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刻开始做减法——运用DISC做好断舍离》

P1,课前提问:你躺枪了么?

为什么家里到处都是?好乱好烦,不想打扫,却看什么都想买。

这个东西先留着用,双十一又要开始了,又该剁手吃土了!

逛商场不买点什么就不舒服,冰箱总是塞太多吃不完的食物,下次一定不乱花钱。

今天有个聚会明天再弄吧,时间还多着呢,不着急。

如果一想到丢掉就觉得:“好可惜!!”

什么地方会使你感到宽心,愉快,内心得到治愈?



P2

对你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是自己家么?如果不是,或许你。

l房间杂乱,却不知如何下手

l改不掉拖延症

l冲动购物

l缺乏安全感

l总是无法完成计划,陷入死循环的沮丧。

那么这一刻你要做减肥,运用DISC让断舍离与崭新的自己相遇吧


P3

日文杂志与日文书籍上,总看到许多整理达人不厌其烦地教导人们如何做好居家收纳整理的知识信息,虽说是收纳整理,在日本却永远是一门玄学。

毕竟日本和欧美国家大不相同,并非人人家中都有大型车库、仓库或是地下室,总有用之不尽的空间来堆放杂物,必须时时提高警觉,以免被这些不知不觉增加的生活物品威胁到生存空间。特别是对于生活空间狭小、居住在都市的日本人来说,收纳整理相当重要,如何让家中能“一无长物”,且用品能整齐排列,不至于“着急用时使劲找”,在在都考验着我们的生活智慧。有时候去无印良品逛的时候,看到日本的家具、橱柜、各式各样的整理盒或是小道具时,总会看到许多体察人性的贴心设计,其目的就是要用设计来解决恼人的整理与收纳问题。

“断舍离”这一概念由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是近年日本新兴的生活理念。日本人对收纳、整理的探索的研究由来已久,《断舍离》阐述人与物的理念,认为人生的种种苦恼,总混杂在我们对物品的执着中。山下英子通过参透瑜伽课“断行、舍行、离行”的人生哲学,并由此获得灵感,创造出了一套通过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灵环境的“断舍离”整理术。“断舍离”这一理念看似告诉了你日常生活整理杂物的方法与原则,在“取”与“舍”之间做出选择,带你走近一种简约的生活态度和一种放下执念的人生哲学。能丢掉对物品的执着,使周身环境变得清爽,连内心也从压力中解放,这便是“断舍离”的目的。


P4断(大D的聚焦决断):

断舍离的“断”对于DISC大D来说,不是难事,可能现在的D一边听一边已经去收拾自己的衣柜了。对于其他三个特征的小伙伴们,高I再和其他小伙伴展示他的房间有多乱,高C在默默思考自己衣柜里面换季的衣服分门别类,什么颜色,什么款式,需不需要再添置什么,而大S在默默听分享,并且告诉其他小伙伴手背后,不要乱动。

我们看下PPT: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购物时三思而后行(要聚焦到自己内心需求)

•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接受(考虑使用的价值,而不是因为特价买到家收藏)

•只添置必需的物品(记得是必须,而不是冬天去置办夏装,春天购买反季的冬装,一定是当下最需要的)

再来看看“断”这个字打个比方来说,断食就能让人深有体会,而且我很多人也开始轻断食。一旦你试着断掉饮食,就会发现:“啊!原来饥饿的时候,食物是如此的美味,原来食物是如此值得被人类去发挥绿色感恩和感激的啊!”通过实施“断”,人会发现日常生活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其实是该被珍惜、被感激的,空气,水,阳光。除此之外,“断”的概念也能让人消除一些无妄的执念。不过,在刚开始接触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我还觉得“像我这种充满执念的人,根本做不到这个呢!

一到换季的时候,很多妹纸们都会觉得自己没衣服穿,可他们衣柜里明明已经塞满了衣服。这就是典型的“明明是已经不会再穿的衣服,可却因为有感情,所以只能收着”,也就是一种“说是有可却没有,说没有可是却有”的奇怪状态。这种情况希望大家能想一想到:“丢掉这些衣服,是不是就等于丢掉执念的行动呢?”以此为契机,所以我发现了那个一到季节更替就觉得没衣服穿的自己,也发现了自己到底有多少丢在衣柜里永远不会再穿的衣服。这其实并不是留恋,而是一种执念。为此,我下定决心:“好!就让一切从衣柜里开始吧!”

就像这样,先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到物品与自己的关系上,之后就能看到通过物品所投射出的自我形象。接下来,还可以慢慢看清,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他都能用那样的东西,穿那样的衣服,那随便拿个东西当礼物送他就行了。”

打个软广:所以自己的形象需要自己来打理。F53的史蓉蓉老师专注于此,可以私下找她咨询。

一旦通过断舍离提升了自我形象,那么别人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他生活得那么精致,可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他就了事了”。慢慢地,你就会感觉到,周围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可见,这种筛选物品的工作,也具有改变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力量。

说得再直白一点,如何对待自己,就决定了一切。这种改变最初会体现在物品的世界里。因此,如果能与物品形成更好的关系,一切都会随之发生改变。从家里的衣柜、抽屉开始,进行有意识的改变,慢慢就连你与周围人的关系都跟着改变了。关于这一点,希望所有人都能牢牢记在心上。

