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末至今,“裁员”两个字被频繁提起,在36氪媒体搜索“裁员”两个字,你会看到2400多条相关资讯,而其中2019年产生的相关资讯就有40余条。而百度指数中,“裁员”的资讯指数环比上涨255%。结构优化、重组、解散众多名头下的裁员影响着数以万计的普通员工。你在其中吗?想过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因此受到怎样的影响?入帮变化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今天这篇想说说在裁员这样的变化中,我看到的一些人,一些事和我的感受。
1、甜小姐,24岁,去年毕业后幸运的留在了自己喜欢的公司,做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开心过完元旦回来,听到了裁员的风声,而自己几乎可以肯定的会是其中的一个。这时候你猜怎么着?她的第一反应是:我的花呗怎么办?
喏!就是这样,被信用卡、花呗、白条、随便花和贷款们捆住不敢动弹也不能承受任何变动的人大有人在。有一个月刷出自己5倍税后收入的信用卡账单的;有因为还贷压力,导致自己一个月生活费不能超过1000、一顿工作餐不能超过30元的;还有人每个月睁眼就是2万块钱的贷款要还的……
当然,也不都是这样。
2、宁先生,40岁,在一家外企10年做到了管理工作,热爱的公司被互联网冲击,但他坚持认为互联网不是威胁,对站在门外的野蛮人视而不见。去年因为公司业务重组,管理层洗牌,被架空。这个时候宁先生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下一步该怎么走?留下?难受。走?心有不甘,也是真的没自信出去能找到对等甚至更优的机会。于是现在还卡在原地。
不难想象,像宁先生这样的人也是不在少数。习惯在一家公司工作,热爱这个工作带来的稳定与安全感。日复一日的重复昨天的工作,看不见外部变化,或者选择假装看不见。而当变化最终站到了门外,一脚踹开家门的时候,他们会是最惊慌失措的那个。因为完全没有做好走出去的准备,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更甭提在这个新世界中的生存技能如何了。
别急,还有第三个人。
3、艾小姐,30岁,职场8年。适当运用贷款杠杆买了房换了车,有压力,但也不会到离开工资寸步难行的地步。她喜欢看书,关注行业资讯,经常参加外部学习活动。她敏锐地捕捉到了行业变化,对这次公司的架构调整毫不意外。此刻,裁员的事情落到了艾小姐头上,她成为了受影响员工中最从容的一个,毕竟凭着对行业的洞察和能力的积累,换工作的成本没什么!她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好好整理一下,看看从众多路中选择哪一个。
你是哪一个呢?或许你在每个人身上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反正我就藏在其中)。裁员潮中,你会是那个裸泳的人吗?在这个“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时代,我们可以如何做准备呢?那些在职业变化和选择面前从容不迫的人做了什么呢?
一、做好财务准备,别被超前消费限制
这在任何时候都是绝对的真理。现在到处都是过渡消费超前消费的诱惑,花呗、白条、地产商的首付贷,组合贷……这样过渡透支的生活让你不能承受任何变动。遇到变态老板不敢辞职、同事在暗暗修学历自己只能观望、周边人都在游世界自己却连周边游都要算计算计、有个发展前景大好但伴随一点风险的机会都不敢要。这样又怎么能承受突然失去工作的境地呢?裁员潮中,市场上突然涌出大量同等类型的求职者,竞争激烈,求职周期长,更有甚者会遭遇降薪打压的,你承担的了吗?
当然,也许你在前一家公司时间足够长,拿到了很多的薪资补偿,那就要考虑第二个问题了:这样的情况下,你的职场竞争力还在吗?所以,千万不要让过渡透支/超前消费捆住自己的手脚!一时的虚荣和开心,透支的很有可能是未来更好机会和更多的快乐,不值得。
二、 抬头看路,保持敏感,承认变化
在外部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与其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告诉自己我的世界很好,我的工作永远不会有变化,不如勇敢地抬起头来,面对现实。倒不是说让大家天天盼着公司倒掉,随时做好撤离准备。而是即便你凭着一个技能,一腔热血想陪着一起企业走一辈子,那也是不太现实。百年老店都随时可能倒下,哪还有什么金饭碗呢?所以要关注外部资讯,保持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度,同时审视自己,如果变化来临,你是不是有能力走出去?如果必须离开,在当前的情况下,你可以有哪些职业选择?或者,如果想要开启新的职业机会,你还需要做些什么?如果把职业发展比作一段旅程的话,那该如何走好这段路呢?
三、拓展技能,掌舵职业旅程
一招儿吃遍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存在的岗位也许明天就会消失,这是必然趋势。而你的工作为啥会存在?企业存在完成业务目标而产生的能力需求,而你恰好具备这些能力,这个重合点构成了你的工作。但是如果你把自己活成了像是为这个企业定制的,劝你醒醒。企业不会因此而永远为你保留这个工作。而你要做的,就是不要停止学习,拓宽自己的职业技能。这样,当变化来临,你依然手握技能,缩短对新任务新角色的适应期,更快被聘用,也更快发挥完全的生产能力。至于学习和积累哪些技能?可以从寻找自己的关键优势入手。
我能做的(技能)ⅹ我喜欢做的(兴趣)=我的关键优势。
按照能力和兴趣高低画个矩阵,把自己所具备的能力/技能,放在不同象限之中,你就能得到你的优势矩阵。我们一定希望所从事的工作在自己的高兴趣领域,所以Q1和Q2象限的项目,我们可以多放些精力。Q2能力兴趣双高是优势区域,可以继续发展并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会是我们的高产区。兴趣高,但能力低的区域Q1,就是潜力区域,是技能拓展区。尝试增加学习和实践这个区域能力的机会,逐渐将这些发展为你的优势领域。会是你未来做职业选择的最佳区域。
而能力高但兴趣低的Q3,是耗竭区域,会是你的压力来源,如果长期做这样的工作会失去动力。而双低区域Q4,应该远离,否则是资源和时间的浪费。自检一下,如果当前工作对你的技能要求都在Q3和Q4区域,那相信你的职场生活并不好过,那正好是一个洗牌重来的好时机了~
OK,总结一下:
- 做好财务准备,别被超前消费限制
- 抬头看路,保持敏感,承认变化
- 拓 展技能,掌舵职业旅程
从今天开始着手,为未来做好准备。变化面前,希望你也会成为最从容的那个。
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自由时间始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累积将平庸变成优秀,而真正的鸿沟在于什么都不做和做点儿什么。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随时交流碰撞更多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