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五六年,再看自己本科期间写的哼哼唧唧的文字,倒觉得很有趣呢,感觉像是在看另一个人。
2016.08.17 20:26
(最后写于2011-6-3 23:34)
前言:
在这个离别又寂寞的季节,自我意识强烈突出,内心变得细腻,周围一切都变得好空旷……如果每天不记下些文字,实在是太可惜了。我想对你说些事,这个“你”没有特指,只是些模糊印象的堆砌,我对你有一种有些幻化而强烈的感觉,我想每天都跟你说些无关紧要却有关痛痒的东西,我想让你认识一个真实的我……以下一个月每晚睡觉前趴床上记录的就是这些东西(更新中)
第一天:
今天开始端午节放假,火车票也订了硬座,昨天听说订票时的激动,今天被稀释了不少。中午为一件小事瞎激动了半天,恨不得蹦起来,淡定之后还是觉得自己要理智,周围都在程序运行中,我不能游离,冲动是魔鬼,赤裸裸的心总归是廉价的。晚上莫名其妙地跟敏敏聊了一点点…“恶心”这个词老在心中盘旋,虽然懂得不能活在别人的目光下,但心还是冰冷冷的,我精心想营造的美好,在行为方式上确是恶心的。今晚“健美”过保生桥时,一男,平头,左手骑车,车后坐一甜甜女,那笑容荡漾的,像宋慈湖里的水…车子很轻盈地从身边划过,轮子与地面接触滚动的声音好好听,比琥珀山庄旁慢慢跑的自行车还好听,比夜里杏花公园里乌漆麻黑中飞奔的自行车还好听,比合肥大街小巷中穿梭的自行车还好听…那车轮碾的不是路,是心。那声音真的好动听,比哭还有味,比怒还给力,比悲还透彻,空空然,什么都没留下,什么也都不需要。路灯下远去的不是他们,是逐渐淡忘而麻木的心,是饱津感动的青春……
第二天:
关于“变形金刚”的一些想法,在豆瓣上看到超级有共鸣的文字,做自己的变形金刚无非就是自己给自己疗伤~~~~没有露水的玫瑰没有香气,人人需要疗伤。肥皂片其实都是疗伤系。和《风月俏佳人》一样,适合午夜十分,寂寞的端着水杯,看着别人的爱情落泪,告诉自己,明天一定可以更好的。电脑的硬盘里经年累月存着许多不用大脑就能令人又哭又笑的温情电影。这样的疗伤,多么适合因为善良所以不忍心去打扰别人的乖孩子。她们是善解人意又温润良善的,睡不着也只会在床上默默的烙饼。她们不会去血拼,她们不敢约人喝酒,她们的人生少有污点,却也更缺少绚烂华章。她们多么艳羡那些偶遇和艳遇,然而她们没有勇气更没有运气去经历这些。
很崇拜这个城市里那些有很多故事的人,到了危机与灾难来临的年龄,前者有五花八门的白道黑道各种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然也有太多乏善可陈的人,除了悲哀消沉痛哭,无以解忧,从生至死都桎梏在自己建的牢笼里,走不出去。
看一个人的疗伤系统其实足以判断一个人的心智是否成熟。强大的人,不是不用疗伤,而是有着稳固而强大的疗伤体系,知道如何化解毒气的才是武林高手。有人说,乐观与悲观是天生的性情。但其实太多东西完全靠后天领悟,比如懂得怎么去爱,比如懂得怎么爱自己,比如懂得怎么去疗伤,比如懂得怎么去好好生活。凡是拿我生来如此做借口,都是懦弱的人。懦弱是一切拒绝美好的根本因由。
最悲哀的事是,你发现某天下午一旦发生什么突发事件,因为囊中羞涩而寸步难移,就能吓出一身冷汗;
最脆弱的人是,走在街头,完全无地可去,无地可躲,甚至无人可说,那时的孤独才是铺天盖地的冷冷清清。
所以,不要只懂得做一个闷在家里哭泣,吃垃圾食品,看烦腻肥皂电影的小女生!连悲伤都悲伤得这么弱、委委屈屈的,着实让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自己,又如何可能真正相信那悲伤可以真的消减。没有拥抱、没有亲吻,至少还有一双手一双腿,收拾行囊,与自己的心私奔一回,不枉此生做一回女人。又或者,你一定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疗伤系统,只要你愿意。