运用大D的决断筛选物品的同时,你会发现与周围人的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P5舍(大C的分类排序)

关于“舍“这一部分,我们要发挥大C的逻辑性和理智感,后面我们会讲到大中小三分法,和七五一总量控制原则,现在先看看断舍离的两个思考轴~

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必要物品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们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从关系轴和时间轴看物品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大吃一惊?对照这个定义,回想平时的生活,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漫不经心地收拾,从来没考虑过“当下的我”与物品真正的关系吧?如此一来,倘若关系轴或时间轴是错位的,那么即便是收拾了,也没办法区分出生活必需品和没用的破烂儿。

别人送给自己的东西,虽然用不着,但也丢不掉;某样东西,总觉着迟早有一天能派上用场,但那一天直到今天还是没到来;明明知道这个东西毫无用处,但就是一直放在那不想扔,诸如此类的东西,就是关系轴或时间轴错位的产物,即在考虑如何处理这些东西时,我们把轴线错位在了物品与他人、不确定的未来和已经成为过去的过去上。

总体来说,在施行断舍离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大部分事情就是基于关系轴和时问轴的收拾工作。从行动上讲,就是扔掉“舍”。如果只是把用不上的东西放进垃圾袋再扔进储藏室的话,那不叫收拾,那不过是把东西改变一下形态换个地方存放而已,是移动。而断舍离要做的,是把用不着的东西扔出家门,彻底切断它们与自己的关系。如此彻底地“舍”了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就是—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

时间是由不断持续发展着的若干个当下组成的,所以这些“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也是在时时更新着。所谓时时更新,就是说我们要不断进行更换。如此一来,只要认真地收拾下去,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在把东西搬回家之前认真思考一番,考虑东西现在对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用,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思考的过程中,你逐渐会认清,原来在你的生活里竟然充斥着那么多没用的东西,与此同时,你就会只关注那些生活的必需品,懂得拒绝那些非必需品了。

一旦形成了这种三思而后行的习惯,你就真正实现了“断”的状态。而断舍离的含义就是,在“断”与“舍”的交替里,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轻松自在(离)的状态。



P6离(大S的自我和解)

S特征的同学,从来都是为别人考虑,包容他人,关心他人。那如果S很高的同学对于物品更加无法舍弃了,我们怎么运用大S的特征呢?看一下关键词“自我和解”爱他人先从爱自己开始,

因为当你身边没有任何多余的物品时,自然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舒适感,你要做的就是维持这种感觉不变,而你也很愿意这么做。只要体验过这种舒服的感觉,收拾也就没那么不情愿了。有过这种体验的人都会说,自从断舍离以后,以前那种一提到收拾就觉得讨厌的心情全没了,跟以前比,现在的自己真是有了一百八十度

的大转弯。

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断舍离是一种不需要收拾的收拾法。不得不去收拾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因为那些东西是我们的敌人,是给制滞来烦恼的根源。但如果没有那些东西存在,身边留下的都是自己此时此刻正需要、正适合自己的东西,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这种情况下,身边的东西就全是我们的战友,让我们能有一个愉悦舒畅的好心情。如果只是为了维持这种好心情,那自然就称不上是收拾了。


P7在“断”与“舍”的交替里,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轻松自在(离)的状态

(大I的分享展示。)


▲很多人以为断舍离就是把没用的东西扔掉,但扔了之后不久又买了回来,其实关键不在于扔,而在于不依赖。今天就晒晒日本断舍离达人的家,她家多次被无印良品当有样板推荐。家里有3个女孩,玄关进门看起来只有一个伞架。

▲玄关的儿童鞋柜,三个姐妹就13双鞋。

▲冰箱收纳,很多人误以为断舍离就是空空荡荡,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有计划。蔬菜室只有胡萝卜、黄瓜、番茄和樱桃。孩子冬天的零食只能吃巧克力。

▲这是3天吃的东西,一周购物一次买回来。好像蔬菜少了点。断舍离的关键不在于扔掉多少东西,而是计划好要用多少东西。

▲每几天的伙食费和日用品费都在提前分好。

▲这个餐厅和开放厨房确实好像新的一样。

▲咖啡机、烤箱甚至电饭煲,都是藏起来的。要用的时候打开抽拉门就行。

▲抽纸挂在侧面,所以桌上什么都没有。

▲锅碗瓢盆倒是不算多。



当看到这些,你是不是心动了呢?是不是想行动了么,别着急,会教你方法的,并且你调试高I的特征要把断舍离前后进行拍照,发到朋友圈,进行对比,让更多人激励你,给你能量。


P8第二部分:先从头脑开始

让我们了解一下断舍离的思考法则



P9以自我为轴心

“自我轴心”的窍门—注意提问时的主语

假如这里有一副我正在用的眼镜。

如果我拿着这副眼镜对你说“请用吧”,你也不一定会用吧。可如果要是问这副眼镜是不是“能用的眼镜”,答案显然是“能用”,也就是说它是可以被使用的。同样是可以用的东西,对它的判定却是因人而异。这也就是说,能用的东西,和我用的东西是不同的。

那么,在你的家里,单单只是因为能用就留在那里的东西,是不是有很多呢?

