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这件事,我开始了好多次,也失败了好多次,记账的软件换了N个,最后也没有坚持下来。
而失败的原因,总结下来有两个:
一是消费后没有及时记录,等想起来已经累计了好多细碎的消费,再一笔笔或者分类统计很麻烦,因此失败,说白了就是又没耐心又懒,懒真的是我人生大敌之一。
二是觉得记账解决不了问题,记账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知道自己花了多少,开源暂时做不到就节流嘛!记着记着就觉得,记也月光不记也月光,那……?
于是乎,我跟记账分手又和好,和好又分手,周而复始直到今天,才起了跟它过一辈子的心思。
人把时间花在哪儿,就会关注到什么。我在豆瓣看到一个“丧心病狂的攒钱小组”加入后,看到很多90后从毕业后就开始记账,到今天在那里打卡记账五六年了,翻到第一条,刚毕业时每天吐槽钱不够花、100块如何花到月底到现在结婚、生子,买房花了多少、装修花了多少。
特别感慨,大部分人其实都特别普通,但恰是这种普通也有不同的味道,而这种味道是时光和记录共同酿造的。
记着记着,就发现了一些小秘密:
1.你以为你没花钱,其实你花的超多
我真的觉得我非常之节俭了,衣服鞋子包包很少买,顶多就吃点好吃的,我也感觉我没吃啥。(迷惑.jpg)随着工资上涨,腰包并没有鼓胀多少,钱去哪儿了?
一跟别人聊到钱的话题,就不可避免扯出一个话题:你一个月生活费多少?我通常都会很淡定的跟别人说:“emmm大概1000吧!因为我很少花钱呀,最多吃吃喝喝。”
我记账后,啪啪打脸了。一个礼拜花的钱就飙到了500+,我下意识就觉得不可能,翻翻账本,嘿!都是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这个几块、那个十几块最后拼凑成大几百。
我以为我没花钱,因为花的钱都是很日常的东西,加起来就成了大头。
2.你不盘点一下资产,你都不知道你还有这些钱
很不要脸的用了资产这个词,记账APP上就是这样说的啊,个人净资产!(理直气壮叉腰.jpg)
自记账失败N次之后,我隐约有了存钱的想法,但是我管不住自己,经常会花个零头花着花着就把大头花了。整钱我就不会动,例如2000/4000这种,但是如果有4063我就会想着买点啥花钱,把那个零头花出去才爽快,但一入某宝深似海,从此存款是路人。
不花看它不爽,那就转移吧。开了个小号,时不时转一笔,把钱维持在X000(为什么一直都是三个零,我也不知道,重金求小钱钱繁殖饲养技术Hhhh)
记账后,我把所有账户的钱都翻出来了,定投基金全部加起来,超出我预想了,看着数值开心的多吃一碗饭。
3.合理分配收入,真的很重要
是真的很重要!
我觉得大部分人应该已经知道,所以让我诉一把小白的辛酸泪。
我听过很多存钱方式,大多数都是发完工资先预定存的存了,而不是花完剩多少存多少。
我照做了,依然存不住,为啥?
存的太狠了,想多存点,把生活费降得太低,又没有合理自己的支出,导致没钱花了!(心好累.jpg)说去借钱吧,不可能!最讨厌没有合理理由的借款,于是就开始花存款。
有过经历的人都知道,花了100会想着,反正都100了那……
悔不当初!!
其实当时再合理控制一下,还是能够转圜的,可认知这种东西吧不知道的时候就是不知道,好无奈。
总结,我觉得记账的好处跟复盘的好处有相似之处,把花的钱透明化、数据化,能够直观发现自己哪不对劲,然后及时调整。就好像运营公司一样,要有财务做账,虽然自己不用报税,但合理支出,节流开源还是很有必要的。
PS记账还有一个好处,花钱的时候学会思考,这玩意我是想要还是必要?最近为我省了好多钱Hhhh,其实我觉得还是多赚钱吧,毕竟人生几十年,想要的东西也不是很多嘛,多赚点钱就能买了。(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