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被滴滴刷屏,一片抱怨。
已经离开Uber中国的谈婧的文章也在朋友圈被顶成精华:
正在创业的两个兄弟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把亏损定位在这届人民素质不行,果然很Uber。Uber太牛逼了,在中国通过产品建立了一个“小型美国社会”,这不是茉莉花,这是Uber革命。
也可以写篇文章 “Uber为什么黯然离场,从Uber早期员工文章《滴滴为什么越来越贵,Uber中国早期员工给出这样一个答案》中找答案”。
调侃归调侃,其实这两位创始人更加关注的恰恰是文章中的这一段:
除了以上原因以外,还有其他原因:滴滴的盈利压力导致其需要赚取更多的剪刀差价(即,向乘客多收钱、给司机补贴减少)、政府限制本地牌照的专车新政等,都是原因,在此不进一步分析。
如果这些最重要的问题都不分析,确实有些上帝视角。
首先Uber为什么认输退出中国,应该它认为没有机会战胜滴滴。可以认为从商业上在现有国情下,Uber总部做出了它认为合理的商业决策,因而可以认为滴滴模式(无论它是否更本土中国)比Uber更有可能盈利,更高级。
那么问题简单了:滴滴无非是在现在的情势下尽力的想盈利,这不正是企业应该去做的事吗?
滴滴确实是在收入成本结构上做努力。巡游出租车公司早已盈利,而且一直现金流不错,从车的融资、司机和公司份子钱分成到电话调度,而滴滴不补贴在新政下能赚钱吗?
最大的挑战可能是现有的需求在企业盈利的根本要求下会不会变成「伪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