比如说,便利店里的一次性筷子。如果问能不能用的话,答案显然是能用。可如果要是问我用不用的话,那答案就会是我不用

“我才不愿意用那种东西呢!”尽管如此,这种一次性筷子还是不知不觉地就填满了你的整个抽屉,只是因为能用就难以丢掉,因为丢掉会很可惜。我们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心理不是吗?

这就是让物品当了主角的状态。还是拿眼镜和筷子的例子来说,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可多数人都说“眼镜可以用”、“筷子可以用”,拿物品当了主语。这是把主角的位子拱手让给了物品,把焦点聚在物品上的状态。

带着这种观点再回来看看我们的房间,你就会发现,只要是能装东西的地方,就全都塞满了买蛋糕时送的保温袋、已经干透了的湿纸巾、免费赠送的圆珠笔、住旅馆时送的小毛巾之类的杂物。这些东西很难说是“经过精挑细选才留下来的”。也就是说,收纳这些东西,只不过在做垃圾分类。如果大量累积类似这样的东西,就说明自己已经进入了对物品的品质和数量毫无知觉的状态。这些在居住环境里放了好几个月,甚至放了好几年的东西,只不过因为不是生鲜食品所以才没有烂掉。但是如果从机能上来说,它们早已经腐烂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几乎等于是住在一个垃圾暂放室。

主语到底在哪里?主语到底是“我”还是“物品”?请养成经常如此自问的习惯吧。如果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就会有意识地注意到物品的品质与数量,就能做出需要或不需要的判断。在毫无自觉的时候,即便是空了的打火机,你也不会扔掉它,而且还可能当宝贝似的留着。不能用的话,就扔掉!这样,才能开始形成“是因为真的能用,所以我才在用的”这样的思考模式。

结论: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



P10把时间轴放在当下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自己与物品之间关系的变化,我们把这种关系置换成人际关系来看看。

已经成为了垃圾暂放处的房间,就好比是被各种人围绕着的生活状态。也许你会说,反正是人,就让他们待在我家好了。可是,他们是你根本就不认识的陌生人,而且满屋子都是,这是不是让你觉得很不舒服呢?

如果能稍微提高一点,让主角从可以用的物品挪到自己身上,物品是否有用全由自己决定,这也可以说是飞跃性的进步了。拿人际关系来打比方,这就是从四周都是陌生人上升到了四周都是认识的人的阶段。此时,身边人的数量会比前一个阶段有所减少,让你觉得轻松一点。这就好比是你到了国外,四下里全都是外国人,好不容易碰上了个本国同胞,这一定会让你有种松口气的感觉。

如果把你与人的关系再往前发展一步,就到了需要确认能不能把对方叫做朋友的阶段。这个阶段,就要引入时间轴的概念了。也许某个人与你的关系在过去很不错,也就是说,某样东西过去曾经是对你很重要的宝贝,会让你涌出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但在今天,这个人与你的价值观发生了分歧,已经不如从前那般亲密了。这种时候,与其勉强自己“立马把这个人抛掉”,倒不如先适应现状,学会接受这种变化。换句话说,就是选择对当下的我来说最必要的朋友。

非得这样的话,可能很多人都难免有些于心不忍。不过,除了个别极为特殊的例子之外,人际关系本来就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就算是莫名其妙地渐行渐远了,也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不过遗憾的是,物品不会像人一样主动从你身边溜走,因此所有的判断及判断之后的行动—是扔掉,还是送去二手店,还是送给谁?都要由自己主动去做。

反复几次之后,你就能渐渐发现对当下的自己来说,什么是不必要的了。我身边曾经有朋友把这种状态形容为“虽然在扔东西,可是垃圾却不停地冒出来”。在这种状态下,连街上卖的东西看起来也全都是垃圾了,人的思维模式真的可以改变到这种程度。在断舍离里,这种状态就叫做“对破烂儿的IQ’的提升。

如果还能持续进步的话,就能到达更高的级别一直选择死党,也就是只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的阶段。和很多人进行非常深入的交往,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所选择,而且是在众多人里选择两三个。所以说,这才是真正精挑细选后的状态。



P11扫除=收拾+整理+打扫

提起“扫除”这个词,我们脑子里会浮现出哪些行为呢?是用吸尘器吸尘,把散乱的东西全都堆进收纳箱,还是把不需要的东西统统扔掉?恐怕每个人的脑子里的行为都不一样。“扫除”其实就是这么个没法确定准确含义的词,我们都在没有完全明确“扫除”定义的情况下使用这个词。

那么在这里我要问一个问题了。下面这些选项,到底属于整理还是收拾呢?

口把沙发上的洗好的衣服叠起来。

口把散乱的玩具收进玩具箱。

口把拿出来的书放回书架。

口把用完的文件装入文件夹。

口把烘碗机里的盘子和杯子放回碗橱。

在断舍离里,这些全都属于整理,而不是收拾。我在前面也说过,在断舍离里,所谓收拾是“筛选出必需的物品”,而上述这五项说起来不过是把东西放回原处,或者是把家里的东西改变一下形态,移动一下,甚至仅仅是挪开而已。只有把不需要的东西丢出家门,这才算是断舍离里的收拾。

