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格
(四)格式塔心理学
据说,三百多年前,有一个苹果落下,砸在了一个顶着一头方便面、名为牛顿的人身上。这一砸,了不得,生生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可是,在过往的岁月长河中,不知曾有多少颗苹果从树上落下,不长眼睛地砸在人类头顶,可多少人只把这景象视若平常、不曾深究。可见,关键并不是落下的苹果,而是那个爱思考的牛顿。
同样,在心理学的历史中,也有一个像牛顿一样爱思考的年轻人。
一百多年前,一个德国年轻人在飞驰的火车上眺望远处的风景,他留意到沿途本该静止的树木、房屋和山脉,现在看起来似乎在和火车一起超速行驶。
很多人都把这视为理想当然的错觉,这个年轻人却开始思考,背后是否有心理学方面的解释。
随后,他又想到了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玩具——频闪观测仪。别被这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唬住了,其实就是小孩子的一种玩具,几张相近的影像在屏幕上一闪而过,给人带来一种连续运动的错觉。
当时,这种错觉已经广为人知,也被运用在电影制作和广告设计中,但背后的成因却无人探究。
正是在这辆飞驰的火车上,这个名为韦特海默的年轻人突然想到了答案所在,错觉产生的原因,并不是视网膜上的投影带来的,而是意识深处的高级精神活动产生的。
带着这个假设,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韦特海默激动不已,下了火车就去拜访了一位熟识的感知方面的教授,教授很仗义,不仅借出了自己的实验室和设备,还给他介绍了两个同伴——考夫卡与苛勒。
于是乎,以“哥仨好”为显著特征的格式塔心理学历史就这样开始了。
接下来,隆重介绍一下这三个“好哥们”:
韦特海默,30岁,先前的研究对象是有阅读障碍、思维迟钝的孩子和病人,虽然三人中他最年长,长相却有些孩子气,很有口才和煽动力,头脑也极其灵活,就是不擅长写作;
考夫卡,24岁,博士论文是关于节奏形态的(别问我,我也不知道这是啥),个子矮小,身材瘦弱,性格内向敏感,上课很严肃,著书立说能力比较突出,另外,不知道为啥,他非常受女学生欢迎;
苛勒,28岁,钻研的是声响心理学,看起来有点争强好斗,他是三人之中最为刻苦的实验者,做了好几个很有名心理学实验,也是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最为长远的那一个。
乍一看,三人最初的研究志趣和领域各不相同,但就是这样一个“三人小组”,在这个机缘之后成为了一生的朋友和同事,开创了格式塔心理学流派,给当时的心理学界注入了一股新的理念和方向。
在韦特海默等三人最初的实验中,基本模式就是一横一竖两根线条,按照不同的投影速率呈现——
如果速率较慢,被试会先看到一条线,再看到另一条线;如果速率较快,两根线可以同时看到;如果速率中等,似乎就可以看到一条线以90°的角来回运动(如下图)。
韦特海默变换了其他刺激,使用了黑点、形状、彩灯等做实验,均发现了此类现象,即便明知是两个刺激交替出现,但依然会产生这种连续运动的错觉。
所以,眼睛是会说谎的,我们感知到的未必是自己实际看到的。最后,韦特海默得出的结论是,这种错觉的发生不是在视网膜区,不是在感觉水平上,而是存在于意识中,意识对进入大脑的感觉信息赋予了一种结构和意义。
这个实验,奠定了新学派的理念根基。韦特海默将这种意识产生的总体感觉称为“格式塔(Gestalt)”,意为“整体、完形”,强调感官印象由大脑转化为整体感知。
例如,请仔细观看下图。
纳尼?!这是眼花了吗?这个缀满白芝麻、看起来美味可口的面包像个皮球一样从地上弹起来了?
再仔细一看,哦,原来是大叔变戏法呢。但这个戏法背后的原理,就是“格式塔”——
从正面看去,我们能够感知到面包落下和面包飞起两个独立的过程,但意识不会告诉你,哦,我看到了“落下!飞起!”两个过程,而是会直接会根据已有的认识经验将其完形成一个整体,于是产生了面包掉到地上弹起来的错觉。
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这三个年轻人,在随后10年的研究中,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实验成果冲击了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的构造主义理念,在30年代中期成为了德国心理学的中坚力量(虽然并不长久),在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也逐步上升。
后来,纳粹上台后,三人纷纷逃往美国,在时代的大流中,各自走向了自己的结局。
韦特海默先前在德国迟迟得到一个教授职务,移民至美国后,带着语言和文化环境的适应问题,在相对匮乏的环境中坚持从事研究工作,十年后与世长辞。
考夫卡擅长写作,曾经炮制出一系列格式塔心理学的学术报告,到美国后,出版了代表作《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但在55岁的时候,因突发心脏病,英年早逝。
苛勒是三人中职业成就最高的,仅在34岁的时候就被任命为柏林大学心理学研究院院长,后来到了美国斯沃斯摩大学,带博士生,做实验研究,退休后也继续工作,活到了八十多岁,还曾经当选过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此外,苛勒身上还有一个未解之谜,那就是——他到底是不是间谍?
1913年,苛勒拖家带口到了非洲西北海岸的一个岛屿上对黑猩猩进行研究,不久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苛勒在那座岛上呆了7年之久,据说,一方面他在做地地道道的心理研究,几年后还出版了一本《猿的智慧》,另一方面,他会用一台隐蔽的无线电给德国海军传递信息。
后来,纳粹崛起,作为非犹太人科学家,苛勒公开批评了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惹怒了当局,甚至还有杀手闯入教室威胁他。为了安全,苛勒在1935年离开了德国,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故土。
总体而言,格式塔运动在德国有过瞬间的辉煌,尽管并没有代替行为主义学说,但它却使认知传统重放光辉,为后续的认知革命铺平了道路。
另外,到了20世纪中叶,尽管格式塔运动已经销声匿迹,但它的一些重要概念却渐渐汇入心理学的主流,迄今仍占据重要地位(咳咳,提前剧透一下,知觉和思维部分,格式塔的相关概念依然会再次出现)。
参考资料:
[1] 莫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 安妮·鲁尼. 极简心理学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3] 杜·舒尔兹, 西德尼·埃伦·舒尔兹. 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我是于格,一个爱码字、更爱教书的心理学老师,这是《小格老师心理课堂》系列第8篇,感谢阅读。
如果你正在学习《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等课程,或者你想了解心理学理论知识(没错!就是最基础最枯燥的那一种!这可能是最无趣的一个文集介绍了~),欢迎关注《小格老师心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