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外面一边闲逛,一边看手机,突然一则手机提示映入眼帘:金庸去世了。未从昨日李咏先生去世的消息回过神了,竟又收到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除了惊讶还是惊讶。
无论是李咏先生还是金庸先生,除了看过他们的节目或者书之外,可以说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无非是像很多吃瓜群众一样,看到了感慨一下,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一下感想,然后继续自己的生活。
而走在回家的路上,却感觉很多记忆被唤醒,李咏先生哪张永远只会笑的脸和金庸先生笔下仿佛永远也不会有结局的武侠世界不停获得在我脑海中闪现。于是我决定写点什么,或许是一些感慨,或许是一些遗憾,也或许是一些回眸。
记得有人说李咏是属于90后的回忆,《非常6+1》的梗在学生时代被用了无数次,那个时候对这个长着马脸的主持人唯一的印象就是仿佛永远也不会停止的笑容。成年之后的我见过各种充斥于成年人的笑,假笑、嘲笑、冷笑……,可仔细回想李咏先生的笑,却尤其真诚。长大以后很少看电视,更没什么机会看到李咏先生主持的节目,却把李咏先生由内而外的真诚铭记于心。
金庸先生长我60多岁,称之为金庸爷爷也不为过,可我觉得一句先生却更为尊重。金庸先生不单是90后的回忆,应该说是几代人的回忆。我从小就看《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那时候的我真的以为这就是真实存在的武侠世界。而真正有幸看到原著已是到我念大学的时候,还记得那时候还在准备期末考,可金庸先生的小说魅力巨大,即使电视剧看了无数遍,即使剧情在心里滚瓜烂熟,还是沉浸于此难以自拔。
如果说小时候看的是武侠世界的快意恩仇、恣意放荡,而长大后看的是金庸先生闪耀着哲学色彩的世界观、人生观。看了一本又一本,仍是看不够。听闻金庸先生先生封笔,而尤为遗憾。
从小看过那么多生离死别的戏,却丝毫体会不到生死之别,直到我的外公去世,才真正些许体会到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就是一个你知道、了解的、见过的人突然没有了,所有你关于他的记忆真的就变成了一段段回忆,你唯一能做的是就只能是怀念。
记不清是初中还是高中,物理里又一个定律叫物质守恒定律,大概的意思就是你随时都在跟这个世界发生着物质交换,而你永远逃不开守恒的结果。而看似我跟李咏先生和金庸先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某一个时空,在我看李咏先生主持节目的时候和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的时候,无形中发生了情感、思想的交换,于是冥冥之中对这两位“陌生人”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感情,可以说是敬佩,可以说是尊重、可以说是喜爱。
正因为如此,此时此刻正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我,一个一直很讨厌谣言的我,这一次我只愿这一切都是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