很多人都会把整理与收拾混为一谈。所以,我在这里必须要明确这一点。

在大多数的整理术、收纳术中,“扫除”的意义都是含糊不清的。曾经见过一位因为没办法收拾屋子而备感苦恼的人,竟然在他家里发现了一台买了四年还一直静静躺在包装箱里,从来没打开用过的吸尘器。那位客户大概认为,扫除就等同于要用吸尘器,可他家里的垃圾多得都快要溢出来了。不把这些垃圾先清理干净,不管再过多少年,恐怕也还是轮不到吸尘器出场。

在断舍离里,“扫除”明确地分为上面所说的那种收拾,需要利用收纳术的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这三个词的意思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大家恐怕不难理解,这三种动作所需要的思考方式和身体上的动作完全不同的。不管是整理还是打扫,都只有在收拾好了之后才能顺利地进行。拿整理书籍来说,比起整理到处乱堆着的一百本书,先筛选出真正需要的十本书以后再去整理、分类要容易得多。即便就让它们全都在地上搁着,也会给人一种已经收拾过了的印象。而且,比起堆着一百本书,堆着十本书的地板也更容易扫、擦、刷。这也就是说,扫除是需要顺序的。可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是在没有收拾,也就是在没有筛选物品,物品数量庞大,丝毫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就开始整理。结果,过不了多久还是会恢复原貌,还是乱七八糟,没法打扫。这种所谓经常的打扫和整理,真是让人痛苦极了。而且,这种打扫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会让你有种把宝贵的时间全都浪费在这上面的感觉。对于平时喜欢收纳并以此为乐趣的人来说,这倒还无所谓,但大部分人恐怕都想把时间花在其他地方吧?

我们之所以会想去做“断舍离,”说到底也是想尽量避免干些麻烦事。因为不擅长收纳,所以就削减物品;因为讨厌打扫,所以就不在看得见的地方乱放东西,好让自己轻松一点。换句话说,懒人们都是想知道怎样才能尽可能地不做扫除,才利用减法思考出断舍离的。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整理术和收纳术,说到底都是给那些擅长整理和收纳的人准备的。可这些人,即便是没人教,自己也能主动花心思想出各种各样的点子来。我深切地感到,对咱们打算开始收拾、整理、收纳,但又觉得扫除很麻烦的人,断舍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自己就是那样的人。托断舍离的福,我真的觉得很轻松,断舍离之后会自然地想要去扫、擦、刷,甚至会觉得它们都是愉快的工作。

在断舍离里,“扫除”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P12从信息过多到知行合一

中国有一种相术,比如手相、面相、风水等等,通过对外在形象的观察分析,观测出人的命运。这并不只限于占卜术一类的东西,中医的望诊(通过脸色、舌苔等外在表象判断人的体质及症状)也一样,通过看得见的世界中的信息,判断藏于表象里面的那个看不见的世界的状况。

断舍离中也有“相”这个概念。就像我在前面说过的,人的住所状态往往会呈现出本人的一些问题。更多地了解看得见的世界,以让自己变得更好,这就是断舍离的宗旨。

假设说已经了解了“相”,或者说也了解了其他的信息,但是在“知”和“行”之间还存在着天壤之别。

举个浅显的例子来说,虽然学了英语,可如果不真的去说去听,不去实地练习的话,就不能真正地掌握这门语言。可是,我觉得日本的英语教育却很少会给人这样的机会。教是教了,也没有进行实地训练的时间和机会。也许,对英语试题你可以对答如流,但却没办法真正运用这门语言。

我认为,在自我提升的领域里,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现如今,有很多关于自我提升的励志书籍,有些当中所说的也颇有道理。但是,却极少有书能具体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去练习自我提升,或是为自我提升提供练习的机会。断舍离之所以有效,就在于你现在马上就可以从自己的居住环境开始行动,比如说可以从扔掉眼前的一个垃圾开始。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让认知与行为相一致。因此,从今以后也要扔掉那些多余的信息,只选择自己能够付诸行动的信息。希望你可以尽早从头脑的“便秘”中解脱出来。

扔掉多余的信息,就能尽早从头脑的“便秘”中解脱出来。


P13第三部分:身体开始行动

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大脑进行整理,身体开始行动~



P14提高收拾动机

前面我已经详细为大家说明了断舍离的机制,接下来我要告诉大家具体的实践方法了。其实,如果从某种意义上说的话,所谓的实践方法完全可以认为是一些附赠品,因为彻底地筛选物品才是断舍离的核心,所以也不是非得需要多余的技巧。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减少物品=只要能彻底地收拾,就根本不需要整理、收纳了。我甚至还半开玩笑地说过“先把收纳东西的家具都扔了吧”这样的话。因为如果能真的只留下必要的物品,那么分类、收纳物品之类的技巧也就没什么大的用处了。而且,所有的收纳工具和收纳物品都是为了往里面塞满东西而存在的,所以只要有那些东西在,就等于是纵容自己无休止地增加东西。断舍离首先就非常质疑这一点。

不过话虽如此,但不管是扔东西还是要整理、收纳,都有一些了解了绝不会吃亏的技巧。这些说到底,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减少物品。虽然前面已经讲过了断舍离的机制,可一旦到了要实践的时候,还是得有更容易理解的目标。不过,最关键的是要下狠心,而且还需要勇气和觉悟。



