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愿意与家长配合的基础。同样的,好的沟通也会促进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
作业:
1、检视、感受一下你的亲子关系是亲密的吗?
是亲密的,儿子非常信任我,喜欢我超过他爸爸,有什么事情也是第一时间找我。
2、如果孩子很愿意和你对着干,你觉得有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如果孩子和你很亲密,也分享一下你觉得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吧
对着干一般是我不没有尊重到他,让他生气了。
亲密的原因是因为陪伴时间长。学了PET后对他的情绪更包容,更接纳了,儿子也更愿意对我敞开心扉,关系也会比之前更亲密一些。
下午带儿子做题,儿子不太会,我就教他,是那种很专制的态度,“你听我说,是这样的,要这样,要这样!”儿子应该是受挫了,明显感觉到漫不经心的,还拿玩具去玩。我只好说,你不想做了我自己来研究吧!嘴上这样说,可是却还拉着儿子让他看最后一题,儿子不干了,嚷着你不是说自己研究吗,还让我做!儿子已经在问题区了,我也有不满情绪,我说好吧。
也许是面对孩子不会做的时候,做为成人的优越感就出来了,总想通过教授的方式让孩子学会,是为了证明自己吗?却独独忘了自己的水平是不够的,当孩子在你的讲解下还是一头雾水,你是责怪孩子天资不够还是承认自己水平有限?当孩子表现出不会的时候,为什么你接纳不了?是接纳不了孩子解不出题?还是接纳不了自己讲解的失败呢?还越讲越生气呢!你只关注自己,忘了孩子!真实的情况是孩子遇到了困难,他需要帮助。怎么帮助他?帮他疏导情绪,带他从情绪里走出来。孩子探索发现的过程远比你要的一个答案重要得多。承认自己有帮不上孩子的时候吧,可以陪伴孩子,但是不要用你的经验去绑架孩子。关注当下那个孩子,看到他的困难,去帮助他,允许他做不到。暂时解不出来真的真的那么重要吗?
相信他,没有你的帮助孩子也会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放手,信任孩子吧!
问题一:父母不答应孩子的要求,孩子就威胁父母?
要想让孩子不再拿学习来威胁你,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属于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让孩子对自己负责
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你没办法满足的时候,你要把自己的想法和原因告诉他。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批判孩子,千万不要评判他。
第二,倾听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你威胁他,他才学会了威胁你。
真正好的养育是,没有奖励,无需惩罚,更没有威胁。
总结:面对孩子威胁父母,我们要不带指责的表达自己,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划清界线,不受威胁,树立榜样,做好自己。孩子自然就会学会自我负责,不会用自己的学习或者自己的情绪来威胁父母。
问题二:孩子经常被欺负,家长怎么做?
通常来说,一个总是被欺负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焦虑、强势的父母。一旦孩子与人发生冲突,妈妈就会事无巨细的询问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别人打了你有没有向你道歉,你有没有还手等等。
妈妈越是这样去问、去教,孩子越没有力量反抗。
一个在学校经常被欺负的孩子,在家里也是被欺负的。他有情绪不能哭,因为要做男子汉;他有火气不能发,因为不允许。慢慢的,孩子就变成了受气包,什么都不敢说,他有气只能往心里压,没办法说出来。
父母尤其是妈妈,需要改变自己的状态,改变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方式,信任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只有妈妈改变了,孩子才会很快改变。
问题一:父母不答应孩子的要求,孩子就威胁父母?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父母不答应孩子的要求,孩子就威胁父母。
孩子上高一了,但是只要有不满足他的要求(比如不给他换手机或者不给游戏充钱),他就晚上不睡觉,折腾,看手机,看电视,第二天困不起床不上学。家长超级扰心,求分析支招。
这个妈妈说她不受孩子威胁,事实是受了的。孩子威胁你的前提是,他知道你会妥协!你怕他不上学,好像上学是家长的事情而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拿学习来威胁你,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属于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你没办法满足的时候,你要把自己的想法和原因告诉他,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批判孩子,千万不要评判他。
他有提出需要的权利,你有拒绝的权利,我们都只表达自己就可以了。比如孩子要买最新的Iphone XS,你可以告诉他你觉得太贵,觉得经济压力大,不愿意给他买,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是不要骂他浪费、败家、不体贴父母什么的。否则的话,他很容易跟你干上,你越不让我买我越要买。
这是第一步,不带指责地表达自己,这是我们对自己的需求负责。
第二步,倾听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你拒绝了他,他当然会不高兴。没关系,他的情绪他需要自己负责,他可以不高兴他的情绪他需要自己负责,他可以不高兴,可以用任何不伤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高兴,这些都是可以的。总不能我们不给他买,还不让他不高兴吧。
所以,当他不高兴的时候,我们要允许他,接纳他,同时倾听他,帮助他情绪降温。他很有可能牢骚几句,也就算了。也有可能背后还有其他需求,坚持我一定就是要买手机。
坚持一定要买手机————这时候,我们就要看一下他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看能不能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双方都高兴。
比如,我们有个学员她女儿非要买智能手机,原因是因为他们同学每天晚上八点钟会大家一起接龙抢红包,她也想抢红包。
所以,孩子真正的需要并不是买手机,而是到点和同学一起抢红包。有没有办法满足双方需要?当然有,她就和妈妈说好,以后到了晚上八点,妈妈帮她登录手机,帮她抢十五分钟红包,这样妈妈和孩子都高兴了。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也有可能他是因为班上同学都有,他也想要有。那我们就要看下了,我们是不是愿意给他买呢?如果不愿意,那没关系,理解他的感受,但是不能买还是不能买。
通常来说,只要亲子关系好,孩子是愿意和父母好好沟通的。如果是那种你不给我买,我就不上学了,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你好过!
