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此前种种,鳖哥很想找个人倾诉。但是,翻遍手机,电话博上718个联系人、微信上1028个联系人、QQ上326个联系人,竟然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鳖哥这时候,忽然觉得自己很失败。鳖哥坐在出租屋里抽着烟,看着香烟燃烧后的灰尘发着呆。
这时电话响了,是鳖哥的父亲打来了电话。鳖哥赶紧收拾下低落的心情,接了电话。鳖哥尽力佯装无事的样子和父亲聊天。因为装得太像,鳖哥自己都没发觉父亲在试探性的问鳖哥‘提拔结果’。
最后 ,父亲用少有的和蔼口气对鳖哥说:“别难过。”
鳖哥沉默了一会,缓缓问道:“您都知道了?”
父亲回到:“是。”
鳖哥一下不知道到说什么,是惭愧?是不甘?还是别的什么?鳖哥自己都说不清楚。
父亲打破沉默,说道:“有些事,作为父亲一直没和你聊过。是想让你自己领悟。你别怪爸爸。”
鳖哥赶忙解释:“没有......真没有......只是心里难受。干了那么多,最后连被推荐资格都没。都说我不主动、不积极。我真不知道该怎么积极主动。领导安排的无论公事私事我都尽心尽力,宁可自己吃点亏都要把事情办好,在工作上我是真的不觉得我有亏欠。如果说,大家都出力了,比我晚参加工作的、不在编的,都获得推荐了。唯独让我再等等,我在中县五年了,年龄也不小了,组织怎么不考虑我。如果说我工作做得不好,有几个根本就是托关系进来的,他们什么也没做啊!他们进来就放在重要岗位,第一年就安排股级岗位。而我拼死拼活连一个股级干部都没给。明显对我们这群人不公平,他们是的坎是‘副科’,而我的坎是‘股级干部’。这多讽刺!”
父亲打断鳖哥,异常平静的问:“你试着改变吗?”
鳖哥忿忿不平道:“我负责的农办工作,各项评比中县第一,一把手却把功劳归到农办主任身上,他都是要退休的人。私下里给我说,让我接农办主任的岗位,我这几年送走农办主任都四个了,也没轮上我。纪委办的工作,大小报告不用说都是我写的,一有案件要值班,大多时候就我自己一个人加班在做。像扶贫、党建、安检和各种检查等等,每次抽调都有我,前前后后做了那么多工作。最终成绩没被认可也就算了,不提拔也算了,班子成员们竟然在背后戳刀子。我都不知道我错哪里了?”
父亲安抚了下鳖哥的情绪,缓缓道来:“小鳖。你没发现你一直在说的就是工作?或许,你工作的确做得很出色。但是,为什么你却沦落到‘工作出彩自身不出色’的境地呢?正所谓,低头工作,抬头看天啊!你还是书生气太重。”
鳖哥磕磕巴巴地说:“我把工作做好了,私人关系上我也尽力了呀!但是,总觉得被拒之千里之外。”
父亲叹了声气,说道:“你只说对了一半。但是你的想法太理想主义了,这也不怪你。这是大学毕业生的通病,自以为读过几年书,受过高等教育,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志不得伸。这是思维不成熟、不全面的表现。至于工作,你们必须做,做得好不好更多时候就是一句话的事,决定权不在你自己。”
“而你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你不是中县人,而且是少数派,这点你必须承认和面对,因为这个客观存在。这就要求,你必须付出比本地人多更多地努力,甚至是付出更多却得到的更少。打个比方,中县内的大小事情,在人家的客厅就可以解决,你下很大力气却一无所获。这就是现实,你也改变不了。况且,当年你毅然决然要去外边闯一番事业,就应该有这个思想准备。”
“其次,你不应该把问题都推在关系上,滥用关系是不对的,但是这很难界定。好比‘毛遂自荐’,这种直接取得上级认可的行为,是不是一种托关系?或许你在别的地方有很多优势,但是领导不认识、不知道你,怎么可能提拔你?在很多时候,领导提拔的只是他眼中认为优秀的。相较之下,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人家眼里根本就没看到过你。”
“另外,你也大可不必为没有提拔‘副科’而难过,男人都一样,要承担很多不易,这对你的人生根本不算什么。再联系前两个因素,就算你提拔副科了,上边领导不知道有你这个人、单位领导不重视你、下边人不买账,你觉得你能干成什么事?你要承担多少不必要的风险?而他们的子弟不一样,他们可以利用盘根错节的亲友关系,可以做到‘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而且他们只对自己负责就可以,如果有人要捅破这一切,他们会自觉地组成联盟,用尽各种办法阻止。”
“最后,其实我之前给你提过醒的,而且是经常提醒,给你推荐的很多书,你应该都没有读过。所以你考虑工作也就仅仅考虑工作本身,这是不对的。就中县而言,前几次机构改革其实是失败的。遗留问题长年累月形成了既得利益群体。加之,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既得利益群体的子女走不出中县,他们只有通过换届达成延续家族利益的目标。考录进入的公务员,在他们看来是抢了他们编制的,侵占了他们的既得利益的。本身上就不可能轻易认同你们。”
鳖哥此时其实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问题,但是仍不甘心,类似垂死挣扎的问:“那我付出那么多,就不该有回报吗?”
鳖哥父亲继续耐心地说:“小鳖,你首先要明白,你是选择了这条路,兢兢业业干工作是本分。但是回报不是你所能控制的的。拿蛋糕做例子,工作就相当于“做蛋糕的过程”,而回报就是“分蛋糕”。你认为你干得多,别人也觉得自己干得多,这样的状况最后只能由分到高的人决定。就实际而言,你显然不是分蛋糕的人。分蛋糕的恰恰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不但是受益者,还同时是粉蛋糕的人。任性都是自私的、排他的。这时候,在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显然不会因为考虑为你分蛋糕,而去委屈同一群体的利益。”
鳖哥终于不再挣扎了,问道:“爸,那我该怎么办?”
鳖哥的父亲如释重负地说:“你想要有付出就有收获,这是没错的。但是,现实生活中,这就是浪漫主义、理想主义。怀抱“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人在面对挫折时,大多会牢骚满腹,抱怨不停,这些是最没有用的。所以,试着去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放弃改变自己以外的人的念头。但是,这不是要你放弃理想,恰恰相反,这是让你坚定理想且付诸行动。行动的方式就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段去实现理想主义的目标。
就像《万历十五年》中的张居正和海瑞。海瑞是理想主义的呐喊,虽然值得敬佩,却没有实现理想抱负。而张居正就理性得多,自己的政治抱负得到了实现。至于你未来到底怎么选择,作为父亲,我都会无条件支持。但是,我希望你做一个平凡的成功者。”
鳖哥认认真真地回答:“您放心!”
结语:鳖哥的不满、焦躁、愤怒,根本上是自己没有改变规则的能力。就如蛋糕一样,只有分蛋糕的权力在你自己手上时,你才有资格去改变粉蛋糕的规则。
但是鳖哥眼下的问题并不是改变规则,而是改变自己。怀抱理想主义是可贵的,但是实现理想主义却不能用理想主义的手段。只有用现实主义的方法才能实现理想主义的目标。