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一抹书香,阅读是孩子认识人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阅读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阅读还可以让我们告别浮躁,内心更加宁静,……总之,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好处犹如天上的繁星,我们说上一晚也说不完。如今上至国家教育部,下至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也都很重视阅读。但是,在互联网发达的今日,又有几个孩子喜欢阅读,热爱书本。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蒲北街道幸福里社区开展了“书香飘万家,陶冶你我他”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
在这里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还有学校优秀老师、优秀家长,我们在交流碰撞中取长补短,大家共同表示获益匪浅。我把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总结如下: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们首先从兴趣入手。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塑造人,我们的家庭要有着浓厚的书香气息,家长每天阅读,才能有热爱读书的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我们身边的艳丽是一个非常热爱读书的妈妈,她一年读了20多本大部头的书,她的两个孩子现在每天也是以书为伴,徜徉在书的海洋,而且两个孩子都很优秀。我们身边还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另外,记得天霞分享时说:我们还可以通过吊胃口,引出孩子的好奇虫,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具体怎么做?欢迎来我们的读书会一起交流)
那么,怎么选书呢?这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此时我想起“陶行知的大公鸡”这个有趣的故事。大概意思就是:一只公鸡你想让它吃米,你摁着它的头行不行?根据陶行知老师的现场演示是不行的。最后陶老师往后退了几步,看着它,它才放心得吃起来。不知大家从这个故事中有何收获?我们再回到我们的话题上,如果我们只是帮孩子选择书,逼迫他,他会不会看呢?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孩子的书,我们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他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自己选择他自己的书。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强迫孩子阅读我们认为对他好的书,一定要保护好孩子已有的阅读兴趣。
接下来如何阅读呢?
给孩子十本书,不去给他一本好书;给孩子十本好书,不如给他一种阅读的方法;给孩子十种阅读的方法,不如和他共读一本书。对于幼儿园、小学的孩子尤其重要。睡前阅读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我是这么做的:1.角色带入。我们在与孩子一起阅读时,问他:假如你是里面的这个人物,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你会像他一样哭鼻子吗?2.问题解决。我们举例来说明吧。比如:我们在阅读《小马过河》这个故事时,可以问孩子:乖,如果你遇到小马这样的难题,你打算怎么解决?他说出一个方法后我们继续问:还有吗?继续引导孩子思考。由此,我们还可以让孩子谈谈他在生活中是如何克服某一个困难的。3.品质认同。当我们看到故事主人公有某种优秀品质的时候我们可以问孩子:乖,你觉得我们身边有谁和他一样呢?这样的互动,既调动了孩子的思维,又调动了他阅读的兴趣,还可以增进我们的亲子关系,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还想说一句的是:我们最好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来阅读,因为我们的孩子是很有规则感的哟!
记得艳丽、素红、李伟等几个伙伴都提到:我们阅读后要有分享交流哟!这样也与费曼的“用输出倒逼输入”这个理念相一致。我们可以说:唉,乖乖,妈妈忘记了,《西游记》里写的孙悟空有多少根猴毛?他打死多少个妖怪啊?等等这一类的问题,刚开始问他知道的,慢慢地可以问生疏一点的。我们还可以说:那个谁太烦人了,他怎么能那样做呢?你认为呢孩子?沟通的过程也是加深记忆,孩子把内容重新梳理的过程。孩子能回答出你不知道的内容,他的价值感就被满足了,更能调动孩子学会自主学习,而自主感、价值感也是孩子内心强大必不可少的条件哟!
有家长说:我买了一套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放到书架上好长一段时间他都不看,怎么办呢?听听艳丽的办法:读给他听。但有一点:当你发现孩子对书的内容感兴趣时,你就要找借口停止阅读了,聪明的大家想想结果会是怎样?哈哈!是不是如你所愿了?
最后用主持人建粉的话来结尾: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们要从兴趣入口——框架内给孩子自由选择权——孩子就会以书找书。
一次交流,一份收获,成长自我,幸福家庭!
最后祝大家 2023以书为伴,一路向前(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