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没有什么资格说理财这个话题,因为我既没有在股市赚到钱,也没有趁着楼市火爆的时候买过房,更没有正儿八经地攒过钱,所以这也算不上一篇理财的文章,纯粹是一些感想,觉得可以说一说。而且买不买车这件事,在不同城市不同家庭的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有车这件事情,十年前还是很稀有的,甚至可以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车越来越普及,随着而来的是交通状况越来越差,对我来说,车现在只是一种交通工具。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手上有闲钱,真的没有买车的必要。因为车就是一种消耗品,不仅消耗你的金钱,还消耗你的时间。
车是个消耗品
车是个消耗品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只要一开出4S店,你的车就开始贬值,并且消耗你的现金流。先来算一笔账,在一辆车上,你需要支出的费用,包括但是不仅限于以下费用:
1、车的保险费:每年5000至-10000不等。
2、油耗:每月500—1000不等。
3、停车费:每月200-500不等。公司、商场,现在基本上大部分地方都开始收停车费。
4、保养费:每1万公里几百到几千不等。
5、零部件更新费。
6、意外交通摩擦:虽然保险公司会陪,但是事故过多,保费就会增加。
7、车辆折旧费:一辆10万的车,平均使用按十年算,分摊到每年,费用是1万。
8、车库:10万-20万不等,看城市看小区。
9、利息损失费:按照车辆10万,车库10万,年利率5%计算,一年也是1万。实际情况是,你的车辆支出费用更高,投资理财有道,年利率做到10%应该不是问题。
10、罚单,一年少则一两张罚单,多则就没有上限了。
……
这样算下来,一辆车最低的年损耗至少在3万。如果车更好,车库更贵,一年5万的损耗打不住。
比买车更好的交通方式
感谢互联网时代,在共享经济如此发达的年代,除了买车之外,我们还有很多更便利的出行方式可以选择。
1、城际间可以选择高铁
对于高铁,我个人是很有偏好的。我个人觉得只要是小于6小时的高铁圈,都可以选择高铁出行。开车需要两个小时路程的城际间,高铁在40-60分钟之间即可达到。去高铁站和下高铁站以后要去的目的地,可以选择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绝对不会比自己开车慢。
2、同城可以选择出租车或快车
我算过一笔账,即使我每天上下班出门都打车,我一年的交通支出都要比自己买一辆车少得多。按照打车每天50元计算,一年也就1.5万的交通支出。其实一年也用不上每天都打车,如果想节省一点支出,可以选择打拼车等方式。车的损耗、年利息、车库,任何一笔费用拿来都够你一年内打车的支出了。
3、送上门的快递
随着服务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大件物品,你可以选择送货上门,而不是自己开车出去采购。那些比较重的物品,可以选择网上采购,很多物流现在都是送货上门的。柴米油盐这些又重又是生活必需品的东西,网上购买就可以了。这里又可以延伸出一个话题,大卖场的衰弱将会成为必然的趋势。
为什么不开车?
开车是一个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事情
我驾照拿到手已经将近8年,偶尔也会开车,但是每次开车我都觉得是一件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事情。因为路况很差,很多人都会横冲直撞,而在大城市,则是高架、辅路、支路太多,一不留神就很容易跑错路。开长途车的累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是能不开车就不开车的人。
开车是一件很耗费时间的事情
在共享经济不发达的时候,打车确实是一件比较费时间的事情,可能迎着风雪在马路边站上半天也等不来一辆出租车,这个时候的我们内心总是想,等我有钱了一定要买辆车,这样就出门就很方便了。那时候,路上的交通并不拥堵,停车也很方便,唯一不方便的是打车这件事。在这样的场景下,想要买一辆车的愿望变得非常强烈。
现在,时代不同了,马路上的交通状况越来越差,但是打车却越来越方便。不管是打出租车还是快车,我在网上约了以后,不到一分钟就必然有人接单。司机过来接我的路上,我也正好下楼,等到我到楼下以后,司机基本也已经到达了。在
高铁上、出租车上,我一般都随身带着kindle或者surface,这一部分时间可以被利用起来看书或者写一篇文章的提纲。
到达目的地以后,再也不用被停车困扰,现在都是免密支付,下车即可。这里又为我这种停车技术不佳的人节省了大笔的时间。自己开车的话,每次去往一个目的地,光停车就要耗费我大量的时间,而从停车场到达目的,也需要不少的时间。
我觉得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时间成本看,对于年轻人来说,买车都不是一个最优选项。当然,对于有孩子有老人的家庭来说,我觉得还是很需要一辆车,来为家人服务。生活在四五线城市,打不到车的地方的人,也建议买一辆车。那些钱多得没地方花的人,买辆车也是一个好选项,如果买得起车,还请得起司机的,那也无所谓要去计算划不划算这件事情。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我们需要买房养家,照顾老人,养育孩子,当然还有一大部分钱用来自我提升、出国旅游、健身护肤,虽然说不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但是也是需要把每一笔钱用在最合适的地方,用在刀刃上,来让自己过上最好的生活,因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