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忠恕违道不远。朱熹注解说,这里“违”的意思,不是违背的违,是从这里到那里的距离,学习中庸,能做到忠恕,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
什么是忠呢,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
忠,是中人之心,如何能正中下怀,中他人之心呢,就是以己心度人之心。每个人心里都时刻装着自己,能象装着自己一样装着别人,就是忠。
所以儒家的忠,并非只是忠君,只是下中于上,而是每个人之间相互的忠诚。忠是中人之心,心里装着对方。诚是不自欺,因为欺人必先自欺,自欺欺人是也,不自欺,就自然有诚意,不欺人。
我们学习忠,不是只要求员工忠于公司,也是要求老板要忠于员工,上级要忠于下级,要中下级之心。所谓得人心,就是上对下的忠。西点军校讲领导力,有一条:心里始终装着对方的利益,并且有能力让对方知道这一点。这就是上级对下级的忠。在我们的经营上,最重要就是的企业文化就是对客户的忠,心里时刻装着客户的利益。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忠就是尽心尽力,你不能说这事“我尽力了。”尽力不够,一定要尽心,尽心尽力。
我们平时的语言里,有些话要注意,比如“原则上”,说这事原则上可以,意思就是到时候不一定行,原则不是原则,一钱不值,随时可以抛弃。说“这事我尽力而为”,意思就是做不到就算了。说“这事我尽量”,肯定是没准备把量用尽,浅尝辄止而已。所以把握“尽心”很重要!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仁,就是你怎么对待你身边的人。能近取譬,譬,譬如;近,就是我自己。别人就譬如我一样,我想要的,也是别人想要的,那我就要帮他。我想得到的,也帮助别人得到;我想达到的,也帮助别人达到。
所以儒家的仁,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忠道。
恕道呢?孔子就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这里“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是一个意思,如果你不希望自己受到怎样的对待,你就不要怎样去对待别人。这句话人人都知,但要做到就太难了。我们能不能在对人每出一言,行一事的时候,都有一个意识,先检查一下,我愿不愿意别人这么跟我说话?我愿不愿意别人这么对待我?如果不愿意,我就不要对待对别人。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没做到,就不是真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知道吗?我们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是知道的开始。中庸之道,我们永远不可能都做到,所以追求,自省,永无止境。
在《论语》里,孔子对曾子说:“参也,吾道一以贯之!”曾子的门人就问:“老师跟您说那个一以贯之的道是什么呀?”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孔子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