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反思我们平时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是不是有问题。无问题区的时候,和孩子的关系银行有没有注意存钱?平时关系好,大问题会变成小问题;平时关系不好,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
所以,一定要改变我们的沟通方式,要和孩子有好的关系。但是不能答应的事情,就是不能答应。哪怕他不去上学,用各种方式威胁我们,也不能答应。
上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应该要发自内心地去上学,而不是需要用这种外在的物质奖励他去上学 。 即使他不去上学,你也要学会沉住气,倾听他,陪伴他,不评判他。但是上学是他自己的事情,他可以自己决定。这样他的气就消了,自然就会去上学。
一般来说,父母沉得住气的时候,孩子自然就沉不住气。父母比孩子着急学习,那就糟了;孩子比父母着急学习,那就成了。
同时,我们平时就要看看了,我们是不是经常用物质奖励孩子?比如,有的父母会这么说:你这次考试考了前三名,我就奖励你一部手机。如果他不是为了你读书,为什么读好了你要奖励他呢?这样孩子就丧失了为自己读书的动力。他是在为了手机读书,为了父母读书,所以,千万千万不要用物质奖励孩子。
有人说,孩子考得很好,难道不需要奖励吗?不需要,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奖励。我们需要的就是在孩子考好的时候,为孩子高兴;孩子考得不好的时候,理解他的悲伤就可以了。
还有,我们需要去反思,孩子这样威胁父母是因为有人曾经这样对过他,那么孩子是跟谁学的?谁是他的榜样呢?你有没有经常说:“如果这次考试再不考好,我就要没收你的手机,就不会再允许你玩电子游戏!”
你威胁他,他才学会了威胁你。真正好的养育是,没有奖励,无需惩罚,更没有威胁。
那我们总结一下,面对孩子这样威胁父母,我们要不带指责的表达自己,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划清界限,不受威胁,树立榜样,做好自己,孩子自然就会学会自我负责,不会用自己的学习或者自己的情绪来威胁父母。另外,反思自己平时有没有用物质奖励法,让孩子觉得上学是为了父母?
问题二:孩子经常被欺负家长怎么做?
六岁的孩子刚上一年级。去学校第一天,上厕所的时候冲厕所,同学看见了就说他在玩水要告诉老师。我儿子就吓得赶紧跟他说对不起,他害怕他的同学告诉老师。他为什么没有做错,也要跟人家说对不起?我孩子从小被打就不还手,在外面比他小很多的孩子都打他,他都不还手,我现在很担心他,之前看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说告诉孩子还回去或者要求对方道歉,可是都没有用,我该怎么办?
孩子胆子小,总是被欺负,妈妈确实会很难受,很心疼,恨不能帮他打回去,还使不上劲,确实很无奈。
一般来说,被欺负的孩子通常都会散发出被欺负的气质,所以他到哪里都容易被欺负。可是,为什么会是我的孩子而不是别人的孩子被欺负呢?身为妈妈,我需要负担什么样的责任呢?这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
通常来说,一个总是被欺负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焦虑、强势的父母。一旦孩子与人发生冲突,妈妈就会事无巨细的询问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别人打了你有没有向你道歉,你有没有还手等等。
可是,妈妈越是这样去问、去教,孩子越没有力量反抗,甚至他会帮助那些打他的孩子说话,明明被人扇了耳光,他会说别人只是摸我一下,一点都不痛。
为什么?因为在妈妈这里不安全,说出来后果更严重,所以干脆不说好了。有些妈妈可能是通过骂孩子的方式,让孩子不敢说。有些妈妈是通过教孩子的方式,你越教他越觉得自己笨,越不敢说。还有些妈妈明明做得很好,倾听孩子,孩子还是不敢说,为什么呢?因为妈妈心里不放松,很紧张,很焦虑。
:“哎呀,是不是很痛啊,宝贝太可怜了。为什么你没做错还向别人道歉?是不是你害怕呀?”你的语气和你的状态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害怕妈妈找老师或者找同学算账,所以他也不敢说。
而且,在他被欺负的时候,他还有可能变得更弱,习惯于当受害者。
就比如提问的这个妈妈在后面的问题中说的,别人告状的时候,孩子吓得赶紧把自己的手弄破,给别的孩子看。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已经这么可怜了,你还要告状?那太不应该了吧!这是用伤害自己的方式间接来指责别人。
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这可能与家里人的互动方式有关,也与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方式有关。
一个在学校经常被欺负的孩子,在家里也是被欺负的。他有情绪不能哭,因为要做男子汉;他有火气不能发,因为不允许。慢慢的,孩子就变成了受气包,什么都不敢说,他有气只能往心里压,没办法说出来。
而一般来说,孩子在学校冲厕所说对不起,孩子害怕到自己弄伤自己等等这类事情,孩子都会事无巨细的跟妈妈说的话,某种程度上说,妈妈对孩子的控制有点严格,事无巨细都要追问孩子,不信任孩子有自己处理自己事情的能力。
孩子在学校有话说不出,回到家,什么事都要向妈妈报告,问题出在哪里呢?可能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父母身上。
父母尤其是妈妈,需要改变自己的状态,改变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方式,信任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只有妈妈改变了,孩子才会很快改变。
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