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一稼。2014年因为一篇文章《30岁,我遇见了自己》在网络爆红,很多人就因为这篇文章找到了她。从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不管是从第一次阅读还是再一次阅读,对于我来说都是正能量满满,对于我们要在整个人生当中做好自己的话,我认为目标的管理、内心能量、爱情经营、职业管理、寻找使命、财务管理及健康管理方面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在本书中指出了一个“生命轮”的练习,生命轮主要分为工作、情感、健康、使命和财务几大块。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给自己打分,打分的范围是1-10分,当你的生命轮是圆形的时候,也就是平衡5个维度并且提高分数,人生才能越来越美好。但是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就是一个滚不起来的生命轮。
看了一稼老师的工作日和周末篇,不得不说真的是修炼的结果,不管是工作、爱情、自律方面都无可挑剔,但是我们道理都知道,却也无法过好这一生。
我们人生的某些阶段会觉得很艰难,总是认为自己:什么都想做,但是却什么都不好。咨询过一些朋友,他们也是草草的说说,但是我觉得对于一个人能过好自己的一生,自己严格的自律,是必不可少的。就像有人说,我真的想中500万呀,但是我想说:你想中500万的话,那首先你是不是得买彩票吧。或者有人会说,我想成为一名网红,粉丝要达到600万,但他们往往都只是说说,连注册账号的行动都没有,并没有去真实的去实践了。并没有把我要变成网红、以及粉丝达到600万的这个结果,进行目标拆分,分散成:如果要达成这样一个目标,我应该怎么去做?第1步,我是否应该去注册一个账号?第2步,是否应该去学习有关运营的知识,第3步,学习怎样提高客流量、提高转化率?怎样提高它的活跃度以及粉丝的留存度,而且当这些留下来的人是否能给我进行更好的转介绍。
看多很多励志的女boss传记,她们都是严于律己。怎样解释这几个字呢?律己就是自律,现在大家都已经很了解自律这个词吧,大家都应该很了解,张萌-萌姐。在我的印象里面,萌姐是一个特别拼的人。不管是在上学的时候还是工作的时候,她都是一个特别自律的人,她是一个坚持了20年早起的女强人。对于早起,一个月早起,大家都很容易做到,两年也可以,甚至5年也可以,但是!坚持20年早起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感觉萌姐过得特别的潇洒,那是因为,在她的人生中她会不断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了完成梦想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时间,有的时候我就会经常反思说: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对于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我就不行。慢慢的终于找到了原因。
第一、没有清晰的目标及良好的职业管理
我认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目前工作阶段最有学习价值的是职业管理。本书作者用了三个大的部分进行概括:
1、是如何在工作中能如鱼得水?
怎样做到从一而终?我们每个人在没有找到自己的使命感之前,都不能从一而终,或者是只能做到从一而终。那怎样从一而终的做到某项领域的顶尖呢?就像在寿司界中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他就在寿司领域就能做到顶尖。那像我们平凡的普通人呢?平凡的普通人在一个领域从一而终,那并不能做到顶尖的这种状态。本书的作者也通过她的一些工作经历,以及一些领导的建议。让自己不断的去试错,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去不断试错,才能找到我们理想中的使命。才能知道我们最终适合怎样的工作。
2、找到工作的核心价值
如何找到我们工作价值?
首先,我们要分析我们的工作经历,那对于这份工作,我喜欢这份工作的哪些方面?我不喜欢这份工作的哪些方面,我为什么要离开这份我值得留下来的工作等等
其次,对这份工作进行评估打分,不管是从团队文化、社会价值、自主权成长性、收入或者是工作生活的平衡,进行打分,0~10分。10分为最高分。再进行打分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对未来的机遇打分,未来的机遇就是我们未来将要面临的这份工作,对于这份工作而言,我的生命轮是否能正常运转,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情况下,选择工作的机会也就容易多了。
3、亚里士多德:优秀就是一种习惯
引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就是:优秀是一种习惯。怎样理解这句话呢?对于目前的我,我觉得优秀,对我而言,实在是太遥远,但是习惯对我来说已经逐步的在养成,比如说看书、早起,或者是一些自律的行为,比如说健身,比如说打扫卫生什么的,我觉得我都在做到习惯。就像我们之前也有接触到21天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但是21天你是属于这种坚持的状态呢?还是让身体去习惯。很多人认为21天一定能养成一个习惯,那确实是没错的,但是对于21天,我们是在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属于是去慢慢适应坚持呢?还是去慢慢用身体去习惯?
首先,在职场中的优秀习惯就像我们应该说到做到,那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我们都应该说到做到,交代下来的事情,我们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能总是说因为很多事情不能去完成某项工作。
其次,执行力也是一部分,行动力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我觉得这句话说的特别赞。很多人就是能说,但是并不能直行道,执行到位。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在做一项工作的时候,我们往往是有了目标以后就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实现目标,一种是没有实现目标。就好比莎士比亚说的一句话:自我怀疑是叛徒。害怕尝试导致我们丢了本可以打赢的仗,就像一只鳄鱼在水边捕食一只饮水的小鹿,在静静的等待后,这只鳄鱼终将会迎来两种结果:1、小鹿跑了。2、鳄鱼捕食到这只小鹿,但是这是鳄鱼的一种思路。因为在它的意识里面就只有实现目标和不能实现目标。但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会自动添加一层不良的认知:会觉得我很失败,我不行,诸多这种强烈的自我否定,所以说在我们完成某项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是无所畏惧。
脸书COO谢丽尔·桑德伯格说:当你无所畏惧,不怕失败,你会怎么做?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或者这件这件事情发生了,发生的很糟糕,我们应该怎么去做?那我们在这样想了以后,我们就不怕失败、无所畏惧。当我们真正的学会面对所谓的失败的时候,就能减少大量的内耗,而且比以前更能帮助我们成功。
第二。我没有寻找到自己的使命
使命是什么意思,百度词条是这样解释的。使命是一个人对自我天生属性的寻找与实现。
马克思、恩德斯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
就像我们很多事情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实践使命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是毕生的过程,充实、充满希望的、全力以赴。
第三。掉到了认知的陷阱里。
当一个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是否会去对这些事件添加认知,认知就是我们只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比如说发生了一件事情,那我的认知是调取我之前的经历,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事情应该这么去发展。其实不然!我们应该去改变我们的认知,改变这种我们潜意识里自己认为对的认知,那我们是否应该多向那些比自己厉害的人去学习,可以多读关于认知方面的书籍,去调整我们自认为的、对的认知。
人生很长,希望我们的生命轮能更圆满,在这个过程中,能收获爱情,收获事业、收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