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段时间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首先,我们每位家长要懂得肯定自己,接纳自己。你很好,我也不差,多多的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获得的成就,哪怕那个成绩看上去似乎很渺小,但是也是值得被鼓励,值得被记忆的。一个总是瞧不起自己的人,是活不出生活的光彩的。在我们的文化和生活环境中,来自于他人的肯定和鼓励是非常少的。我们都很少能给别人的成就鼓掌,也很少给自己的成绩喝彩。外界没有鼓励的时候,自己更要看得起自己,给自己关怀,无论是肉身还是心灵,抨击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哦。在和孩子们一起的时候,更要注意语言对于他们的影响。前几天一个真实的事件,一个孩子的作文,因为老师评语说没有正能量,就从楼上跳了下去。真的太让人觉得心痛了。多说鼓励的话,才能化解孩子心中的失落感,孩子才能从失败中找到继续爬起来前行的力量!
其二,我们要明白无论任何的教养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孩子获得快乐,这是生活的真谛,也是学习的意义。放下控制的念头,教养孩子和控制孩子有很大的不同,可是我们很多家长都是在做控制的事情,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想让孩子们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学习和生活。园丁和木匠,这本书很好的诠释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家长。我们要做园丁型的家长,给孩子光照,养料,水份,塑造环境有利于他的成长就可以了。过份的教养和干涉只会剥夺了他感知世界,形成自己认知的机会。木匠型的家长就是喜欢雕琢自己的孩子,完全把孩子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希望把孩子所有的成长路线图都能提前画好,只要按照这个节奏不折不扣的完成就好了。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很有压力,因为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自然成长天性。
三要能够看到孩子的差异并且承认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有的孩子吸收和理解的快,有的慢点,这都不要紧,只要他能有个好的习惯和态度,都会跟上来的。兴趣的课程也是如此,画画,体育,音乐,等等,同样的老师来教,不同的孩子接受的程度就是会有所不同,我们要认真去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所谓的天赋确实是存在的,这个和家长平时的引导,家长自己的文化水平,专业程度也是有关的。比如我自己在文科上有一定的优势,我在语文,写作,和英语等方面辅导孩子的机会可能就会多一些,孩子学习的就会好一些,这样的话孩子在语文方面就有优势一些。看到这样的现象出现,家长就应该在平时多注意数学和理工科类知识的输入,不要让孩子的兴趣太过于单一了,从而在学业上导致出现偏科的情况。
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的话,很值得细品:我们都需要被看见。是的,不仅仅是孩子,也包括我们每位家长,所有的问题出现时候,都有一个需要被看见的心理需求。我们期待被理解,期待被接纳,期待被鼓励,期待有人过来,抱抱我拍拍我,给我一些力量和支持。相信每个人都是勇士,尽管我们都会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只要还有勇气,终将走出逆境,找到一条通往幸福快乐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