P15一切从扔东西开始

我们原本就很讨厌扔东西,储备物品是人类的本能。为了未来可能会到来的危机而提早做足一切准备的想法总是不断浮现在我们的意识里。不过,如今这个时代,我们所储备的东西早就远远超过必需量了,物品已经达到饱和,而且还存在极端的不平衡。从人类漫长的历史来看,现在的物品量早就异乎寻常了。原本每个人所需要的必要物资的量并没有太大的个体差别,但几乎所有的人都跳进物质的海洋里,可自己却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溺水了。不过,虽说毫无意识,但我们依然会在不知不觉中为其所累。

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开始下手

在大体决定了“要从哪开始扔”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要从什么开始扔”。

一提到“从什么开始”,大概最先跃入脑海的,就是自己最不想扔的东西。喜欢书的人就会想到书,是这样吧?是留下来呢,还是卖掉呢,还是扔了呢?这样的取舍选择是非常花时间的。衣服、餐具之类的也是一样,自己很在意的东西就留到以后再说,那些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肯定堆成山了,所以可以先扔那些。扔那些东西的时候,完全不需要给它们分类,最开始的标准一定要简单。总而言之,就只需要问这东西还要不要就行了。

按照这样的标准执行下来,等到你再次回头看那些已经收拾过的地方时,会发现虽然当初自已还有所犹豫,但现在已经觉得“把这个扔了也不错”。这也就是说,阻止你扔东西的障碍已经没那么大了。此时,断舍离的速度已经在不知不觉地加快了,你可以着手处理更大的空间了。此时可以在“需要,不需要”这个标准之上,再加上“舒服,不舒服”这个标准,可以从感性的角度进行取舍了。这就是判断破烂儿的IQ向上摇升的状态。而且,大多数人都会在事后发觉:“会让我犹豫的东西,果然还是不需要。”犹豫其实是感性接受考验的证据。如此想来,这个过程虽然很痛苦,

扔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和“谢谢”

每个人都一定有一些别人送给自己的、很难丢掉的东西。如果别人送的恰恰是自己喜欢的,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这种情况也未必经常发生。话虽如此,但如果真的打算处理那些东西的话,对方的脸却又会无法避免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不过,如果送你东西的人知道你“明明想扔但却又扔不掉,只是因此烦恼得不得了”的话,恐怕也会非常伤心吧。他大概会后悔把这样东西送给你,也会觉得很对不住因为没办法把东西扔掉而闷闷不乐的你。要是这样的话,一还不如干脆早一点扔的好。因此,断舍离认为,在扔东西的时候,要把“对不起,谢谢”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跟那些被你扔掉的东西说说话,做个告别,可以让人更快地整理心情。

不光是别人送的东西,那些长年以来一直非常爱惜地使用着的东西,打算把它们扔掉的时候,也要说上一句“谢谢”,而对那些还没完全用到头的东西,就要说句“对不起”。要大声地说出来,光在心里叨念可不行。

关于送东西,收东西,还有之后对这些东西的处理方式,人们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也不存在指南一类的。我想,多数人都混混沌沌地想不明白这些,那些东西也是从来都没派上过用场,只是搁在那里罢了。这种时候,要试着带着抱歉和感谢的心情把这些东西及时处理掉,这样,心情多少能变得好一些。

所以我想,如果能更深入地思考一下送东西和收东西这种事,就不会随随便便送礼物给别人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断”的一种。

把东西送给别人时,要说“请收下”

不想扔掉某样东西,可自己又确确实实用不着。不过,似乎有人能用得着它,当你凝神望着这样东西的时候,眼前情不自禁地浮现出某个人的脸,甚至还有可能会呆呆地脱口而出:“啊,就是他!”

断舍离并不是要大家不分青红皂白把东西乱扔一气,而是要有效地利用资源回收。要知道,断舍离最终的目标是“必要的时间、必要的地点、必要的限度”,所以对那些你用不上、别人能用得上的东西,不妨就把它们转送给能好好用它们的朋友,或是送去二手店。

不过,把东西送给朋友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用“给你,不要就扔了吧”这样的话术,因为“给你,是高高在上地俯视别人,甚至听起来像是在盛气凌人地说:“我不要了,你想要这个吧?”应该要这么说:“这东西在我这里没办法物尽其用,但是我觉得你会爱惜地使用它的,所以能不能请你收下它呢?”如此一来,对方也会高高兴兴地接受的。因为除去古董和收藏品这种特殊的物件,很少有人会觉得“用旧了的东西很好”。可是如果别人对自己说“我觉得如果是你的话,一定能爱惜它的,你能不能收下呢”,你就能感受到对方是理解自己、为自己着想的。也就是说,送东西的人并不是以他自己为中心,说“我不要了给你”,而是以对方为中心进行考虑的。但是,在把东西送人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再加上这么一句:“如果你不需要了的话,请别想太多,就把它扔掉或是再送人吧。”要注意避免给对方造成负担。不过,介于垃圾和破烂儿之间的东西以及充满回忆的东西,还是不要送给别人的好。

断舍离的高手都非常擅长资源回收。如果能彻底地实施断舍离,也就很少会犹豫某种东西到底是垃圾还是可以回收的。而且,万一又看上了新的东西,想把之前用的东西转手送人,因为之前的那些东西原本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好东西,所以对方也应该会高兴地收下再用吧?虽然日本人比较有洁癖,但是把非常棒的东西送给会珍惜使用的人,让物品得以循环利用,这就几乎不存在干净不干净的问题了。而且,在当今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物资匾乏的地区。希望在不久后的将来,资源回收系统能够比现在更先进,让物品循环到需要它们的地方去,这也是断舍离的目标之一。

