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需要了解学习是什么?从小学到大学毕业,16年的时间。这16年中,我们是否真的在学习?就我个人而言,从小到大,可能是因为不喜欢被人强行灌输一些事情,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算好,也因为家人对成绩看得没那么重,每次重大的升学考试都是危险飘过。毕业后,发现花了16年的时间学习,我仍然觉得自己无知。学习一直以来被诠释成一个知识累积的过程,我们被告知该学什么,该做什么。重复着从已知走向已知,心因此变得闭塞,渐渐失去创造力。当毕业走出校园,我们像是一群惊慌失措的麻雀,老旧的心在未知的海洋里漂泊,它被吓坏了,于是只要看到一块浮板就急忙抓住,好让老旧的心回到已知的路途中。
什么是未知?我们真的可以通过累积窥见它神秘面纱后的真相嘛?知识存在界限,就算获得了全世界的知识,仍无法消除未知。最有名的学者也可能不知道如何给一只母羊接生。真正热爱学习的人是不愿意仅仅成为一个知识匠的。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并不需要知晓一切,当你想了解某事时,电脑会告诉你一切,显然,人类并不想被电脑———人类创造的工具———已知的集成体所取代。
学习是否是一种行为?一种探求未知的行为?我并不全然否定知识,需要认清的是知识只是一种工具,并非学习本身。我生活在中国,从小接受特有的文化,我必须看清这一点。假设我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周围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奇的,我住进一家酒店,旅途的劳累让我到头就睡,早上醒来,身上还穿着带有汗臭味的衣服,于是准备去浴室洗澡,水池旁放着着两个瓶子,由于不懂这个国家的语言,我分不清哪个能洗头,哪个用来洗澡。于是我叫住门外正在打扫的清洁工,带她走进浴室,尽力比划,询问她哪个是沐浴露哪个是洗发水。30分钟后我洗漱完毕,带着好奇与一丝不安,我走出酒店,来到一家露天咖啡馆。花了10分钟才让侍者明白我想要一杯咖啡和一块面包。我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看着过往的行人,我观察他们的长相、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穿着打扮,聆听他们的对话,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我听到了他们的情绪,和心情。我也观察这家咖啡馆的其他客人,我发现他们在结账时出了支付餐费,还会给侍者一些零钱,他们相互道谢然后离开。我对此感到疑惑,但在结账时也照着做了,给了侍者3$,他带着笑容说了些什么,我也回以微笑。行走在街道上,看着道路两旁的一棵棵大树,每一棵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不知道它们的名字,但是它们很美。午餐时间,我跟着人群进到一家餐厅,由于完全看不懂菜单,我左顾右看了看周围的人在吃什么,叫来侍者,指了指隔壁桌客人面前的食物,侍者明白了我的意思,过不久便送来了食物,用惯了筷子,可面前是把刀子和一把叉子,我只好观察周围的人,学着他们的样子进餐。下午我来到一个广场,四周的建筑很特别,房顶又尖又高,玻璃窗五颜六色……吃完晚饭,我靠地图回到酒店,热水冲走了一天的疲惫,我躺在床上,回想着一天的经历,嘴角带着笑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学习就像是探险,放下所有的经验,用心体验,走向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