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们见到了很多富有才华的新一代导演杀入主流奖项和主流市场,这些有生力量的典型代表就包括瑞恩·库格勒和达米恩·查泽雷。前者的《奎迪》,后者的《爆裂鼓手》《爱乐之城》,都是难得一见的优秀作品,在艺术性和观赏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时下许多新晋导演甫一成名,即转身投身商业大制作。但达米恩·查泽雷似乎有着更为专情和清晰的职业规划,对爵士音乐题材的强烈痴迷,令他简直就像是从小不看功夫片和B级片,而是看着好莱坞歌舞片长大的昆汀·塔伦蒂诺——墙壁上的英格丽·褒曼,霍奇·卡迈克尔的坐凳,乔治·迈克尔的预言性乱入,《纽约美女》《瑟堡的雨伞》《美不胜收》《雨中曲》的桥段致敬,《无因的反叛》的翩翩起舞,这些有趣的细节都是多年浸淫的必然结果。《爱乐之城》很好地继承了《爆裂鼓手》的血液和理念,并更进一步,充满愉悦和迷人非常,是对整个好莱坞的一首浪漫颂歌。
什么是好莱坞?什么又是好莱坞精神?在整个洛杉矶地区都变得愈加自由化和政治化的时候,我们很高兴看到,还有人记得造梦这一伟大工作。如果《爱乐之城》是一部黑白电影的话,那么它几乎可以立刻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4050年代好莱坞的美好回忆——在那个浪漫爱情可以纯粹得晶莹剔透的时代里,也只有在那样的时代DNA里,我们才会真诚而又美好地怀念和歌颂一段又一段烟花般绚烂的爱情童话。
和2011年的《艺术家》一样,《爱乐之城》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那部还原好莱坞昔日华彩的电影。我们等的实在是太久了,久到在近15年的坐标区间内都几乎看不到可以比较的对象。自《名扬四海》式的开场歌舞后,《爱乐之城》成功地将观众催眠,带入了那个生机蓬勃,活在当下的洛城世界。这种极富诱惑力的表现,是隐藏在电影的基因深处的:每个镜头,每个音符,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达米恩·查泽雷在精神和气质上的复古,并没有阻止电影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感:这从故事最后,那个并不完美的结尾就可见一斑。摈弃了歌舞/爱情电影常见的Happy Ending,达米恩·查泽雷为电影带来了现实主义的深度和层次。
电影总会散场,相聚总有别离。而正是一个个不完美的结局,才塑造了一段段完美的故事。
而《爱乐之城》这个“真实”的结局,旨在提醒每个人:好莱坞和好莱坞之梦虽然是真实和现实的,但万事万物依然可以很有趣。永远永远,不要为了“完美”,而放弃了享受自己的美好生活。
作为2016年的年度电影,《爱乐之城》自诞生一刻,就注定要成为经典。
《爱乐之城》带来了一个精心雕琢的爱情故事,但这个雕琢,并不仅是在故事本身——事实上,“音乐家爱上小演员”的母版实在是太过典型了——也体现在物理层面上的场景设计,以及观感丰富的音乐体验。虽然达米恩·查泽雷不能算是个顶级的编剧,但即使拿掉《爱乐之城》的音乐成分,电影也有着非常明显的达米恩·查泽雷特征:主要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复杂而富有深度,真实且可信。同时,即便《爱乐之城》是个爱情故事,也没有停止探索生活与梦想之间的妥协与伤害,在电影的第一个小时里,达米恩·查泽雷以现实主义的角度,为这个经典的爱情模板添加了时代性和亲切感。
描绘真挚爱情的相遇与发生,远要比痛彻心扉的鸡毛蒜皮要容易得多。这就是为什么《爱乐之城》的后半部分并未和前半部分那样,能在观众眼中留下更为深刻印象。随着遮罩过场的画风一转,达米恩·查泽雷意图在后一个小时里,通过添加故事细节(包括传奇哥和高司令合作的完整表演)而为角色提供内心变化的空间。但这些边角料cliché,和整体的创意相比似乎有些不合时宜,而失去了前一小时里,如同齿轮一样紧密咬合的吸引力。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种表现力上的乏善可陈,是为了和故事本身的起承转合互相映衬——但生活上的趋于平淡,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故事创作上的趋于平淡。事实上,后半部分还是有着几场重头戏的,但大段的台词和对白,使其在连贯性不如前半部分一样一气呵成,略显可惜。
