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要开始实战咨询环节了。自己还不明白,就要直面实战,心理其实是忐忑焦虑的。但要成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体验永远大于一切。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能够迎接这个挑战,我不得不沉下心来,仔细研读咨询的各项技术。ps:“不得不”这样的描述,看出来我在读书上的被动性了吧。在倾听求助者时,对ta语言的结构和用词保持机警,可以捕捉到ta的问题、思想、情感。这就是刚刚读书得来的技术。为了加深记忆和理解,把今天的读书内容加以整理:
一、树立好心理咨询的边界。
心理咨询师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而不是现实问题,咨询师的目的是通过启发引导,促进求助者成长,自发主动积极地探索解决自己的问题,由此获得心理成长。
树立边界的基础上,咨询师在通过以下宏观方式和态度完成与求助者的沟通
(一)、启发,引导
1、启发引导什么?启发引导ta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深化自我认知,认识自己的内部、外部世界;认识、领悟、解决内部冲突;矫正错误认知;学会接纳现实;增加心理自由度;构建新行为、新的行为模式;塑造良好的个性特征‘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等。
2、如何启发引导?(利用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
(二)、支持、鼓励
1、提升ta解决自身问题的信心;2、激发求助者改变自我的内在力量;3、咨询师的支持和鼓励使ta不断受到鼓舞,强化咨询动机。
’ 二、技术的运用
(一)参与性技术
1、倾听——无条件的接纳和尊重
倾听是在接纳的基础上进行的。咨询师没有自己的价值观,道德感,无条件接纳ta,没有自己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并以此要求ta。无论t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何种信仰,怎样的价值观,也无论存在多么扭曲的认知、偏激的行为、偏执的个性、低沉的负性情绪等。总之,就是接纳ta的一切。倾听不带偏见和框框,不做价值评判。不表达惊讶、厌恶、奇怪、激动或气愤的神态和语气。
以机警和共情态度深入ta的感受中去。
2、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没有预设答案,展开回答。一般在收集资料时使用。建立在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开放式提问,需要求助者进行说明陈述,回答时必然陈述了其问题、思想、情感等,咨询师因此收集到了ta的资料信息。
如:你受教育的情况怎样呢?” “你的恋爱经历怎么样呢?”“因为什么原因让你非常苦恼”?“你对婚姻有着怎么样的看法”、“你在改变情绪上做了什么?”
封闭式提问:有预设答案,不需要展开,用作明确某些问题。用来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过多使用会让ta陷入被动回答之后中。
经常使用:对不对?有没有?要不要?是不是?如:你读了多长时间书?你结婚了没有?
3、鼓励技术。——目的是为了鼓励ta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
下午和果儿打电话,他陈述他的作业,并对作业量和时间安排表示困惑,我使用了提问和鼓励并用的技术。如:在他对下午作业完不成,晚上还有作业表示苦恼和负担重的时候。
我:晚上吃完饭几点呢?
他:六点半。(接着开始自己缕时间)。到晚上10点睡觉还有三个班小时。
我:英语作业多长时间完成?
他:最多一个小时。(接着如释重负),那也不算长。
我:那下午是不是不用非得完成?
他:嗯,把一篇读书笔记挪到晚上,半个小时就完成了。
这个对话结束后,他意识到了时间管理,自主时间管理,解决了“感觉”作业多的困扰。
4、重复技术——仅限于引起ta对于自己某句话的重视或注意,咨询师需要明确某个事实时使用。
5、内容反应技术。——发现并对ta具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次进行“释义”和“说明”。
作用——加强理解,促进沟通;(通过释义,感觉被理解,接纳)
使得ta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扰,重新组合那些零散的时间和关系,深化会谈的内容 。
(女求助者反应自己在成年后,母亲对其管束严格的例子:
咨:你说了你母亲对你的限制,你因为限制而无法忍受,甚至怀疑她是否是你的亲身母亲,是这样吗?”
求:求助者思考了咨询师的话,觉得咨询师是理解自己的,又继而深入探索:“我主要是认为作为母亲,怎么就不相信自己的女儿呢?女儿都这么大了还什么都要管?”此事求助者的问题从抱怨母亲限制自己的表层,深入到了自己已经长大,不需要母亲限制的深层了。(发现了求助者的深层需要)
帮助求助者更清晰问题及决定目标。
6、情感反应技术——情绪往往是求助者内心的外露,经由对求助者情绪的了解整理,可进而了解和体验求着这的思想、态度、需要等。
最大作用是捕捉求助者瞬间的感受。如面谈中,求助者往往出现混合情感或者矛盾情绪,极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而引起的不良感受,如:我一方面喜欢我丈夫,另一方面又恨他”“我很想去找男朋友,可又有些害怕,感到很矛盾”。发现求助者身上这些混合的、矛盾的情绪的含义机器影响程度,意义重大。富有技巧的咨询师擅长寻找求助者困扰中的矛盾情绪,而予以突破。
求助者的情绪性词语,是观察其心境和对周围环境认知的很好线索。如:求助者谈及自己的某同事时,“他可真有趣”、“他真讨厌”。能表达他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