀的偈语,说“美则美矣,了则未了。”意思是说:好是好,就是没把禅意参透。于是,悄悄在神秀偈语旁另作偈语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看见大吃一惊,当夜即为把衣法传授给慧能。

你看,就连这些高僧也不能免俗。

除了“诗贵翻案”的道理,我也想借此告诉大家:

当我们学会“探本求源”去了解一个道理的出处与典故时,记忆将格外清晰,且不枯燥。

学会“探本求源”,学会在书本中穿越历史与古人对话的能力,这是我们所有人学习时都应具备的超能力。

..................................................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书籍《人生是一场雅集》由著名文学作家“沈嘉柯”老师著作。

著名作家“沈嘉柯”老师别出心裁,自由心证,精心遴选出古代诗词经典佳作,逐一解读那些古诗词里的浩叹和哀愁,无限幽微的心事和美感。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册在手,不只是朗读,更带你读懂古诗词,得到受用一生的审美感知和文学顿悟。 人生是一场雅集——世间醉美古诗词。

好啦,今天的分享呢,就到此为止吧。

沈嘉柯老师·著作

..................................................

“读书识字的最高目标,是成为一个聪明正直,对社会有益的人。”

 我是一个九零后,来自华夏,来自璀璨的中华文化。志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旅韩青年。

 我在海外与您一起 “ 知文学,读好书。”

 作者 · 旅韩卧龙青年 - 大熊

作者·旅韩卧龙青年-大熊:旅韩华人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