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7/19
时间:18:30—20:30
内容:第一次登台分享
提前一个星期就收到了演讲邀约,而距离上一次登台演讲已有一年之久了,怎能不紧张?但这二十多天以来读书积累的东西让我更有底气。
演讲的前两天才把演讲的框架确定下来,演讲当天才把PPT赶出来,结尾做的不是很满意,但也尽量作了精简,即都分成了三个要点。当天白天只是对着镜子做了一下开头的演练,因为演讲前一天内容有所调整,开始按照《羊皮卷大全集》的一个章节进行演讲,这就让我有了依托,也有更多可讲的内容,顿时心安了,我也顺便给自己降低了要求,没必要力争第一次表现的多么完美、多么出彩,只要我能站到讲台上,把自己的意思完整的灌输给大家,坚持做完两个小时的分享,我觉得这就是很大的成功啦。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极大的助长了我的信心,那就是我的演讲充满着各式各样的互动环节,能够照顾到全场的学员,尤其是新学员,这是我有把握的。
一、心态
上台的前两天真的十分紧张和焦躁不安,用睡觉逃避准备,几乎都想放弃这次演讲了,但又觉得走投无路了,只能硬着头皮准备,后来一想想,讲的不好痛苦的是观众呢,不是我。再说,我一个九零后的小伙子,那么多叔叔阿姨辈的都来聆听我的演说,我至少得对得起他们。另外,即使演讲之前还在紧张的、不安着,直到想着:“现在多丢脸是为了以后少丢脸”,这才真正的放下心来。
二、现场
到了现场之后,观众们零零星星的到场,有孩子、有家长,我自己很平淡,想着反正有PPT,最差不过是照着读。试了试投影仪、小黑板等等,一切都很舒坦,跟下面的老大哥老大姐相互交流着,聊着天,并没有感到很紧张,反而觉得异常的亲切,整个人也异常的平静。
三、反思
这次的演讲我一开始就没打算做演讲稿,所以很多内容都是一个框架加上自己的即兴发挥,反思自己从准备到开始演讲,能有这样的表现也算是吃了老底,“复盘”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更快的进步。
㈠自己做的好的地方
1.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检查要使用的设备仪器;
2.与观众的互动非常多,很好的带动了现场观众(尤其是新学员)的积极性;
3.完全脱稿,用PPT辅助。
㈡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
1.气场太弱,一股屌丝气质,畏畏缩缩;
2.自己没把位置找准,上了台分享了你就是老师要有老师的样子,不要还把自己当做学生,上台分享就不要这么谦虚;
3.太猥琐,太拘谨,肢体动作太僵硬,在舞台上没有说服力,不能产生权威感;
4.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准备的不充分,练习的不够多,上场的次数太少,经验的缺乏;
5.舞台上HOLD不住,语言的承接和对观众的回应还有点不够流畅,说话不够自然;
6.话筒不响,却依然将就着用;
7.切入正题太慢,前奏太长,后面人们的注意力会分散(两个小时呢,怎么可能不分散)。
㈢我的收获
1.演讲是个体力活,站着分享两个小时的确有点累,锻炼好身体;
2.说的口干舌燥,无论何时,记得为自己准备水;
3.及时检查现场设备,话筒不响的一定不能将就;
4.提前准备好内容,PPT,别等到最后一天;
5.预演,在心里预演,实际预演,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就当自己真正上台啦;
6.改善自己的肢体语言,把自己的演讲录下来反复观看,留意自己细微的动作并加以优化;
7.控制好时间,尽量简短,而不是拖到2个小时。
最后,一定要先追求完整,在追求完美,不能太过完美,凡事都是一步步来,不能一蹴而就,给自己一个目标,一步步向前走,多上台,才能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这个平台真的很棒,免费给我锻炼的机会,还能给我提供一个舞台还有忠实的听众。我发现自己可以分享的还有很多,比如沟通的其他几个方面:倾听、说服、提问及谈判等等,还有时间管理,写作,理财等等,所以生活中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值得我们去追寻,努力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吧。
还欠自己前天和昨天的书评,大家别误会,会陆续写出来,我的100天100本口才书并没有就这么中断了,只是在“台上”停留了一小会儿,现在又出发啦,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