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讲到了情绪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受还讲到了感受美红的需要这节课,我们要讲的是情绪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认知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想法,我们知道情绪完全是主观思想的产物,换句话说让我们生气,我难过的并不是外部世界的某个人某件事,而是我们如何看待那个人,那件事一种观念产生一种情绪,当观念发生变化,情绪也就会随之改变,比如说开开心心的登山看日出,图下了雨你一定沮丧的要命,如果换一种想法看不成,也许能够碰到罕见的云海,你就会立刻的满心期待了,还有,年底你领到公司的年终奖,5000元开心的太好了,相当于多领了一个月的薪水,应该怎么用这笔奖金犒劳自己呢,正在筹划着,忽然听到隔壁的同事正在低声的讲电话,我今年领到了8000块的年终奖呢仿佛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立刻就开始起来了,凭什么他比我能力强吗?他比我长得好看吗?不行我要去找老板问个清楚,你看同样是5000块钱的年终奖,几秒钟之前还让人乐不可支,动之后就变成怒不可遏了。如果说想法是水边的浮柳,那么情绪便是水中的倒影,风起时浮柳的枝条随风起,水中的倒影也跟着起舞,如果干脆把浮柳砍倒,倒影自然就消失了,因此呢,心理学有一个听上去有一点不近人情的说法,叫做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就是因为我们的感受都是我们的认知所引起的,关于认知对情绪的影响,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名字第7题他是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爱丽丝首创这个理论呢,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解释,并不是外在的事件导致了你的情绪和行为的后果,是你的内在信念导致了你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句话听上去很正确很有道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实施的时候却非常的不容易夫妻俩吵架一个人都是你造成的,每个人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是你的信念,让你的户不是,我如果真的这么吵架的话,这对夫妻恐怕就很难共同生活但是呢,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能够形成每自己的情绪负责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就意味着我们会去觉察和反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从情绪困扰中走出来,那么我们的认知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呢?通常来说当其实出现问题时,背后一般都存在着不合理的认知,需要我们通过觉察,反省分析把它识别出来,重新形成合理的认知,之后呢,通过多次在实际中应用,最后就形成了新的合理的习惯性思维,这样情绪和性就改善了。所谓合理的认知是指能够产生适应的情绪和行为的认知这里的适应指的是适合于工作和生活,自己觉得满意。那不合理的认知呢,就是指产生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的认知,因此呢,合理还是不合理的,认知判定的标准并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而是这个认知是否能够让你产生适应性情绪,比如同样是微信聊天很有意思这个观念,如果你因为聊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耽误,那么微信聊天很有意思,就是一种不合理或者不适应的认知需要改变,如果你没有因此耽误什么事情,还有娱乐休息的作用,那么这就是一种合理的适应性的状态,那我们现在来看一下给我们大多数人带来困扰的不合理信念,应该思维什么是应该思维呢,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我经常觉得我们应该有更懂,我们更爱我们的父母有更你的手机读书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应该去学校赚更多的钱,结婚了,觉得老公比他更穷,我们的孩子应该更听我们的话,如果先是没有按照我们头脑中的这些假设来运行,我们不会去反思的把所有不符合我们想法的现实我有这样的想法和信念,我们就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当这些事情的发生与我们的要求相背离时,就会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到情绪困扰中,比如经常有学员来荷兰抱怨说他们的老公下班回家就玩手机,也不陪一陪孩子,也不帮他干活,我就问他们,那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老公呢?他们通常的回答大体都差不太多,就是觉得自己的老公应该多理解他们,应该多陪陪孩子,应该帮他做家务,不应该总是玩手机,总之呢都是应该怎样怎样,情况下这些学员越是放不下,这种应该就越处理不好,现实矛盾,当然希望伴侣能够体贴自己,帮自己对待家务,照顾孩子,这些愿望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是愿望和应该思维本质上却是两码事,这也是这节课我们重点要区分的概念应该和愿望区别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我们的期待不一致,大家都希望老公理解,自己多陪孩子这是大家的愿望。