第三天:在这个相对清闲的夜里,洗得香香的,趴在床上开始以研究马克思唯物主义,意识的解释,行为哲学以及人性人格道德伦理社会等等等等的严肃姿态,狠挖自己的思想根源,试图认清:你到底喜不喜欢我?寝室风扇吹得呼呼的,也许是阴虚,感觉手脚心极其的热…“喜欢还是不喜欢”这是一个多么有内涵,多么有深意,多么有层次的问题,但是不论如何美化这个问题,慌乱和猜测都是绕不开的情绪。天天跟徐敏在一起,手机里电话和短信除了徐敏,就是敏敏,就是徐敏福州…今天突然意识到再不有些觉悟,我们要么成拉拉,要么就修炼成灭绝师太了,所以编制出一个“你”来增加一下情感弹性。我喜欢你的基础上,你也喜欢我,这世界真的就到处都飞蝴蝶了,多美好的画面啊!可惜现在只是我一个在有飞蝴蝶的感受,乱飞的真快成蛾子了。除了意见领袖,谁能保证一辈子都目光如炬,火眼金睛?我决定去问你,至于你如何回复,已经不重要了,我陶醉在自己破解这种终极猜想的喜悦中,对于我这么个优质体贴鬼精的家伙,错过也是你的损失,而且我坚信,鲁迅先生也会这么认为的…黄帝歧伯,奥特曼,多啦A梦也都一样(PS:其实是第二天晚上写的)
第四天:六月五号,一大早,我终于勇敢地把被子下了,把席子刷了,把有关夏天的东西全洗了,把我那嘎旯窝整得分外空旷和凉爽。昨晚几乎没睡着,因为那两床被子威力实在太大了,本想把自己捂白些,谁晓得捂了一背的痱子!搞定之后洗个澡,换了身衣服,坐在这里吹着小风,又码了几行字…明天端午节,我们十个交流生准备出去内部交流一下。土豆帮四个女人的纠结故事全部告一段落,其实,不管是一个手握世俗静好的女子,亦或是成为一棵独立树般的女人,不过是殊途同归,谁也没有比谁更完整,只是走着走着就成了不同的人。什么时候变的,记不清楚,就是那样,悄悄地,以前不甘愿的,现在觉得习以为常了;以前觉得难以登天,现在觉得得心应手;以前怎么都看不惯的,现在也熟视无睹。…晓燕刚才发短信给我,说心里看得酸酸的,感觉除了合肥能回去,其他什么都回不去了。这丫头,其实你比大姐幸运,大姐回去的合肥也不是以前的了。我们有时总以为自己有足够的资本去挑剔和考验,所以一定会离传统的恋爱,世俗的婚恋很远,像每个飘在城市里的姑娘一样,在看不到靠谱的感情的时候,失望彷徨地以为永远看不到结果。甚至会觉得,这个时期这世界是不是什么事都是有名额的,成功有,恋爱有,幸福有,但总有人轮不到领那张票……
第五天:想想今天算是端午节了,突然想起小时候跟着奶奶屁后学包粽子,虽然没一个成形的,但仍然乐此不疲。这边的粽子说实话还真没感觉好吃,还是最喜欢吃奶奶用青叶包的蜜枣粽,这个最香,其次是原味的凉粽子,保留了粽叶的清香,而且特别有嚼劲。晚上去闽江收获了一身的沙子,还有撕破的裤子和磨破的脚,回来洗得好费力哦。现在顶着湿淋淋的头发吹风扇,室友在卧谈…现在谈到打酱油,我神奇般地回想到奶奶开小买铺时,我帮她给顾客打酱油,一毛钱一提…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起奶奶的时候,心口是一阵热,好想打个电话给她,听听她那慢吞吞又稍有些迟钝的声音。小时候的记忆稀哩哗啦地涌过来,一放假,不是跟着奶奶去买菜就是跟着她在厨房里瞎转悠,虽然帮不上忙,但还喜欢黏着她跟她说话,偶尔会递个盘子或勺子的…我小时候是多么怕和别人说话,很闷很闷的一个小孩,但在奶奶那,我从来没有不自然过。去六安一中上学的那年,父母工作走不开,这么大年纪她毅然地跑去陪读,每天按时做菜按时叫我起床,冬天时提早上床替我暖被窝…那时一些事情很烦心,还总喜欢对她发脾气。