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阅读原文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使用以下表达方式时,我们可能就已经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1)只提及相关的事情。
“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使我很生气。”
“这件事令我心神不宁。”
2)只提及他人的行为。
“我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我很伤心。”
“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很失望。”
3)指责他人。
“我很伤心,因为你说你不爱我。”
“我很生气,因为老板说话不算数。”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
1)“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2)“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3)“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
I 原文重述
利用别人的愧疚感将自己的不开心归咎于对方,从而希望对方因愧疚而改变行为方式达到让自己舒服的心理状态,以此来“绑架”对方,但是却忽视了自身不愉快情绪背后真正的原因所在——自我的观念,也因此没有做到有效沟通,无法从根源上避开这一情绪。 比如通过只提及让自己不开心的具体事件,或只提及别人的行为,或直接指责对方等方式来表达或“发泄”自己的情绪,用如此暴力的方式惩罚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就算对方因为愧疚短暂性地更改了使你不开心或难受的行为,却也不能长久,因为没有表达你深层次的期许或难受的真正原因,对方也没有办法意识到你情绪爆发的真正原因,从而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男女朋友因为男生打游戏而不陪女生吵架,女生悲伤地说“你一直打游戏不陪我,我觉得你都不爱我了,我很伤心”,男生听完因为愧疚哄一哄暂时放开手中的游戏,却无法避免下次打游戏再次忽略女生而再起争执。因内疚改变行为只是暂时的,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果女生说“你一直打游戏不陪我,我很伤心。因为我希望你关注我多过游戏来表达你对我的爱、我希望你爱我多过你的游戏”,这样男生就会知道,女生的生气伤心难过只是希望更多的爱意和安全感,而不是用他的愧疚感来绑架他的胡闹行为。
A1 过往经验
失败经验:上周布置给项目助理的一个任务——给客户的方案宣讲PPT,他没有按时完成(原先给的deadline是这周一下午2点发给我),拖到了周一晚上10点才发给我,而且还出现了好几处低级错误——数字2000万写成了200万等等,严重低于我的预期,当时特别生气,就直接指责他“怎么写成这样了,没有按时给我就算了,还出了这么多不应该出现的低级错误,赶紧重新改一稿给我”,说完隔着屏幕也能感觉到助理的低气压,被我的“暴力沟通”导致心情也down到冰点。
A2 行动规划
如此暴力的沟通明显是一种情绪转移的“绑架”行为,忽略了生气情绪背后真正的原因——对助理工作表现的期许,希望他可以很好地完成布置的任务这一深层次的原因,而仅仅是停留在行为带来的情绪进而发泄转移甚至是“绑架”的层面来解决这一问题,忽略了自我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因此,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件时,我会有如下的做法:
1、深吸一口气,缓解一下自己的气愤,再把事情从头至尾(从布置任务的内容、要求、难度、完成时间、希望呈现的效果等)想2-3遍,认清自己真正的想法或生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不急于责备他,如果是因为期许未达到,是不是换位思考一下这样的期许对他目前来说是否过高(是否存在他还不会或者从未教过他这个知识点或技能的情形),毕竟不能揠苗助长;
2、认清自己情绪背后的原因之后,会跟他说“这次任务完成得不是很理想,我有点小失望,因为我特别希望你目前已经可以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这样以后你就能很好地独立负责一个项目,我希望你可以快速地成长起来”;
3、然后,在陪他一起看错误点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不懂不会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再针对于不同情形给以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果是因为不懂,就立马讲解,并且提示遇到不懂的不要藏着掖着不敢问,及时问我解决问题以保证工作效率;如果是因为粗心,那就提醒一下下次避免,若再出现粗心导致的类似的错误可以约定一个“惩罚”措施。
4、最后,询问他自己觉得能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的时间,是1天还是2天,综合项目进度的同时给予其足够的时间,才能更好地符合预期,陪伴帮助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