把自己用不着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时,要说“请收下”。



P16大中小三分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整理和收纳的环节吧。在整理和收纳上,最重要的仍然是三分法。不断地进行三分法,就能把东西整理得井然有序。

在进行三分法之前,首先必须要学会用俯瞰的方法审视所有物品。什么是俯瞰呢?打个比方说,去酒店里参加冷餐会,我会先粗略地看一圈,看看都有哪些吃的,然后就能发现大概有前菜、主菜和甜品。再怎么说,我也不会一进去就端起盘子从离自己最近的吃的开始毫无节制士也从头吃到尾,我会考虑自己能吃多少,考虑盘子的大小,再仔细斟酌从这三大类中选哪些吃。整理和收纳也是一样,比起不管不顾地从手边开始收拾,运用“俯瞰一分成三类”的方式可以更有效率一些。

厨房里的三分法


拿厨房来举例。粗略地环视一圈,就可以大体把厨房里的东西分成食材、烹调器具和餐具三大类。厨房是做饭的地方,不应该有其他无关的东西,而所有相关物品则应该按照功能出现在它们应该出现的地方。如果你以为自己已经做好分类了,可是打开柜子时,却发现放烹饪物品的地方还放着调味料,这或许就说明你对分类还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概念。原则上,这三种大分类不能混淆,不同种类的东西不能混在一起。有的时候,我会发现有的人家里的碗柜里还放着早就忘到脑后的已经风干了的食品,就这么和餐具混在一块,类似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

然后,我们来进行食材.的中等分类。有关食材的分类,每个家里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拿我自己家里来说,包括调味料在内的所有食材全都放在冰箱里统一管理,因此不仅限于生鲜食品,所有食品都会纳入这个分类当中。我家的冰箱门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专门放普通的冷藏食品,以及干燥食品和调味料;中层是蔬菜保鲜格,我把蔬菜大致分成绿叶菜和根茎类;最下一层是冷冻室,我家基本没什么冷冻食品,之前还放了两盒冰淇淋,不过已经吃光了,所以现在是空的。

接下来是“烹饪器具”的中等分类。我们可以先粗略分成水槽周边器具、炉子周边器具和电器。水槽周边包括盆、沥水盆、菜刀、案板等;炉子周边包括平底锅、锅、铲子、炒勺等等;电器则包括食物处理器、电子秤、搅拌机等烹饪用的小家电。不过具体的分类方法你可以自行决定。比方说,捣蒜钵要算在哪类呢,因为多半都在准备的时候用,所以放在水槽周边吗?锅盖一般都在炉子周围用,所以就划归为那一类?像这样,根据自己家的具体情况,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制定出一个明确的标准,这也算是进行脑力劳动了。

为什么分成三类刚刚好

如此一来,我们暂时就做好分类了。收纳工具的特点是有好多的抽屉和隔断,这往往就要求我们最好是一下子就把物品细致地分类放好,所以难免会引起混乱。而如果只分三类,我们就能毫不犹豫地行动了,分成两类的话略有不够,要是分四类的话又可能会记不住,把行动搞乱,最后令自己疲惫不堪。所以,先大致地分成三类,然后再细分成三类,以此类推,渐渐越分越细。这样做的话,分类就能顺顺利利地进行下去了。

拿住址做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如果别人一上来就说自己住在通州(通州为北京一个郊区,位于北京东边)212号,也只会把我们搞晕,如果不按照中国,北京,通州区,某某大厦212号这样的顺序一步步缩小范围的话,只能让人糊里糊涂的。



P17七五一总量控制原则:

很多人家里都设计了充裕的收纳空间,而且这些收纳空间还分成很多种类,其中一大半都是壁橱、衣柜、抽屉等看不见的收纳空间。这些看不见的收纳空间的最大优势就是,不管里面放了什么、不管里面成了什么样,从外面都看不见,所以就算里面塞得乱七八糟的别人也不会发现,就连自己平时也看不见。所谓眼不见为净,所以有些人就会把这种收纳空间塞到百分之百的程度,甚至会塞到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程度。一旦到了这种地步,就怎么都打不开了,好不容易打开它的一瞬间,很可能会发生“天崩地裂”的惨相。

从空间里限制物品数量

在断舍离里,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之所以要留出三成空间,是因为这会让人有把它收拾整齐的欲望和心情,空出来的那三成空间就能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这也算是一种环境影响论,因为留出了出入通道,所以人们就会想要把它们收拾整齐。

打个比方说,我们可以把一个抽屉看成是四周被墙壁围起来的停车场。要是这个停车场每个空的地方都停满了车,那么要是有车想开出来的话,恐怕所有的车都要移动。为了让车辆能顺畅地出入,必须要留出行车通道才行。但是,收纳术的理念是,如果有九辆车,那就要增设可以停下这九辆车的场所,这显然是费钱又费力。