想着那年冬天的傍晚,我在阳台上收被子往下递,她像天线宝宝一样展来双臂在下面接,忍不住偷笑了一下…可能是现在临近高考吧,高考遗留下的综合征愈发明显,关于高考时的那种感觉,那时心理的细腻变化可能一辈子都会记得。故有的感受重现时,想到最多的是那间小屋,台灯,奶奶,书,对面那堵只有插座的白墙,还有奶奶手中那和大大的闹钟不时发出的嚓嚓声…今年寒假回去时,她有些铜古色的脸上挂着个老花镜,喜欢看电视,问她爱看什么她也说不上什么,只吞吞吐吐说“我也看不懂什么,就感觉里面有人讲话,心里不孤单…”每次想到她托个大眼镜抱个茶杯,在那茫然地看着幻化不定的画面时,真想蹦到她跟前,跟她说说以前的事,真想拉着她手跟她聊聊“哪个男生追我,我喜欢哪个,他们哪里人,多高,我去哪些地方玩了,我天天吃什么,几点睡觉,什么时候去自习,有木有谈过对象,有木有吃亏…”这些碎碎道道的事情。然后一起去煮稀饭,买大馍,回来就着咸豆角吃……
第六天:福州的太阳逐渐释放它的威力了,今天极其闷热,又洗了一遍澡,费了半天劲才把敏敏推荐的大风车般的电扇固定在床上,风倒是很大,但怎么都感觉慎得慌,那裸露的扇叶很霸道地在那呼呼转着,我静悄悄地躲在一边,生怕招了它,特别是联想到“死神来了”里面奇迹般的死法,更觉得害怕…在寝室宅一天,中午吃了一个梨子和一盒“合味道”,肚子不停地咕咕叫,老有失气的冲动。想想放假这三天写的东西貌似有点老女人的感觉,可能是向“师太”进化的必须阶段吧。更打击的是昨天跟嫂子打电话,她说一直在关注我的这篇日志,并笑着“安慰”我说以后来了南京一定支持我上江苏卫视的“非城勿扰”,哎…我的亲友团好庞大哦我从来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现在所处的就是女人最好的年纪。或许这是很多老太太眼里的豆蔻年华吧,还不很丰韵的小肉体,不管穿什么都好看。也许身在其中确不知,以后会感慨这其实是女人最美好却不自知的年龄。彷徨的,伤心的,不自信的,不敢抬头挺胸,不敢抓住最想要的自己,任由那些误会错过,伤了彼此。一道道伤痕下,逼自己丢弃曾经的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美丽。“要经历多少,一个女人才能懂得自己其实值得获得太多嘉许;要流过多少眼泪,一个女人才明白那些抛弃和分离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周围经常听到一些变心的男生说“不是你不够好,只是没有那种感觉了”,其实这种“陈世美”说的前半句话还是正确的,还是值得肯定一下的。后面的那半句不是因为自己耐不了寂寞,就是自己抵不住诱惑,尾巴露出来了,还想夹着走。但毕竟同在这样的妙龄,我只能官方地安慰一句“他还不够成熟”。我不相信时光真的可以吞嗜美好,我不相信时间增加的只有怨气,不更不相信琐碎可以带走所有的智慧,又想到豆瓣上那个强悍女人的一句话:“最好的年龄是,那一天,你终于知道并且坚信自己有多美好,不是虚张,不是夸浮,不是众人捧,是内心明明澈澈知道:是的,我就是这么好”…最好的年龄才刚刚开始。
第七天:今天好困的说,天亮要上方剂,听博士哥哥的河南腔,就写这几个字吧……才过两年我都忘了今天是六月七号,高考!九点要考语文呢。想着两年前的今天我正在带着低烧躺在床上看屋顶呢,心里琢磨着作文是写小说呢,还是小说呢,还是小说呢?结果最后还是写散文了。现在在这看手机,心里琢磨着“我要琢磨些什么呢?”去年的此时到现在,像我躺床上发呆时打了个盹,梦中混乱的,零碎的,心酸的,兴奋的,揪心的两年时光瞬间全部化作额上渗出的两滴汗,风扇依然呼呼地吹,一切安好,明天高考