但即便如此,即便达米恩·查泽雷在编剧上并没有展示出过多的才能,但作为一名导演,毫无疑问地,卓越的技法和优秀的思想足以令他跻身一流之列。无论是《爆裂鼓手》还是《爱乐之城》都不仅仅奉上了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观,还包括了富有灵魂的镜头语言。
当然,这份功劳还有摄影莱纳斯·桑德格伦的一流掌镜,几段歌舞表演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而两位老搭档,汤姆·克罗斯和贾斯汀·赫维茨,也基本锁定了各大奖项的剪辑和配乐席位。一脉相承的爵士乐主题是达米恩·查泽雷的个人符号,几乎是电影的另一主角。而其优秀的表现力正是建立在几位幕后创作者们齐心合作的基础上的。影片的编舞在《雨中曲》式的经典和更大胆的现代风格之间来回穿梭,颇为灵动。而整个歌舞部分无疑是对旧时的经典音乐剧的一次深思熟虑的致敬。在整体气质和视觉效果上,整部电影看起来和那些上了年纪的歌舞片几乎无异,但我们经常看到iPhone和Youtube之类的低调提醒 ,告诉观众这依然是个现代故事,而非一次画面翻新。
同样是在《艺术家》披荆斩棘的2011年,在《疯狂愚蠢的爱》里,我们首次见到了艾玛·斯通和瑞恩·高斯林之间,建立在PS的六块腹肌上的CP配对。而在2013年的《匪帮传奇》中,我们又见到了这一组合(有趣的是,近年来禁酒令时期的黑帮题材几乎没有一个能够引起足够的关注和反响,从西恩·潘到汤老师再到大本,从《匪帮传奇》《无法无天》到《夜色人生》,不一而足),但二人的银幕情侣关系都是更为重要的内容的陪衬。但在《爱乐之城》中,二人终于有了独自霸占整部影片的机会。艾玛·斯通自2009年《僵尸之地》和杰西·艾森伯格惊鸿一瞥,2010年《绯闻计划》一炮而红,2011年首次冲奖的《帮助》送出了助攻,却很快被大表姐抢走了风头。作为80末90初年龄段的正牌邻家女孩,艾玛·斯通在选片上其实相当的四平八稳按部就班,众多题材都有涉猎,并没有詹尼佛·劳伦斯那样的野心和过誉人气。但从《鸟人》到《爱乐之城》,她的成功是有目共睹和可以预见的,也真正地令人感到高兴。《爱乐之城》中的米娅,让我们再度想起了那个15岁就下定决心,投身表演事业的年轻女孩,以及和她一样,最终获得成功,和依旧默默无名的众多女孩们。
而童星出身的瑞恩·高斯林,凭借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亡命驾驶》洗掉《恋恋笔记本》《充气娃娃之恋》带来的文艺暖男标签,虽然容貌姣好,但谜一样的选片口味令他一直和主流市场保持着一定距离,跟另一个同样容貌姣好口味独特的瑞恩一样让人捉摸不透。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大空头》《耐撕侦探》和未来的《银翼杀手2049》的出现,这种宝贵的资源浪费终于有了抑制的势头。而他在《爱乐之城》中漂亮的钢琴表演竟然是短短几个月内速成班的结果,着实令人讶异他的潜能到底有没有极限。
和J·K·西蒙斯等人的客串相同,两位主角在《爱乐之城》中的表现只有不负众望能够形容。二人在情感上的把握令人印象深刻,表情的微妙变化充满感情,角色在思想上和行为的转变就如同圆舞曲一般流畅和自然,很好地驾驭了两个落魄的理想主义者,而二人银幕上的化学反应更是极富传染性。总的来说,《爱乐之城》仍然有着没有挖掘的潜力(比如主人公的歌舞表演完全可以再上一层,尤其是舞蹈部分。令人无比思念《雨中曲》时代的演员们的歌舞演俱佳),但电影仍然有着坚实的表现,也不应该被错过。
凭借《爱乐之城》,达米恩·查泽雷再度证明了自己是时下最有才华的电影导演之一。
洒脱而又充满魅力,化学反应良好,原声朗朗上口(呈现部再现部功能分明,“Another Day of Sun”和“City of Stars”堪称年度金曲,甩出山寨约翰·威廉姆斯几条街),歌舞和数字技术完美混合,从《芝加哥》一路致敬到吉恩·凯利,色彩鲜艳丰富饱满,尤其是艾玛·斯通的几条裙子。和《爆裂鼓手》一样,一流的剪辑和配乐使它非常吸引眼球,而摄影更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险被忽视的细节。每一个场景都经过深思熟虑,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致敬,或提供强大的象征意义。
当所有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爱乐之城》就是一封写给洛城的完美情书,也塑造了2016年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