而在断舍离里,我们首先要做的,则是重新审视自已的生活方式。“到底我需要九辆车吗?”这么自问一下,也许你就会发现,如果住在城市里,那只需要一辆车就足够了。如果住在乡下,最多需要两辆,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三辆。所谓收纳术,基本上来说就是加法解决法,是把不断增加增加再增加的东西都打包收起来,随着物品越耀多,收纳空间硫跟着越来越多,需要不停地增设新的收纳空间,然后物品继续增多,如此连锁循环。但以断舍离的观点看,花时间收纳不需要的东西,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虽然同样属于看得见的收纳,但书架和CD架上要装的东西的量会在很大程度被职业和兴趣所左右,因此并不一定按照这种限制。不过我觉得,如果真的筛选到只剩下自已真正需要的东西的话,也是可以空出大概五成的空间的。

再接下来就是一些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了,这种收纳空间只能放一成东西,也就是说要最低限度地放东西。比如我们去美术馆看画展,那些醒目地印在画展宣传单上的极具代表性的名画多半都是单独挂在一面很宽的墙上,其他一些画作则会多张排列在同一面墙上。这样一来,主次程度就一目了然了。同样,居住空间里也能运用这种技巧,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杂物,只要运用这种空间魔法,也能变成非常漂亮的装饰品。反过来,就算是再漂亮的画,要是贴了满满一墙,也会变得杂乱平庸。减少物品的数量,这样不管是多狭小的旧房子,都能自然而然地营造出高品位的感觉。

限制了物品的数量之后,“扫、擦、刷”的工作也就变得轻松和快乐了,甚至就连平时最讨厌的洗碗,也能变得快乐起来。要洗的东西减少了,而且洗的都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餐具,这必然会让你心情舒畅吧?越是不擅长打扫或洗涤等家务的人,在彻底地筛选了物品之后,越是能强烈地感到轻松舒畅的心情。除此之外,刷洗工作也能让人非常快乐,想想看,把水槽和地板刷洗得一尘不染,甚至能反光照见自己的样子,这是何等畅快!从这些工作中获得的快乐,能毫无限制地直抵你的内心,让你获得愉悦舒畅的好心情。

当你还生活在物品如洪水般泛滥的环境中时,一你可能会觉得“真的只能放七、五、一成吗”,可当物品减少之后,你的想法会变成“真的只需要有七、五、一成就好”,在这种限制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本身也很有趣。如果在看得见的收纳空间里放了十样东西,就得做出选择,想想,到盗要选其中的哪五样呢?这么一来,就相当于“选出最喜欢的前五名”,心情就会变得雀跃起来。

重复进行彻底的七、五、一成收纳之后,你就会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品位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因为只留下经过精挑细选的物品了,所以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种提升是建立在“总量限制原则”的基础上的。假设说根据总量限制原则,你只能留下五件特别喜欢的东西,那么你首先就得实施“断”,只允许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进到家里。如果你入手了新欢,就得放弃之前排名在最后的东西,就像这样不断地循环。如此循环往复,自然就只剩下排名靠前的东西了,而且自己断舍离的层次也会随之提高。这样做下去,你的目标就会越来越清晰,不会再搞不清重点。这样一来,也就能够培养出“永远都只用最好的五件

通过限制总量,更加严格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品位。



P18一个动作原则

无论是取出物品还是收回物品,我们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快地完成。可如果需要打开柜门、从里面取出箱子、打开盖子这样三个动作,人就会觉得好麻烦。收拾的时候,也难免觉得麻烦,所以最后干脆就随手把东西放在旁边的台子上了。换句话说,我们追求的是靠一个动作就能完成。拿出物品所需要的动作,充其量只有打开柜门、取出物品这两个动作,这样人就不会觉得麻烦。花点心思去掉多余的动作,人就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压力,也不会以“好麻烦”为借口了。动脑子花心思地想出一点高招来,这会让人觉得很有意思。

我基本上都会把容器的盖子拿掉。如果里面有独立包装的话,就更不需要盖子了。

有人会给这样的包装袋套上橡皮筋,可不管是套上橡皮筋还是解开橡皮筋,都得费点工夫。而且,这些东西真的需要密封吗?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如果真的需要封口的话,我也不用橡皮筋,而是用咬合力强的夹子夹起来,这样,只需要一个动作就能开合了。



P19自由自立自在法则

总而言之,要有意识地让收纳工具里的东西不管任何时候都能“立起来”,也就是让物品能“自立”。大家制定了规矩后,厨房的毛巾要竖着放在四方形的浅托盘里,最多只能放十条,这样,对放进去的毛巾数量可以进行总量限制,而且因为是竖着放的,不用从下面抽取,所以也不会弄乱,不会塌下来。如果是收在抽屉的东西,很可能会搞不清楚抽屉底下到底放了什么,而且要从抽屉深层拿东西出来也很花时间。可按照这种做法,想拿什么东西出来,立刻就能拿出来用,这可是非常轻松的哟。

这里所说的自由,是指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说,物品的摆放方式是不是便于选择。便利店里的饮料都是同一种类排一长列放着的,这样,种类和数量就能一目了然。家里的餐具架如果也按照同样的原则排列,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收纳,比如按照圆玻璃杯、四方形玻璃杯、陶瓷杯等不同种类把杯子做排列。我常常看到有的人家里,各个种类的东西都混在一起放,结果,因为里面的东西不好拿,最后就只能拿放在外面的东西用。

那么,那些立不起来、不能竖着放的东西该怎么办呢?这些就要卷起来,自在地放。所谓自在,是指听话。内裤有卷起来不会散开的叠法,我们可以把它们卷起来放在小篮子里。除了内裤,T恤也同样可以卷起来。因为T恤卷起来是筒状的,所以也完全可以立起来收纳。最重要的是要花点功夫,尽可能让它们不要散开。