第八天:木有睡眠木有睡眠,脸一下就黑了。。。都是那该死的智齿,疼杀我了,还有这福州的热天气,闷啊~困啊~疼啊~真想吞布洛芬!!晚上老天终于放了几个响亮的屁,来了一点点凉风。整个状态很衰~~~不说了不说了。
第九天:智齿还在疼,忘了买止痛药,又哭了,一夜没睡……
第十天:果断决定去拔牙,等了好久好久,外面两个老护士的谈话从“八卦领导”到“高考”又到“工资”又到“自主招生”又到“孩子报考院校”又到“怎么也不能让小孩学医”,伤心阿!等我进去一吐我的痛苦时,赵医生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任何炎症都不能手术!”,最后我捧着一盒“头孢拉定胶囊”回去喝粥了……
第十一天:咬头孢喝粥,咬头孢喝粥,咬头孢,晚上敏敏实在看不下去,给我带来了江夏的泡芙和双皮奶,我那小胃一个得瑟啊,咕咕地乱哼叽……
第十二天:考营养师,昨晚一点多睡,今天早上五点多起,上午考完在农大食堂坐着休息,突然听到黄梅戏“女驸马”的调调,心情激动了一下。吃过饭就呆了一会,外面有慵懒的烈阳,里面有空调和萦绕在周围的音乐,思绪飘得老高,想到动情处,嗓子一酸,眼泪就溜出来了…没有感觉难过,没有感觉痛苦,没有感觉失落,可能就是一些东西与过去太过相似,说也说不具体确切,只是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虚幻得太过真实,有些生疼。考完试,天就阴了下来,台风差不多到这了,室友一起去鸡公堡嗨皮一下。我和圆圆,晓燕一起走回学校,途径洪塘大桥时,面对闽江水和周围的群山,头顶老高老高的天空与飞来飞去的乌云,突然对自然很敬畏,俨然自己一个风水老道在看风水宝地,心情很好,什么都很舒畅……到敏敏寝室的时候,她给我看了一些空间里的敏感字眼,而且针对性这么强,触及了自尊底线,头脑一下就热了,很久没有的义愤填膺感觉一下蹭地就蹦出来了……
第十三天:“一个活在内心的人,很不容易感到快乐,因为它只教她忠诚与真实,而没有教会她如何与时间和平相处”我也是个比较内心的人,但我确能容易感到快乐,也容易触摸到悲伤,起起伏伏倒也无节奏。不知是因为“气血虚”还是今晚真的很凉,我总感觉风扇的风吹得我混身疼痛,拧巴一下身体,宁愿汗涔涔地卷着被子……
第十四天:方剂结课了,老师的最后一课让我很受益。具体的就不罗哩吧嗦了……看了一下午方剂,然后突然心血来潮拿起手机玩起“游戏”。正好这两天气血不畅,肝气郁结,终于找到了发泄点,什么话都蹦出来了,如泄如注…
第二十八天:好吧,不把这篇文章进行完似乎显得我做事虎头蛇尾,恍然到了第二十八天,这其间十四天里,智齿疼痛转移了一次,情绪没有什么大的波动,生活很规律,很多事情说出来就是反复地复制粘贴,荷尔蒙一直是很冷漠的状态。
今天考完方剂,有些情绪实在按捺不住了,在寝室一边洗衣柜里的被单和好长时间没穿的衣服,一边抹眼泪, 阳台上的阳光太刺眼,地上雨水被日头蒸发后的水汽又太呛人,我有时都想化身出来拍着自己膊头说一句:真有你的!同时又鄙夷地觉得:你怎么能这么想得开,这么能遗忘。又感觉鲁迅先生在旁边骂自己~~
但其实你我都知道,除了自己,其实也没有别人能劝得了自己。
而这个过程像一个伤疤反复揭开又愈合那样痛苦、漫长又耻辱。
无论在外头挨了什么样的闷棍,怎么金星乱冒眼前发黑,首先也得挺直脊背微笑着走回家去。
难过很不用展览给人看,切肤之痛只有自己的身体知道,任何同情和依赖在日后回忆起来都只能让你像醒酒之后加倍羞愧难当。
但是光梗着脖子也欺骗不了自己,非得找个没人地方把这伤疤掀起来仔细瞅瞅,或者干脆撒把盐腌腌。
再大的疼痛,过一阵也就不新鲜了。
你倒是想委屈一辈子呢,你是那块文艺女青年的料子么?
