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曾经说过一句话:“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意思就是:我将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了追求志向上,哪还有精力去说闲话,管闲事?
不说闲话,不管闲事,正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闲坐莫论人非,乃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闲事少管,走路伸展。你不管闲事,就不容易开罪于人,自然就少了很多绊脚石,你的人生道路就伸伸展展的。曾经有一句话,被广泛地批评,那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诚然,如果以站在注重群体利益的立场去审视,这句话显得很自私、很冷漠、很无情,是应该受到批判。但是,如果站在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的保护的角度,这句话又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市场经济就是基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大家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这只看不见的手支配下,从有利于自己利益的角度去从事生产、交换、消费、分配,无形中就会促进社会生产的极度繁荣,导致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常常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师心自用,强不知以为知,乐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乐于管别人的闲事。其实,爱管闲事的人,是自己太闲了,叫做无事生非。其实我们如果执着于自身的目标追求,一门心思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完成自己的阶段性目标与任务,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里有闲工夫去管别人的事情呢?有人说过,废掉一个人的最好办法,不是处处打压他,而是让他闲下来,让其在闲来无事的境况之中斗志全无。我们的切实感受是,忙一点好,忙的时候只是身体受累。而闲下来,则有一种闲得发慌的感觉,别人都在忙事业、忙工作,你在哪里闲得无事可做,成为一个多余的人,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感觉确实令人难以忍受。你看,现实中,不是那些闲得发慌的人的精神状态好,而是那些忙得飞起的人显得精神焕发。事业成功的人,一个显著的标签就是大忙人,他们的口头语就是忙死了,这其实是一种得遂平生青云志的略带凡尔赛的话术。一个人,设若不幸变得闲下来了,不必悲观失望,赶紧去找到新的兴趣爱好和人生支点,比如借机多看有益的经典书籍、多走出家门到大好河山之中抒发情感、重新拿起笔写出自己的心头文字,如此等等,说不定今后的人生就会是别样的风采,依然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