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成整个陆地
约翰 堂德
前两天,儿子放学回来说班里一个女生很自私,原来是这个女生玩丢沙包游戏只带她小纸条上写的人玩,而没有带他玩。于是展开了下面的对话:
“这个女生对待你你有什么感受?”
“我挺生气的。”
“这样的感受确实不好,那你觉得以后要怎么对待其他同学呢?”
“我都和同学玩的,没有区别对待的。”
“你们班你喜欢每个人的程度都是一样的吗?你要好的朋友都有谁?”
“当然不一样了”,接着他又列举了自己十几个好朋友的名字。
“你看,每个人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好朋友,也有自己选择和谁玩的方式。你是和谁都可以一起玩,那个女生有可能只喜欢和自己的好朋友玩,我想这不能说明那个孩子就是自私吧,你说呢?”
“我还是觉得她有点自私,我们班其他同学也这么说。”虽是这么说,不过语气已经平静了,没有了刚才的气愤。
“儿子,我觉得你现在好像更多的因为她没带你玩的沮丧情绪在影响你,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我们也不可能喜欢所有的人。”我也跟他分享了我小时候不被人喜欢的故事,来减少他的沮丧情绪。
“儿子,那你想怎么面对和解决这件事?”
“妈,你把咱家那个坏的沙包给我缝一下,我明天自己带沙包和朋友玩。”
“好的,没问题。妈妈还有一个建议给你,我建议你可以主动带那个女生玩,来表达你的善意,给她一次了解你的机会。”
“我才不带她玩呢”
我知道对于这么大的孩子确实不一定能不计前嫌马上就带那个女生玩,建议只是想播下一个善意的种子,让他可以对别人有善意和同理心,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
我认为,当今的社会,不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时代,而是一个合作和共赢的时代。一个人要想做成事,不能靠自己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把自己嵌入到一个社会网络当中去。如果你乐于助人,善良,那肯定你的朋友会更多,你的视野更宽广,你的心理状态也更加积极和乐观。善良没法儿代替成功,但是善良可以为我们创造一个有助于成功的环境。
甚至一个企业想做强做大同样也需要秉承合作的市场竞争态度。《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爱立信的经营遇到很大困难。此时,华为的一个国际代表处和运营商达成协议,要用华为的设备换掉爱立信的设备。华为高层得知此事后,紧急终止了这个协议,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任正非认为,“华为不是要灭掉谁家的灯塔,华为要竖起自己的灯塔,也要支持爱立信、诺基亚的灯塔永远不倒,华为不能独霸天下。”
竞争策略不是将竞争对手灭掉,而是与其一起创造一个更大的市场。
在给学生上人际交往主题的心理课堂上我给孩子们分享过囚徒困境的最优策略算法:不管跟谁,第一轮我都选择合作,第二轮开始,如果对方背叛我一次,我继续选择合作,只有当对方连续背叛我两次,我再报复。
这个最优策略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待陌生的世界,我们应该保持善良的心去选择合作或是帮助,即使最初收到了一点伤害,也可以试着去宽容,这是一种容错机制,但是也不是一味纵容对方的伤害,必要时要当断则断。所以,培养孩子的善意绝对没错,只是需要引导他们适度使用自己的善意。
可是,同理心和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这是我们这代孩子缺少的一种能力和品质。这有社会的原因,这代孩子是六个成人培养下的独生子女一代,从小就缺少自然的分享环境;我们的社会处于发展的转型期,生存压力大,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与社会的成就。
不过美国沃顿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Adam Grant认为,这个问题的根子还是在教育上,家长的教育方式并不鼓励孩子培养善良的品格。如果你去问家长,你最看重孩子的啥?90%的家长会说,我希望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会关心别人的人。但是如果你去问孩子,你觉得你父母看重你的什么?81%的孩子反映,相比起关心别人,家长更看重孩子的成就和快乐。这说明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心的,很多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没让孩子意识到善良、关心别人是多么重要的品格,最起码跟自己的成就是同等重要的。
Adam Grant说他并不反对家长们追求孩子们的学业成就,但现状是,相比起培养孩子的学业成就,家长们在培养善良品格上花的功夫有点太少了,以至于天平失去了平衡。
培养孩子的善意,我们家长要给孩子的同理心和善意以足够的关注,如果把孩子的内心世界当成一个系统的话,当他表示出善良的一面,你要加以鼓励,让善意的一面,让善良和被肯定之间形成一个正向的增强回路,当他没有感受到他人的善意时,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少这种调节回路的影响。
培养孩子的善意,需要家长对这个世界表达自己的善意。孩子的感觉是非常敏锐的,孩子真正愿意模仿的是成年人有意识的行为,而不是假装的行为。
培养孩子的善意,需要家长有信心和耐心,囚徒困境博弈论研究的最优策略是需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实践才能明显看出优势,也就是说,要给善良一些时间。“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