可是你的配偶也有他的想法和做法,不会完全按照你的想法来做,这就是事实,即使你不舒服,你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因为事实是不会跟你讨价还价的,也证实不了他,就算你想要改变事实,那也只能在承认事实的基础上来想办法,可是有应该思维的人不这样认为,他们不会顺应现实,只会和现实较劲,就像我们这些同学跟自己的老公生气的时候,他们的目标已经扭曲成必须要让老公符合自己的要求,这样的赌气带来的结果就是自己的怨气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坏了,却很难能够必须和应该思维经常是相伴相生的,而且必须就意味着只能是这个结果,当结果不符合这个预期的时候,那么就会陷入到严重的焦虑和当中,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另外呢愿望和应该思维,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当我们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是当我们陷入到应该思维的时候,我们就不再是主人,而是变成服从你应该思维规则的请问一下下面聊我的愿望是考全班第一第2个,我应该考全班第1名,当一个人的愿望是考第1名的时候,他其实并不是说一定能够做到这件事而是说他有努力的决心,这个决心关乎外在的条件,而减轻他自己的利益和当他没有做到的时候,不会因为没有实现愿望就愤怒自责,而是会想办法去找其他的方法努力实现目标,也就是说愿望带来的是积极的主动性,而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应该考第一的时候,就从主观的努力变成现实,必须迁就他的愿望,这时候如果没有达成目标,他就会变得焦虑抑郁愤怒,甚至是痛恨比他考得好一些,而不是,我突然想到这个奖杯只有一个杯子,辅导作业时导致家长对孩子发火的常见思维是孩子应该会应该懂,应该记得住应该为家里的下午好等会儿时候家长就会觉得他不应该如此,所以就容易发火但是如果我们学会理解孩子,就会发现孩子的表现是有原因的,比如这些知识,虽然我们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他其实是不会不懂做错是正常的,再比如毕竟他还是一个孩子,所以他做不到完全的专心,偶尔想玩一下动一下是正常的,还有孩子都好奇对家里的某些事情吸引也是正常的认知改变呢,那么对孩子发火的几率就要小,当我们的情绪稳定下来才能够真正的想办法帮助到孩子,如果孩子真的学习有困难,那么我们就需要教给孩子更好的方法。如果孩子偶尔想玩一下,我们就要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支配的时间,让孩子有动力提高效率,如果孩子总是他的事迹吸引,那么我们就要给孩子安静受打扰的空间和环境,好那当我们识别出不合理的信念之后呢,就需要说服自己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成为习惯性思维,说服的过程可能会比较长,但是最后可以归结为一两句话,可以把它称为认知咒语,这句话代表了说服的全部含义,以后遇到相应的情况就用这句认知咒语来说服自己就可以了,比如我们曾经有一个学员,小孩呢说话比较晚,还因此还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没有任何的问题,可是孩子就是不开口,这样妈妈非常的焦虑,为什么会这样呢?探讨之后我发现他有几个认知根源,一是担心孩子是哑巴怎么办?尽管做了检查,没有问题还是会担心万一他觉得说话早的孩子都聪明,自己的孩子说话晚就意味着孩子笨,第三呢,同龄的孩子都会说话了,自己的孩子不说话别人会嘲笑他,这三种认知都有不合理之处,所以呢,他需要说服自己孩子发育晚没有问题,已经在两家权威医院做过检查了,孩子说话晚和智商的高低也没有直接的关系,别人嘲笑也只是自己的臆想,最后把这些归结为一句话作为认真处理,就是孩子说话晚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只是给自己的创造节奏而已,这样多次练习新的认知逐渐成为习惯性思维,他渐渐就不那么焦虑了,同时呢,每天行动起来多和孩子说话,给孩子讲故事,结果一个月以后孩子就开口说话了,而且吐字非常的清晰是认知咒语代表了那些说服自己的理由,每次想到困扰自己的事情就先去回忆这句话,慢慢的认知咒语就成了习惯性思维,建立起了认知的防火墙,就不会再为这件事情困扰了,有不合理的认知并不可怕,每当负面情绪困扰我们的时候,只要我们有觉察的意识,就能够逐渐的去调整我们的想法和信念我在后面的课程了
第第第三呢,同龄的孩子都会说这三种认知都有不合理之处,所以呢,他需要说服自己孩子发育晚没有问题,已经在两家权威医院做过检查了,孩子说话晚和智商的高低也没有直接的关系,别人嘲笑也只是自己的臆想,最后把这些归结为一句话,作为认知咒语,就是孩子说话晚,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只是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而已,这样多次练习新的认知逐渐成为习惯性思维,他渐渐就不那么焦虑了,同时呢,每天行动起来多和孩子说话,给孩子讲故事,结果一个月以后孩子就开口说话了,而且吐字非常的清晰,这就是认知咒语代表了那些说服自己的理由,每次想到困扰自己的事情提议这句话,慢慢的认知咒语就成了习惯性思维,建立起了认知的防火墙,就不会再为这件事情而困扰了。有不合理的认知并不可怕,每当负面情绪困扰我们的时候,只要我们有觉察的意识,就能够逐渐的去调整我们的想法和信念,想法总是在不断的产生,我们在后面的课程中还会有觉知我们的想法的训练,现在呢,大家只需要安下心来跟着我们的课程节奏,一步一步的学习和练习就可以了,好今天的课后作业,找出你在生活中的三个不合理信念,并为他们设置认知咒语,例如男孩子就应该勇敢坚强,喜欢哭的男孩子都是懦弱的会被欺负,认知咒语哭只是孩子表达情绪,并不是懦弱,他需要我的帮助,而不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