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看和菜头公众号,会发现他每一个月都会复盘一次,写自己这个月写了多少篇,都分别是什么,把链接放上来,不忘记说几句总结,或者是感悟。
我理解为他是在这样和读者对话:我都做了什么,给你们交代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对一个有底气随心情拉黑读者的人,我有时候会想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里不分析我佩服的大牛有多么了解人性,对我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学到什么呢?
回头去看自己,很久没有定期对自己持续在做的一件事进行复盘了。
比如,写作,也写一段时间了,只是把每天都写,一周完成多少字,半年目标是写多少字数当成了每天要交的作业。可是就怎么写的更好一点,有点逃避一样的,不想去面对。
人的大脑真的很狡猾,深有体会。在一路学习过程中,也持续去开始过很多次的新学习,但最后能走下来的,大部分都是一直100%完成的,而很多中途放弃的,可能就也很难再拾起来。有过一次偷懒,大脑就会算计着下一次怎么更理直气壮的偷懒。越来越信一个说法,要么0,要么100%。
比如,写微信公众号,之前不管写的什么样,都敢发布出来,一天一篇写过一段时间,两天一篇也写过很长时间,后来是一周两篇,现在一周一篇,好像也有点抵触。
因为总会有各种担心,就会不自在,一不自在,就会有各种情绪拽着你,让你把幻象当真相。
对来简书写,必须完成每天的作业,反倒没有给自己一点可妥协的余地。
但发现还是会偷懒。疏于去反复看自己之前的文字,来对比现在的文字,尝试去怎么调整,改进。或者是一直没有勇气直面自己,但,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2.
《原则》的读书笔记,我先是看完万维刚老师的四篇解读文章,每一篇不止看两遍,然后找到对自己有启发的,摘录下来。我知道,对于那一篇读书笔记,我还会再回去不止一遍的读。因为,干货太多,没有时间的积累,根本不可能消化。
其中达里奥一直强调:系统,系统的力量要远远大于个人。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各路大家说的大道理都相通。
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必须成长,必须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和菜头说,用写作来培养自己对时间质感的敬畏之心,体验拥有创造者之心到底是什么样的,你敢即使在看不透那幻象的时候还跳到滚滚洪流中去,逆本能的成长自己,无所畏惧,从而像李笑来说的那样改变自己吗?古典老师说,你想一想10年后,30年后,50年后的自己,那年今日,你会因为你曾在这段时间里,做过什么事,而感觉幸福满满吗?而那个事情是什么,请马上写出来,具体到今天,为那些事情每天花上哪怕5分钟就足以改变自己。
这些道理都在说,我们为什么要改变,我们该怎么改变,只是视角不同,但底层的道理相通。达里奥说的系统,我们自己要做这个系统的工程师,或者是叫做机器——为完成演化这个目标而生的机器。有两个我,其中一个是这台机器的工程师,负责调试系统,哪儿不好好工作了就调试,替换,寻找帮助,只为完成目标。其中一个我也是这台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是个执行者。
是否可以先这样理解:
目标:成为更好的自己。
假设你有一台机器,你自己是这台机器的工程师,又同时是操作员——执行者。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你给自己分别划出了具体的一个个小目标。
这里同样可以用《跃迁》这本书中提到的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来理解。
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无限游戏,一个个要达到的,有标准可检测的小目标就是有限游戏。
为什么要这样理解呢,比较各路大神的观点之后,我发现这样责任划分更清楚,不会因为自己在执行的过程中,有各种情绪就理直气壮的耍赖。
你要盯着这台机器,用它的产出结果和目标相对比,如果没有完成,去分析诊断,马上改进。
比如,按管理这台机器和结果对比来考虑,我需要定期复盘自己的写作,及时总结得到了哪些反馈,要具体写下要怎么改进,改进后能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3.
大脑狡猾也要对它足够慈悲。因为成长真的是逆本能的。
比如,如果写作你给自己定了完成多少字数,大脑就会只去找怎么更轻松的完成字数的路径,它真的会不遗余力,尽其所能。
也是到这里我才理解,为什么我们更聪明一点如此有必要。比如大脑,既然记住的都是愉快的,那我们就骗它,让它记住写这件事就是愉快的。所以,李笑来说要在开始写之前,赋予它一件足够伟大的意义。写对他来说是长寿,是改变世界。
有一个朋友给我说,感觉我隔断时间就会写,写作的意义。
因为一直记着这个问题,我同时也会去观察别人,走在写作路上各个阶段的人。
只要一个人持续在写,不管他公开发表与否,他一定会不停止的去想写的意义。或许即使如李笑来,也会这样做。只是现在他已经积累到不需要这样做了。这其实是在用写出文字的方式,和大脑在沟通。过一段时间,大脑说,你不是说写作是快乐的吗,是对我好的吗,可是反馈这么烂,分明都是在说我不够好,你以前说的都不对,不干了。然后,你要耐心开始思考,每一次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每一次好像也真能再深一层去明白写的好处和意义,于是沟通效果不错,大脑高兴了,继续好好干活。
你会发现走在写字路上的各个阶段的人,都像有固定周期一样的去找寻自己写的意义。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就像面对这台机器,发动机动力不足了,你要赶紧找原因,定期检修发动机性能,是不是就是在和大脑沟通,告诉它写是多么重要和快乐,且值得做好的事情。
尝试总结:
有系统思维,假设自己在管理一台“机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要有结果。想起来一句话:一切不以结果为导向的努力都是耍流氓。
尝试站到更高一层来观察你自己,请虔诚理解成长都是逆本能的,请对你聪明的大脑,不停地想聪明的办法狡猾的找理由偷懒的行为,充满慈悲。
但不是到慈悲为止,知道你是那台必须成长,要完成目标的“机器”的管理者,去哄大脑开心,和它沟通,告诉它,做这一切会很快乐,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