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断舍离,你需要想明白的三件事

做到断舍离,你需要想明白的三件事


正如《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所说,断舍离的机制是,通过不断地“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与“舍”(舍弃多余的物品)的训练,最终达到“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的状态。

这简短的几句话,并不能让你的生活有所改变,在现实与理想之间隔着一个词,叫作“行动”。当你真正地对多余的物品“宣战”,对自己的欲望“宣战”,你会发现,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的环境,还有你对世界的看法——你会拥有更深刻的洞察、更高远的观点、更广阔的视野,抵达一个更高的境界。

禅宗讲一日禅,每日砍柴烧水做饭,都是禅修。断舍离的过程,本身就是修心为上。那么修心修什么?我觉得至少要想明白下面三个问题:

一、你的“当下”有多“长”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物品”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当下”,是当下不需要、当下多余的。最近流行说“活在当下”,那么当下在时间轴上应该是个时间段才是,这个时间段有多长呢?

昨天晚上我把前年买婴儿充气游泳池时,卖家赠送的电动充气泵给“断舍离”了,毕竟我不想让一年才用一次的东西,占据我几千大洋一平方的房间,我觉得当下用不着。可是家人不同意了,理由有二,一是这东西没坏,二是每年给游泳池充气都要用。

矛盾核心点就在“当下”的“长度”,我的当下很短,等到一年后用的时候,家里有打气筒等替代品,可以实现同样功能;家人的当下要长一些,至少有一年那么长!家长觉得它现在还有用。用极限法想一想,如果我们把一辈子都看作当下,那还有什么能扔得掉呢?连小时候的尿布都收藏着好了!

“当下”的“长度”往往由年龄决定,年纪越大的人,他的当下会越长,总会难以割舍一些人和事,而孩童就更容易做到放下,刚刚还在大哭,转脸就开心地玩去了。

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对当下的感知不同。假如把一个人经历的时间分成60份,一份是当下,那么,对于60岁的人,当下就是1年,对于3岁的孩子,就是半个月,甚至一转脸!

这就是对当下的感知,而断舍离的过程,可以让你对当下的感知更加准确和务实!从而更好地思考自己的生活,更好地活在当下!

二、跳出自己看自己的俯瞰力

断舍离,是一连串的选择和决定,但凡你要做出选择和决定的时候,就必须审视自己是什么样的标准、要什么样的东西。这一审视,就是居高临下的俯瞰,是对自我认知的探索!

下面这段话烧脑一下,我们要知道,“这件衣服我不要了”和“我意识到这件衣服我不需要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境界。

“这个东西不要了”仅仅是一个动作,谁都能做到,甚至动物园里的猩猩也会扔掉一些东西,但是,加上“我意识到”四个字,就不同了。他不再是站在物品的角度去看世界,也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而是跳出自身,用一种俯瞰的角度,思考自己需要还是不需要。

这就像人工智能,如果哪天机器人拥有了俯瞰力,知道自己哪个地方需要修理,哪个系统需要升级,就十分可怕了。因为,他们很快就能超越人类,甚至开始自我繁殖!

可见,在断舍离的过程中修炼俯瞰力,实际上是提高认知水平的过程!禅宗的坐禅冥想也好,心理学的觉察也好,都是在训练如何跳出自己看自己,用俯瞰的角度审视自己,修炼自己“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俯瞰力!

三、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人生时间轴


把俯瞰力和当下结合起来,就是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人生时间轴。人生的时间轴,就是从出生到死亡的一个长长的线段,每一个小的时间段就是当下。

在当下时,我们聚集做事,心无旁骛,专心“修行”,把每一件事做好,把每一天活得出彩!

在俯瞰时,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知道每一个当下的目标是什么,应该做什么,尝试克服当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角度的局限,着手制定更加清晰的人生规划。

因此,断舍离是物品做减法,认知做加法,遵循着上面的原则开始“断舍离”,可以开启人生一段新的觉悟和修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你可以先思考这样三个问题: 1.你是一个念旧的人吗? 2.你会因为不舍得扔掉东西而囤积物品吗?...
    惜她阅读 15,728评论 1 101
  • 总字数:16000字 关于断舍离: 1、主角是自己。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物品,到底是需要还是不需要。 2、感恩的心...
    婷子阅读 5,179评论 2 50
  • P1,课前提问:你躺枪了么? 为什么家里到处都是?好乱好烦,不想打扫,却看什么都想买。 这个东西先留着用,双十一又...
    小鑫子阅读 2,861评论 1 16
  • 今天一天和好姐妹阿湘拖着三个娃出去折腾了一天。 早上起来之后,我先煮了早餐,然后两个当妈的便开始洗衣服。我回老家三...
    喻青阅读 472评论 0 3
  • 谈恋爱时,风花雪月总会有太多美好。而进入婚姻,经常会有人抱怨,好平淡。我们常常说,要因为爱情进入婚姻,怕的就是没有...
    城南有北阅读 6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