条件除了胸是A杯,我什么都不满足,我当然不是,我就是觉得,我比常人好得也太快了一点。
但永远也好不利索,各种阴影扎根在心里,变成一棵参天大树。
洗衣服洗累的时候就一直在给方剂老师发短信,写得跟作文一样,回头看发件箱,我都惊讶那些是不是自己写出来的。
我发现这一年变的最大的就是脸皮了,确实在上变形金刚和钢铁侠进化啊,各个方面吧~~该默认和承认的都内伤于心了,好多东西貌似都太后知后觉,时间又走得太快,很多时候还是沉默吧。
前些天看了一部心理惊悚片“黑天鹅”,很八错。除了一些必要的黄色桥段外这确实达到了越想越恐怖的境界,不过与之前看的血腥不同的是它的恐怖关于人性,关乎人内心深处的黑暗和纠结,越看越闷,但是女主角娜塔莉 波特曼演技真的不是盖的,很出色。后来查了她的资料,她居然是哈佛大学心理系的,演员只是她的副业,好猛哎,长得这么漂亮学历这么高还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境界境界啊~~~还是去看看治愈系的电影,让内心阳光起来吧,人性这东西越研究越恐怖,搞到最后就是人格分裂,不能再剖析自己的,免得真的恶心到人。
第N天:
第N天了,从七月四号回到合肥到现在一直在寝室过着独居的生活,在附院的名医堂见习,忙碌而充实~~
上午七点半之前到医院,最早也是十二点半之后出来,最迟的一次是下午四点半两眼昏花地走出医院,寝室被兔太收拾得很简单温馨,这几天这边一直是雨天,所以特别凉快,傍晚一个人穿着拖鞋背个包出来转转然后找家新鲜的小吃店坐下来吃点,然后懒懒地逛回去,感觉挺清新的。
忘了在哪看到一小坨文字,感觉不错,复制粘贴修改到这里:“人在长大的时候,一旦过了哪一道界限,再回头看你以前的路,就会把不明白的事情看得很透彻,人就会变得现实,世故,圆滑。不再容易受伤害,因为自己会用一种很毒辣的眼光看待遇到的所有的事情,在它未曾伤害你之前,你就已经全副武装了。这个世界,有着强烈诱惑力的东西实在太多,权力、金钱、女人、烟酒、毒品、文学、艺术……随便哪样东西,都可以轻易地浪费掉一生。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是与一切事物都保持距离,朋友也是一样。”
即便如此,也不指望去看清其他事物。因为所看到的,也只是它们的伪装,或者故意或者无意的伪装。但是这样,你也会失去更多。
武装了自己的同时也拒绝了别人,就不会那样切身地感受到这个世界。惧怕伤害因此永不尝试,其实是在受更大的伤害。而事实上我们应该感谢伤害,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让你在乎的事情。你未曾老去,未曾死亡,你的心依然是鲜活的。
因此,我应该卸掉厚厚的盔甲,虽然会有很多痛,但是得到的幸福,可以感触得最深。
就像不用安全套与生活缠绵,风险大,但是也最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