我到底想说什么呢?我之前已经说过,断舍离会使用“相”的概念,而自立、自由、自在就可以说是物品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在让毛巾立起来、把内裤卷起来的同时,自立、自由、自在的理念仿佛也会进入我们的内心。不管是毛巾还是内裤,通过“叠”的动作,它沪就会变成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形状,而且还不会塌,不会散。这可真是让人心情舒畅,简直让人觉得能够随心所欲地掌控物品‘这些好心情仿佛可以打动自己的潜意识,最终促成自已的自立、自由、自在。



P20第四部分: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解放感

通过断舍离,我们会有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解放感



P21启动自动整理的机制

我们的身体有以自律神经系统为首的,不需要意识作用就能自动调节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呼吸、代谢、消化、循环等等的机能,令身体状况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种人体的机能又可以叫做体内自动平衡(即恒常性,指的是生物在面临外界条件变化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身体的正常状态与机能),也就是自动化的状态。

这种机能与心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电视里播放的悲惨新闻,过去痛苦的经历,能感动人心灵的电视剧和小说……这些东西都能让人感同身受地心跳加快、流泪、喘不过气来。这种与心理相联系的身体的变化也是由这种自动化机制造成的。当然了,我们在意识上很明白,自己其实并没有在经历那些,可是断舍离认为,自动化的机制会当作那些事就发生在当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平时对这种事已经司空见惯,所以并未有所察觉,不过,正是因为身体深处有这种机能,我们才能活着。而且,因为我们在无意识当中就将自己的生命交给自动化的机制,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对这种机制是绝对信赖的。



P22利用物品不断提升自己

我想,每个人都曾有过“收拾了物品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心情也变轻松了”的感觉。不过,断舍离的目标是更高的大师级别。使用精挑细选的自己喜爱的东西,这样就能够挖掘出全新的自己,也就是说,物品并不只是用来使用的,而是要进入更高的阶段,最大限度地利用物品的力量。

我一个朋友要刻意去使用廉价的玻璃杯而没有使用朋友送的高级的杯子。“我没达到那种层次呢。”——一旦发现这种自我贬低的情况,就要有意识地允许自己使用更高级的东西,这就是运用加分法的过程。我之所以要以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要用到的水杯为例子,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每天都在用的东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

我这里再换个例子,用巴卡莱特为法国著名奢侈品品牌酒杯为例好了。

把自己每天都用的,不容易坏,或是即便坏了也无所谓的普通玻璃杯换成巴卡莱特酒杯吧。刚开始用的时候,我想,你一定会觉得很别扭。“总觉得很容易坏掉”“好可惜啊”“好重啊”……要是有这种念头,就说明巴卡莱特酒杯已经超过了你的自我形象了。不过人类是很容易根据外界变化做出自我调节适应的,等适应了以后,到了日常随便用它也不再感到别扭的时候,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也就跟着提高了。这也符合“相”的观点,它可以成为把我们不断送往新世界的加速器。

在断舍离里,也有那么一个瞬间,会让自己十分客观——甚至客观到令人讨厌的地步——地看待,自己到底给了自己什么样的东西。

这一过程也可以让我们清楚自己当下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了解了这些以后,接下来不免就会思考,自己到底想要变成什么样呢?当有了这种想法后,就会开始使用和自己的目标形象相符的物品了。我在这里用很容易理解的“我想成为配得上巴卡莱特的女人”为例,到底要变成什么样,当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们心自问。这项工作可以说是趣味十足,因为它是一个需要运用想象,然后再把想象落实为现实的过程。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用不习惯,所以难免会打碎杯子。虽然平日里也经常说好的东西经不起摔打,但实际上我们却不一定真的会这么认为,而是会觉得“这东西会坏,说明我还是别用它的好”,进行自我贬低。这种太过在意的情况才是问题。十分珍惜地使用,如果真的偶然地坏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慢慢地就能习惯。

从杯子等会接触到嘴巴的东西开始,这其实也是重点。在东方医学里,有“补气”这样的概念,说的是通过食物、饮料等为人类补充能量。所以说,装食物的容器非常重要,每天都要直接接触嘴巴的东西就更是女口此了。为了成为自色想成为的自己,先从日常使用的容器开始,进行意识上的革命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81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29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35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9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0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2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79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22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8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1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54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2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40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6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82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43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你可以先思考这样三个问题: 1.你是一个念旧的人吗? 2.你会因为不舍得扔掉东西而囤积物品吗?...
    惜她阅读 15,461评论 1 101
  • 一年到头,是继续“恋旧”还是“断舍离”,今天就来做个决定吧。 人类面临有三个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
    菲乐阅读 3,793评论 4 28
  • 总字数:16000字 关于断舍离: 1、主角是自己。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物品,到底是需要还是不需要。 2、感恩的心...
    婷子阅读 5,020评论 2 50
  • 《断舍离》的读书笔记 作 者:[日]山下英子 出版社:广西科学科学技术出版社 版 次:2013年7月第1版 作者...
    格式化_001阅读 2,279评论 0 2
  • 月光下的白鸟 白鸟 ...
    柏林有西宁阅读 2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